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園乞兒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園乞兒

摘要:「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園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是蘇東坡對其弟弟蘇轍說的一句話,也被林語堂譽為蘇東坡的最佳名言。

蘇東坡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超人,無論是是詩、詞、散文,還是書法、繪畫,都樣樣精通。謝靈運評價曹植的才華為才高八斗,那麼在蘇東坡的時代,說他才高九斗也絕不為過。可是他的才華不僅帶給他千古流芳、萬世敬仰,也帶給他一生的顛沛流離。

蘇軾的足跡遍布各地

如果問誰最喜歡蘇東坡的文章,那麼宋神宗絕對可以擔當此名。在皇宮中,太監、宮女等常常可以看到宋神宗在吃飯時總是停杯投箸。究其原因,是宋神宗看蘇東坡的文章看得入迷了。蘇東坡的才華讓當朝皇帝至如此地步,那麼他說「上可陪玉皇大帝」也絕不是自吹自擂了,當然他也絕不是持才自傲。不僅神宗如此,幾朝太后更是非常佩服他的才華,對他寵愛有加。

且看「下可陪卑田園乞兒」,蘇東坡因才得福,也因才多災,「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當政時,他親民愛民,深得人民愛戴。在徐州,他親自帶領官員防洪築堤;在杭州,疏浚西湖、修築蘇堤;在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飲用,並且建立孤兒院;在海南,建立了東坡醫療所……還有他的詩詞,家喻戶曉,老幼婦孺口口傳。

無論是宋朝還是當代,蘇堤都是杭州城一景

世俗之見,玉皇大帝為尊貴之人,田園乞兒為卑賤之人,但在蘇東坡眼中,都是自己「可陪」之人,並無尊貴卑賤之分。無論是比他官職高的,還是一個普通的乞兒,在他眼中都一視同仁。蘇東坡的愛是儒家士子的博愛,玉皇大帝、田園乞兒皆在此列,並無差別。

「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說到蘇東坡的友人,就不得不提章惇了。章惇和蘇東坡結識較早,也因嫉妒他的才華而屢次陷害他,可蘇東坡對此卻不以為意。妻子王弗多次勸誡,他也不肯和章惇斷絕來往,甚至在章惇被貶時,不僅不報復反而寫信勸慰,為其遭貶後的生活健康而牽掛。還有沈括,蘇東坡滿懷誠意的和他一起遊覽,飲酒作詩。可他卻趁機記錄蘇東坡的詩詞,回京後上奏皇上來一場「文字獄」,以求榮華富貴。

陷害他的人還有很多,可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笑談「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二十年的顛沛流離,更有喪妻摺子的苦痛終不改他人性本善的信念,以至真至善之心待人,以至美至純之心看世,眼前見天下又怎會有壞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厚至此,實屬罕見。被貶至嶺南時,其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被貶至儋州(今海南省)時,他又發表評價當地牡蠣的言語,「東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貽書叔黨曰: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這兒的牡蠣太好吃了,不能跟別人說。)當代我們往往以此調侃蘇軾是「吃貨」,但是,在職場最低迷的時候又有如此胃口,可能是苦中作樂,也可能是豁達真性情,反正比起現代人們動不動就因壓力大就自殺,蘇軾豁達的胸襟實在是難能可貴。

林語堂在《蘇東坡傳》說:「由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和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思想觀念中冶煉出一種新的混合人生觀」。我想:這種新的混合人生觀大抵指的就是「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園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愛嘮叨的逗比 的精彩文章:

TAG:一個愛嘮叨的逗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