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產劇扎堆「海外取景」,是劇本需要還是尋求旅遊業的互動?

國產劇扎堆「海外取景」,是劇本需要還是尋求旅遊業的互動?

傳媒大眼導讀

幾十年過去,現在「出海拍攝」的成本也是水漲船高,電視劇投資成本頻頻突破天花板,雖說度過了拍攝的成本難關,但海外取景真的能讓故事錦上添花?

作者:文醬

來源:傳媒大眼影視測評組

隨著電視劇《美好生活》的熱播,張嘉譯和前妻小白的波士頓別墅引發了新一輪熱議。

男女主角開著美國汽車,逛著美國超市,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鋪墊了電視劇的開場白。網友驚呼,國產電視劇紛紛轉向海外取景,連《美好生活》也不能免俗。

的確,細數近幾年的熱播劇,海外取景確實已經成為一種不是趨勢的「趨勢」。

《一路繁花相送》中,鍾漢良飾演的男主漫步在義大利米蘭街道上;《老男孩》首集就空降澳洲;《戀愛先生》頻繁取景於瑞士;《盛夏晚晴天》在法國巴黎取景,《勝女的代價》是在英國倫敦取景;《小爸爸》選擇了在美國舊金山取景;《旋風少女》取景於韓國;《歡樂頌2》曾到泰國取景;《冰與火的青春》曾到韓國取景;《溫州兩家人》在法國馬賽、美國洛杉磯、紐約,甚至是坦尚尼亞等非洲國家進行拍攝取景……

連曾經一度引領收視熱潮的《好先生》,也把開場的劇情設定在美國,但由於種種原因,最後只能在義大利拍攝「美國畫面」,劇組甚至為此在義大利刻意鼓搗出所謂的「美國場景」。

而《何以笙簫默》拍攝的「美國生活」,實際上也選擇了中國陽澄湖畔的某購物村。即便面臨重重困難,這些劇組還是要興師動眾去海外取景拍攝,那麼這股出海拍攝的風潮又是怎麼吹起來的?

在弄清楚這些問題前,不妨先來看看最近幾年間涉及海外取景的一些作品及其具體的取景地點——

2013—2018年涉及海外取景的電視劇及其具體地點:

加拿大 4部:《大貓兒追愛記》《婚姻時差》 《八月未央》 《北京遇上西雅圖》

美國 10部:《談判官》《溫州兩家人》 《他來了,請閉眼》 《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在紐約》《小爸爸》 《戀愛先生》 《美好生活》 《如果可以這樣愛》《歸去來》

非洲 2部:《溫州兩家人》《莫語者》

歐洲 25部:《溫州兩家人》《花非花霧非霧》 《盛夏晚晴天》 《放棄我,抓緊我》《壯志高飛》 《歸還世界給你》 《一千零一夜》《如若巴黎不快樂》《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 《我與你的光年距離》 《璀璨人生》《遇見王瀝川》 《親愛的翻譯官》 《人間至味是清歡》 《莫斯科行動》《戀愛先生》 《好先生》 《如果我愛你》 《一路繁花相送》《壯志高飛》 《勝女的代價》《漂洋過海來看你》 《溫暖的弦》《時間都知道》《繁星四月》

亞洲 13部:《冰與火的青春》《克拉戀人》 《我的好友陳白露小姐》 《你好,喬安》 《是!尚先生》《國民大生活》 《歡樂頌2》《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旋風少女2》 《泡沫之夏》《如果蝸牛有愛情》 《一粒紅塵》 《歸去來》

澳洲 2部:《老男孩》《極速青春》

是劇情本身真的需要?

還是尋求更廣泛的海外發行渠道?

