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捂」「捂」還是「不捂」,你覺得呢?

春捂」「捂」還是「不捂」,你覺得呢?

老話「春捂秋凍」,相信大多數的人都不陌生,今天就聊聊春天到底該不該捂呢?是落後的思想還是有一定道理存在呢?

一、我個人的觀點是非常贊同「春捂」的,而且要捂好了,我的觀點支持如下:

1、了解些中醫的都知道《黃帝內經》是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我國影響力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黃帝內經素問》的四氣調神大論篇中提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思就是是「春季的三個月,謂之發陳,是推陳出新,生命萌發的三個月,謂之發陳,是推陳出新,生命萌發的時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機,萬物顯得欣欣向榮」很多人尤其愛美的少男少女們迫不及待的脫掉厚厚的冬裝,換上輕盈靚麗的春裝;然而北方的天氣,尤其我們哈爾濱的天,雖說已經過了驚蟄的節氣,氣溫,漸漸轉暖,但冬季的腳步並沒有走遠,還時不時來個回馬槍,讓大家體驗體驗坐過山車的刺激,因此人們也常用「春寒料峭」來形容春季的寒冷。

2、民間有「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的諺語,說的實際上就是要「春捂」。當人體過早的脫掉棉衣,開放自己的體表腠理,會降低人體自身抵抗倒春寒的能力,很容易患上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甚則導致舊病複發。因此老話「春捂」是順其自然變化,是有道理的。

二、那麼我們又該做到怎麼「捂」呢?

首先我們要掌握「春捂」的信息

1、現在很方便,我們可以從電視、廣播、手機、網路等都可以了解到一周的天氣預報,提前掌握兩三天的天氣不是什麼難事,做到未雨綢繆準備好應對的衣物。

2、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研究表明,對於多數老年人及體弱多病的人,15℃可被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3、日夜溫差大於8℃時是捂的信號

4、當氣溫回升後,「春捂」最好,再持續捂上7天左右,體弱者或高齡老人最好再捂上14天以上,即使需要減衣服,也要遞減式減掉,不可減得太快,這樣身體才能適應。

其次捂好身體幾個關鍵部位

1、手腕:守住全身血脈

手腕處有心經的原穴——神門穴,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強化臟腑的功能。心好比汽車的發動機,主管著全身的血脈,通過輸送氣血來溫養全身,因此捂好身體第一個關鍵部位就是神門穴

神門穴位於腕橫紋上,手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內側

2、腰眼:生命力活動的原動力

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常出現腰酸、腰軟、怕冷、尿頻或容易睏倦疲乏。經常按摩或艾灸腰部腎俞穴可溫補腎陽。

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肚臍:補血益氣之所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溫暖這個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陽氣,人以食為天,脾胃陽氣不足,不能有效受納與運化水谷精微,則無法正常供給五臟六腑養分,古有「脾胃乃後天之本」,「內傷脾胃,百病乃生」,特別是胃部怕冷,易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可以經常在肚臍熱敷。

另外,還可以在中脘穴(位於肚臍上4寸)或肚臍與胸骨下劍突連線的中心處熱敷,有助於胃腸保暖。

中脘穴位置圖

取穴方法

4、小腿:聚陽氣、一年少疼痛

「春捂」從人身結構上講,捂時要側重「上薄下厚」,古人在長期的生活與勞動實踐中認識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中國古代養生家提出了春令衣著宜「下厚上薄」的主張,這也與現代醫學認為的人體下部血液循環較上部位差,易受寒冷侵襲的觀點相吻合。特別有些人在天氣寒冷時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等,中醫認為這種表現屬於肝陽虛,這時重點保護好小腿外側,可以多熱敷足臨泣穴和陽輔穴。

足臨泣穴在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

陽輔穴在小腿的外側,腳外踝關節上四寸

再次不同人群「春捂」各有側重

1、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生理功能逐漸衰退,陰陽氣血、津液代謝和青志活動的變化,老年性疾病便不斷增多,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對外界的反應性降低,對外界氣溫的敏感性不足。因此老年人群對「春捂」要有特殊的理解,適時增加衣物。如果有慢性腦供血不足,腦卒中等腦部疾病的老人,平時就有頭暈、頭沉、行走不穩,應注意頭部保暖,避免冷風直接吹向頭部,引起血管收縮加重病情。對於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老人應注意前胸後背的保暖,防止舊病複發。

對於有糖尿病足和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以及痛風病患者要保證足部溫暖。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的孝心不僅僅體現在給老人花不完的錢,更在於耐心的關懷與細心的照料上,老人為子女耗盡心血辛勞了一輩子,換來的是自己逐漸老去的身軀。他們的現在又何嘗不是我們的將來呢?

