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仿生人:假如人工智慧有了自由意志,人類將何去何從?

仿生人:假如人工智慧有了自由意志,人類將何去何從?

電影中的叛逆機器人

1982年的電影《銀翼殺手》中,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展示了一個仿生人無處不在的未來。仿生人脫衣舞娘左拉被瑞克·迪卡德擊倒時,她被槍殺後擊碎玻璃窗的慢鏡頭,構成了人類自我毀滅的難忘輓歌。左拉是叛逆機器人的一個例子,她的性感對於社會是個危險,對於人造人來說這是個悲慘的事實,就如同她脫衣舞中擁抱的巨蟒,讓人想起魔鬼。

《銀翼殺手》設定發生於2019年,然而,在這一版本的未來中,社會採取了預防措施:專門的特工負責處決任何膽敢叛亂的仿生人,絕無例外。有趣的是,電影中的女主角是迷人的後人類瑞秋——泰瑞爾公司製造的仿生奴隸,瑞克·迪卡德與之不可避免地墜入愛河。瑞秋是伽拉忒亞的翻版,每個男人都想佔有的女性伴侶。她不像左拉般反叛,而是溫柔、敏感、順從和易受傷害。

諸多像《銀翼殺手》這類的電影和小說常用仿生人隱喻提出關於我們自身和關於何為人類的問題。當計算機和基因技術不斷拓展了我們改造自然的疆界,一個從沒問過的問題拋在了我們眼前。模仿遊戲中的圖靈機器非男非女,它的未來將會是一個人與機器的合體。人造與自然的差別或許會消失。在《銀翼殺手》的結尾,瑞克·迪卡德懷疑自己也是一個仿生人,你也可能是啊。在未來無法區分生物和人工智慧之時,這種多疑將會成為常態。當自我可被複制時,誰還能分清誰是自己?

在關於人工智慧愛的敘事中,仿生人和智能機器人就和我們一樣。它們也是社會成員,也是擴展心理網路上的節點,正是這個網路賦予我們個人身份。我們的人類身份有賴於創造和使用社會連接——通過聊天、交流八卦消息和開玩笑各種各樣的方式。

當仿生人演化時,也會逐步獲得人類的人格,包括講笑話的能力。《星際迷航》中的仿生人Data試圖通過理解幽默與感情來變得更像人類。但是它的生物同伴們發現,它們很難把Data看作自己的一員。相反,它們將它劃作新的物種,它是其中唯一的成員。關於Data指揮官的故事是人類接納他者、陌生人、與我們不同的人的故事。在未來,我們在內心會接受智能機器是與我們平等的嗎?

假如未來某天,人工智慧擁有了意識,開始自我複製並征服世界。也就是發生了「人工智慧奇點」。因為這個時間點的到來無法預測,為了阻止它,我們是否應該在未來所有的人工智慧中植入安全程序,以防止任何有意識的機器能夠恨我們?換言之,我們是不是需要製造沒有自由意志的人工意識?利用我們的科技,強迫人工智慧愛我們,無私並永遠地愛我們?讓這些人工智慧機器們不僅有著完美的模樣和能力,而且對我們完美地忠誠?我們是不是需要為我們的機器小孩和戀人編程,讓它們永遠不背叛我們,永遠信仰我們?但是,如果愛的演算法本身就會導致自由意志呢?如果無論我們做什麼,或者就是因為我們想避免人工智慧的問題,最終導致了機器的覺醒,那最終結局又會走向何方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枚小透明 的精彩文章:

科技快訊:谷歌助手登錄iPad應用商店,與微軟、亞馬遜、蘋果瓜分語音助手市場
人臉識別+AI,不僅僅是刷臉支付這麼簡單!

TAG:一枚小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