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丕借用一成語,炫耀自己的政績,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曹丕借用一成語,炫耀自己的政績,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文帝紀》,時間是在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七月,故事的主角是曹丕。原文如下:

曹丕借用一成語,炫耀自己的政績,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日前遣使宣國威靈,而達即來。吾惟春秋褒儀父,即封拜達,使還領新城太守。近復有扶老攜幼首向王化者。吾聞夙沙之民自縛其君以歸神農,豳國之眾襁負其子而入豐、鎬,斯豈驅略迫脅之所致哉?乃風化動其情而仁義感其衷,歡心內發使之然也。以此而推,西南將萬里無外,權、備將與誰守死乎?

曹丕借用一成語,炫耀自己的政績,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最近我派遣使者宣揚大魏國的神威,而孟達聞訊後就來投靠。我以《春秋》讚揚邾婁儀父之理,就封拜孟達,讓他回去接任新城太守之職。近來又有很多扶著老人、帶著孩子投奔魏國的人。我聽說夙沙國的百姓自動將他們的國君捆綁而歸附神農,幽國的百姓背負幼子而進入豐、鎬二京,這難道都是因為逼迫威脅所導致的嗎?這都是因風行教化動其情、仁義之風感其心的結果,歡心發自於內而使他們主動這樣做的。以此推論,西南地區將萬里無患,孫權、劉備將能和誰固守而死呢?

曹丕借用一成語,炫耀自己的政績,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出自以上記載中的「扶老攜幼」,意為帶著老人、領著孩子,形容人們成群結隊而行的情況。該成語的最早出處是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四》中的「夫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曹丕借用一成語,炫耀自己的政績,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上面介紹的這段記載,其實是曹丕就任魏王時發布的《孟達依附令》,是對蜀漢將領孟達歸順的封賞。當時曹丕就任威望不久,內外形勢都較為混亂。就在此時,孟達的突然歸順令曹丕喜出望外,於是便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將其納為自己就任魏王后的一項重大政績。

曹丕借用一成語,炫耀自己的政績,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不過,曹丕將這一事件的定性並不準確。孟達之所以歸順曹魏,其實與曹丕所說的「風化動其情而仁義感其衷,歡心內發使之然也」一點關係都沒有。當時,孟達在東三郡受到劉備義子劉封的欺凌,無奈之下才投降曹魏。而孟達投降後,謀士劉曄就表示孟達很不可靠,不宜重用。只可惜曹丕不聽,數年後孟達果然再度謀反。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借用一句成語,道出南征艱辛,卻意外昭示北伐結局
該成語是一名臣被罷官後的態度,後來被曹操所殺,但原因出在自己身上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