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聖相李沆:北宋咸平盛世的締造者

聖相李沆:北宋咸平盛世的締造者

作者:張栩

在中國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令人自豪和推崇的盛世和治世,如文景之治、昭宣中興、明章之治、貞觀之治等等。而提起北宋,我們自然會想到宋真宗時期的「咸平之治」。在造就這一盛世(治世)的眾人之間,便有一位有著「聖相」之稱的李沆。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鄉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北邯鄲。李沆從小愛讀書,沉默寡言,「七歲能屬文,十歲通五經」。加之他的父親李炳曾官至侍御史,所以他的家庭(官場)素養和文學素養,必然不同常人。李炳也十分疼愛這個兒子,曾對人說「此兒異日必至公輔」。果不其然,後來李沆官至宰相。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李沆登進士第,時年僅33歲。宋太宗曾對右拾遺王化基講「李沆、宋湜皆佳士也」。李沆與太宗一起吃飯玩樂,歸去時,太宗對著李沆的背影說道,「(李)沆風範端凝,真貴人也」。淳化四年,真宗皇帝被選為皇太子,宋太宗任命李沆為太子賓客。也便是從此時起,真宗皇帝和李沆結下了「不解之緣」。

至道三年,宋真宗即位,李沆便為參知政事,後來官拜宰相。李沆因在真宗皇帝多年,知道真宗皇帝的秉性,所以做事考慮周全。宋王朝與契丹和親之後,王旦問李沆,「和親何如?」李沆講道,「善則善矣。然邊患既息,恐人主(宋真宗)漸生侈心耳」。

王旦卻不以為然,到了後來,宋真宗果然大興土木,「東封西祀」。到這時,王旦才真正明白李沆獨到之處,「李公可謂有先見之明矣」!除此之外,李沆上奏也經常報喜不報憂,將諸如「四方水旱盜賊」上奏給真宗皇帝。王旦認為這些細瑣小事不應該勞煩皇上。李沆卻講,「人主少年,當使知四方艱難。」如若不是這樣,皇上不聲色犬馬,也會大興土木等。「吾老不見矣,此君異日之憂也。」

在北宋西北邊陲,以李繼遷為首的党項人屢次犯邊。靈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故大臣們都認為其地不可失,必須力戰保衛。唯獨李沆講,靈州本來不是朝廷之地,應該號召當地的民眾堅壁清野,帶領他們回歸朝廷之地。靈州後來被攻陷,真宗對李沆「益信重」。

李沆為人也特立獨行,如「一股清流」滋潤著朝廷。宋真宗對劉娥恩寵有加,想立她為後,所以命人持手札問李沆。李沆不假思索便將手札焚燒,只是說了一句「我認為不可以。」然後就去睡覺了。

李沆做事大氣,不偷偷摸摸。宋真宗問李沆,其他人都有密啟,可為什麼唯獨你沒有?李沆不緊不慢地答道,「宰相公事則公言之,何用密啟?夫人臣有密啟,非讒即佞。臣常惡之」。可見,李沆為人是何等地光明磊落。

宋真宗曾問李沆,治道以何為先?李沆便講,不用浮薄新進喜事之人。比如梅詢、曾致堯諸人。所以在宋真宗一朝,這樣人都沒有受重用。寇準也是真宗朝的名相,他與丁謂交好。寇準曾屢次向李沆推薦丁謂,李沆就是不用他。寇準追問其緣由。李沆便講,「顧其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寇準說,怎麼能讓像丁謂這樣的人居我們之下呢?李沆笑著說,「他日後悔,當思吾言也。」寇準後來果然被丁謂陷害丟官,這才想起李沆之言。因而李沆識人之明,也頗受後人稱讚。

李沆雖身居宰輔之位,卻有長者風範,不以官職壓人。有人上書指出中書省的過錯,請求罷免無用之人。宋真宗看到後大生不悅之色,對李沆說,「此人不是什麼好東西,不能重用他,應該好好警告他一下」。李沆卻講,「朝廷比開言路,苟言之當理,宜加旌賞,不則留中可也。況臣等非材,備員台輔,如蒙罷免,乃是言事之人有補朝廷。」宋真宗聽後,點頭稱讚,「卿真長者矣」。

李沆身居宰輔之位長達十餘年,不結黨營私,不貪財好利,一心輔佐宋真宗,從而造就了「咸平之治」的到來。景德元年(1004年),李沆去世,宋真宗痛苦不已,為他輟朝五日。追贈李沆太尉、中書令,謚號文靖。宋仁宗即位後,李沆還與王旦、李繼隆一起配享宋真宗廟堂。可見其地位之高。

王夫之對李沆備受推崇,「沆者,宋一代柱石之臣也」;劉安世曾講,「本朝名相固多矣,然最得大臣體者,惟李沆丞相。」元代脫脫也說,「李沆為相,正大光明······世稱沆為「聖相」,其言雖過,誠有先知者乎!」可見,李沆所作所為是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是中國古代宰相的典範。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曉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北洋故事:飲盡風雪,願此生尚有餘溫
四句話看破大漢王朝四百年盛衰榮辱

TAG:月曉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