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的航母應當繼續沿用省份命名的慣例

中國的航母應當繼續沿用省份命名的慣例

自從中國航母平台「遼寧」艦服役以來,國人都在翹首以盼中國人自己打造的全新航空母艦,它應當是技術更成熟,設備更先進的現代化航空母艦,以展現中國國防和軍隊發展的最新成果,弘揚中華民族激昂奮發的進取精神,進而成為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最新標誌。

從權威媒體傳來的可靠消息,中國大陸航空母艦的主機已經開動,正式進入舾裝階段,可以預期,這艘航母即將開始它的試航,以全面檢驗它的技術狀況和作戰性能,為加入強大人民海軍序列奠定堅實的基礎。

此時,圍繞這艘即將出征的航母如何命名的爭論也悄然展開了。

有人建議,首艘大陸航母應當命名為「衛溫」號,以紀念三國時代東吳將領衛溫率領船隊出征台灣。以衛溫命名,既能應證中國史籍上有關大陸和台灣緊密聯繫的最早記載,也能突出中國早期造船技術的精湛和航海能力的高超水平。

這樣的命名建議儘管差強人意,但還是有欠思量,不夠圓滿,更不能令人信服。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衛溫」二字的讀音,有些不瘟不火,缺乏陽剛威武和朝氣蓬勃。我們不管三國時代衛溫名字究竟是出於何種原因取出來的,但用到現在肯定不太合適,尤其是用在中國的首艘大陸航空母艦的命名上,難免有貽笑大方之嫌。進一步說,我們不管衛溫在歷史上如何顯赫,但他這個名字顯然缺乏生動,沒有神韻,如果用來命名航母,是很難讓人滿意的。

中國的航母如何命名,這是一個經過長期討論的話題,各方發表的意見很多,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在「遼寧」號被命名前,曾提議命名它為「施琅」號,但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施琅不是一個值得後世敬仰的人物,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當今中國的航母,很不嚴謹和莊重。當然後來中國政府以一個省份的名字來命名「遼寧」艦,已經為這場命名的討論划上了最終的句號。

既然航母平台「遼寧」艦能以一個省份的名字命名,這毫無疑問開創了為中國特大型水上作戰艦艇——航空母艦命名的先例,如同中國各型驅逐艦和護衛艦等艦艇幾乎都是以城市或者是江河湖泊命名一樣,中國的航母也自然應當以更大的行政區域來命名,這不僅符合海軍裝備建設歷史的沿革,也體現了中國海上力量與陸上利益受到保護和重視的必然聯繫,昭示了極具軍事指導意義的中國特色,長期以來,它已經為國人所廣泛認可和接受。

從這裡就可以說明,用中國的地名來命名海軍各型海上艦艇裝備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它不僅能做到大氣磅礴,也能做到吉利順暢,令人感到貼心自然,合情合理。

此時,有段題外話,在本文中抑不住不能不說,而且必須是深刻的說明。

也就是每逢航母命名,總有人提出用毛澤東來命名航母,我們覺得,其實這樣也欠妥當,一者中共在建國初期就有不用領導人名字去命名的規定,如果現在打破這個規定,不能讓人信服,何況中國的首艘航母還不是技術最先進和噸位最大的航母,不能展現毛澤東在中國無可比擬的分量;二者,既然航母是海上交鋒的武器,那麼就存在被擊沉或擊傷的危險和可能,毛澤東身為中國人民所敬仰的偉大領袖,他不能被任何方式所撼動,如果被命名為毛澤東號的航母在海戰中遭到擊沉或者是擊傷,這對全軍士氣和國家意志都有所挫折,這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所以綜合以上兩點,我們認為,無論什麼航母被命名為毛澤東號都不合適。

如今,在中國人的眼裡,航空母艦乃國之重器,更是中國力量和尊嚴的象徵,因而在其命名的問題上,也需通盤考慮,慎重起見,很顯然,既然中國的航母已經用一個省名開了一個頭,那麼就應當繼續沿用以省名來命名的慣例,這樣才比較能夠令人接受,航母的作用是為了應對未來的戰爭,往糟糕的方面去聯想,即使某艘航母被擊沉了,但這個省還在,也無傷大雅和吉利。

陸地是建造包括航母在內的任何艦艇的地方,航母走得再遠,還是要回到母港,回到中國這塊旺盛土地的心房。

最後,祝願中國建造更多的航空母艦,以更好地保衛祖國海疆,游弋地球八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母 的精彩文章:

羅斯福號航母 海上的安全就交給你了
我國海軍又有好消息,一航母還沒服役,這一技術就領先福特號!

TAG: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