之所以海外取景拍攝會成為一種風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劇本創作過程中需要加上導演的「高標準」。

不少導演認為,選擇符合劇情場景的海外取景地不僅可以滿足製片方要求的打造精品劇的要求,同時還可以盡情發揮劇中的文藝氣息,在為觀眾還原異域風情的基礎上,擺脫國產劇原本單調的審美套路,可謂一舉三得。

除此之外,也不乏一些跟風海外取景的團隊,其中還包括尋求利於海外發行、提高賣劇價格等客觀因素。

對於那些趕鴨子上架也要「出海」拍攝的劇組而言,拍攝成本顯然是其最大的難關。海外取景這類拍攝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經典作品《北京人在紐約》就是最早選擇海外取景的典型。

按照當時的預算價格,該劇為此付出的製作成本就已達到130萬美元的天價數字。當時劇組的工作人員幾乎零工資,才勉強應付這一規模龐大的開銷。

幾十年過去,現在「出海拍攝」的成本也是水漲船高,電視劇投資成本頻頻突破天花板,雖說度過了拍攝的成本難關,但海外取景真的能讓故事錦上添花?也未必見得。

海外取景能夠成為一個趨勢,說明國內的影視製作確實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只是這種取景方式往往帶有某種盲目性。並非所有的電視劇都適合海外取景,一味的跟風並不一定就能為作品帶來預期的理想效果。

除非故事情節中真的有這種需要,比如《時間都知道》,其劇情是一個尋回愛情的浪漫故事,夾雜著憂傷的基調,而倫敦的淡淡疏離感才因此成為拍攝地的首選。加之英國人骨子裡的壓抑與深沉,也十分契合故事的情緒表述,所以這部戲才會不惜成本選擇在倫敦拍攝。

再比如《旋風少女2》的比賽場地搬到日本和新加坡,也是因為當地的東方文化和劇中的「元武道」文化更為契合,所以出海拍攝還是要根據題材來定,而不是為了出海而出海,是需要與劇情及人物的命運發展存在某種內在關聯的。

是否出海拍攝,旅遊業「說的算」?

海外拍攝的困難是難以想像的。巨大的人力、物力耗費,使成本降低變為劇組需要考量的又一關鍵因素。

要解決這一實際問題,旅遊產業顯然是個不錯的突破口。比如《歡樂頌2》一開場,小包總和安迪的「泰國之旅」,就有一種赤裸裸的度假旅遊宣傳片的既視感:從配樂到美食再到菜市場的匆匆一瞥,背後沒有中泰旅遊線路的支持,誰會相信?

未來選擇去海外取景的作品勢必會越來越多,嘗試與旅遊業建立起一種良性的互動,就成了一種不錯的選擇。之前爆火的韓劇《太陽的後裔》,就讓希臘的旅遊業迎來了一個小高峰。

越來越多的各國旅遊局也發現,電視劇的取景確實能促進當地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旅遊局主動尋求影視資源,這也將從另一個側面催動電視劇創作者去認真考慮海外取景的相關問題。

在這一點上,國外的電影作品似乎用得更為「順手」。比如經典影片《阿凡達》,其中的懸浮山就取景於張家界,也順帶著拉動了國內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

而有著「取景狂魔」之稱的《碟中諜》系列,19年來更是先後跑過了北美、澳洲、英國、梵蒂岡、西班牙、匈牙利、奧地利、俄羅斯、烏克蘭、摩洛哥、阿聯酋、印度以及中國多個地方,其驚險劇情的背後是一連串的「移動的旅遊宣傳片」。

事實上,關於海外取景這件事,如果投資方捨得投入,又能讓作品的質感有所提升,背後再有那麼若干個旅遊項目提供支持,能夠用大量的海外取景來養國內觀眾的眼,確實是件值得一試的事情。

只是凡事都要有個「度」,而且還要量力而行,這就是製作方必須去認真對待的事情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大眼 的精彩文章:

第75屆金球獎最大贏家《三塊廣告牌》帶給中國導演們的啟示
春節檔三部續集扎堆上映,中國電影這是要進入工業化時代了?

TAG:傳媒大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