2、女性因其生理特點,尤其要注意下半身保暖。現在很多女孩子喜歡穿肚臍裝、低腰褲。甚至在我們寒冷的北方,冬天只穿一個小薄絨褲,這樣容易使小腹部、腰骶部、腿部著涼,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手腳冰涼、面部長斑等。女性生殖系統是最怕冷的,所以下半身著涼很容易導致痛經、宮寒不孕、腰骶酸痛等病症。「春捂」一定保護好自己的腰部、膝部、腹部。

3、小兒從中醫角度講,其體質特點為「臟腑嬌嫩,行氣未充,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發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趨康復」。小兒應適時判斷及時增減衣服。對於學齡期兒童,可以按「春捂秋凍」和「若要小兒按,常帶三分飢與寒」的原則來做,但由於小兒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機體代謝旺盛,應根據小兒適時情況作出判斷。如果孩子手腳、鼻尖、小兒背部很溫暖,說明孩子穿的可以,如果在孩子安靜狀態下,說明給孩子穿多了,適當減掉些衣服,同時在孩子正在運動時,也要適當減少衣服,避免過熱出汗,導致風寒入侵,引起感冒及春季流行性疾病。如果摸孩子手腳冰冷,說明給孩子穿少了。

三、筆者對於「春捂」個人認為結合上面的「春捂」信息,在捂的時候重點捂好那幾個關鍵部位,同時在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到有所側重,要「捂」好了,而且還不可「捂」過頭,捂到渾身大汗淋漓,還在那捂,再被外面冷風吹,哈哈這種情況一般估計不會發生。

如何過好春天除了「春捂」,我們在春天還應做的其他方面的養生

1、依據《黃帝內經》提出的春季養生方法,春季人們應該入夜即睡眠,早些起床,披散開頭髮,解開衣帶,使形體舒緩,放寬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懷開暢,保萬物的生機。春季動植物也在此生長孕育,感同身受吧,我們不要濫行殺伐,多施與,少斂奪,多獎勵,少懲罰,這是適應春季的時令,保養生髮之氣的方法。

2、春季是常見病多發的季節,也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期。特別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病的人,遇到氣溫突變,或花絮拂面,或粉塵飛揚,舊病就會複發,甚至加重,此類病人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患有呼吸道及過敏病的人,出門要戴口罩,少到公共場合去;患有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疼痛的人,要保護好自己的關節,別著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不可忽視「倒春寒」的影響,「避風如避箭」這句話,要時刻記在心上。

3、在飲食方面,春天的飲食應清淡,以吃應時蔬菜為主,陽氣虛的人,可用黃芪、党參、大棗適量,煮成茶水飲用,以補氣護衛,提高機體免疫力。患有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可以喝一些姜棗糖茶,即取生薑10可=克,大棗10枚,加水煎煮成茶,少加紅糖,日日飲用;患有風濕性關節疼痛的人,生薑是不可缺少的食品。此類病人,不可食用寒冷食物,亦不可過量食用辛辣溫熱之品,以防出汗過多,腠理開泄,誘發感冒等疾患。

4、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氣血彭發也會給自己一年帶來更充沛的精神活力,經過漫長的冬季(日照與運動不足),天氣轉暖,可以多去戶外踏青、登山、郊遊、沐浴陽光、呼吸新鮮空氣(對於我們哈爾濱可是要等一陣了),使人心曠神怡。

5、春季養生還可以結合春季的特點聽一些適合春季升發的曲調,這裡筆者先略再啰嗦就煩人了,關注公眾號,下期筆者會詳細的為大家介紹適合春季聽的曲調哦,對自家正處於生長發育的寶寶尤其有益哦!

最後 還是回到「春捂」的話題吧,我國南北緯度跨近50°,一個國家有著好幾種不同的氣候,不同地域的你對於「春捂」「捂」還是「不捂」,又怎麼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麗莉小兒推拿調理 的精彩文章:

TAG:麗莉小兒推拿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