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精準發力 補齊均衡「短板」

精準發力 補齊均衡「短板」

教育一年來 兩會特稿?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全面改薄」指向新時代教育均衡,既是一項扶貧工程,利在當代,功在千秋,也是兜底工程,底兜不住,均衡發展就是空談。

補齊民生短板 均衡配置資源

走進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土城子鎮總校的宿舍,左右兩旁擺放著4張上下鋪床,每張床上鋪著統一樣式的床單,被子疊得方方正正。該校初三學生王雨朦說,幾年前她們睡的還是大通鋪。

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向來都是我國教育發展的最薄弱環節。讓這些地區的教室、圖書等教學設施滿足教學需要,宿舍、廁所等生活設施滿足生活需要,教師的數量、結構、素質適應教育教學需求,控制輟學率、消除縣鎮「大班額」,「全面改薄」的每一項任務都艱巨而迫切。

從最困難的地區、條件最差的學校做起,以中西部農村貧困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主,「全面改薄」集中力量補齊民生最短板,著力推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

學校早達標,學生早受益。《關於進一步加強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中期有關工作的通知》出台,為如期完成「全面改薄」提出了完善規劃、加快實施進度、強化資金落實、把控安全和質量「紅線」等具體要求,吹響了對標倒計時的「集結號」。

回望一年來,「全面改薄」不僅超額完成了目標,還與中西部校舍改造、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營養改善計劃、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農村教師特崗計劃等系列工程形成協同效應,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地區學校的辦學條件。

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校的教學、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全國新建、改擴建校舍1.86億平方米,採購了909億元的設施設備,分別完成5年規劃任務的90%和88%,雙雙超過年初預定的「超七成」工作目標,提前一年實現2018年「過九成」工作目標。其中,全國840個貧困縣的10.9萬所義務教育學校「底線要求」分項達標率均為94%以上。

位置更加偏僻的教學點的教學條件也得到保障,截至目前,全國共投入260億元用於建設教學點校園校舍1300多萬平方米,購置了45億元設備設施。在甘肅、寧夏等西北省份的部分教學點,充分利用太陽光能源集熱系統,徹底告別了「熱了怕燙傷學生、冷了怕凍病學生、晚上怕煤煙中毒」的取暖「危時代」。

「全面改薄」不僅重視硬體工程,同時也強調「軟體」建設,它以教師隊伍建設和信息化為抓手,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向薄弱學校傾斜,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寧夏通過合作培養、暢通教師晉陞渠道、建立獎勵機制,補強了農村師資的短板;河北省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如今,每百名中小學生擁有計算機數量由2012年的8台增加為13台,全國大部分農村學校里的孩子,也能通過網路了解外面的世界,享受互聯網教育帶來的紅利。

把短板墊起來、把漏洞補起來,「全面改薄」讓城鄉義務教育的差距得到彌補,睡「大通鋪」、自帶桌椅上課、在D級危房上課等現象正成為歷史,「鄉村弱」「城鎮擠」的問題也在得到有效緩解。

強化督導考核 守住質量底線

有時限意識,也要堅守項目質量和施工安全這根「紅線」。

「完成任務說起來很簡單,但這中間需要做好土地供應、項目審批、項目推進、質量監管等大量工作。」在河南省「全面改薄」民生實事新聞發布會上,該省教育廳副廳長毛傑坦言。為此,河南省採取了保障建設用地、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實行聯審聯批、強化督導考核問責、建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等措施,確保項目進度和質量。

守住質量底線,還在於摒棄數字脫貧、功利扶貧的思想,確保「全面改薄」不折不扣真落實。

根據國家對各省份義務教育均衡檢查的反饋意見,以及各地全面改薄的專項督導結果,「大班額」「大校額」仍然是各地「全面改薄」的痛點,超標準班額的現象仍較多,在一些地區甚至存在超過6000人的學校。這背後折射出學校布局不合理、學校資源不足等深層次問題。而一些地區也存在項目進展緩慢、農村體音美等教師數量不足、教師結構不合理、生活設施配置不足等問題。這些均成為2018年「全面改薄」的改革著力點。

面對「全面改薄」和「20條底線」達標中存在的問題,雲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曾繼賢認為,要進一步增強「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

等不起、坐不住的焦慮,來自「全面改薄」的特殊性。它是一項奠基工程、達標工程,而在達標背後,是我國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的大跨越,這場戰役里誰都不允許掉隊。

但我們同時看到,在一些極度貧困、自然條件惡劣的「末梢」地區,仍呼喚扶貧攻堅的持續發力。

雲南邵通一名頭頂風霜上學的「冰花男孩」在網上走紅,讓高寒貧困山區的困難學生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也牽動了雲南省教育廳廳長周榮的心。「在高海拔的極寒條件下,寄宿制學校校舍如何建設、教室如何保暖,還需要在『全面改薄』的背景下進一步改善。」周榮說。

同樣,在西藏等經濟和教育基礎薄弱地區,儘管國家給出了優惠政策,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

在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特級教師吳正憲看來,城鄉、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硬體上的差距正越來越小,但教育教學質量上的差距並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一些邊遠地區的教育教學質量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明顯差距,與百姓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尚有距離。

老問題疊加新現象、新要求,「全面改薄」需要以改革的姿態,全面摸清病情癥結,精準開方、下藥,確保不留後遺症。

加強資金管理 健全推進機制

一項宏大工程的建設離不開健全的推進機制,一系列舉措形成合力,為「全面改薄」如期完成釐清了權責與資金障礙。

對標「全面改薄」的各項任務,一整套落實措施不斷完善,工作網路「橫到邊縱到底」,各級部門各司其職、協同推進,為進一步改善農村適齡兒童少年受教育條件、切實提高鄉村教育質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這一年,督導檢查更加常態化,國家雙月通報、點名督辦、重點約談等推進機制更加完善,督促廣西、海南、青海、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倒排工作任務,切實加快校舍建設和設施設備採購進度。

針對短板中的最短處,省級「改薄」辦公室每兩月報送集中連片特困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工程進展情況,建立貧困縣工作進度專門統計暨雙月通報系統和「20條底線」目標推進工作機制,努力確保貧困地區年底前所有項目學校都達到「20條底線」要求。

在此基礎上,各地將「全面改薄」作為「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歷史機遇,不斷創新舉措、細化落實。貴州省將「改薄」項目涉及的指標進行量化,開發「20條底線」達標統計軟體,進行數據的採集、審核、監控、分析,同時部署「全面改薄」專項督導,從政府履職、「20條底線」達標情況、資金使用情況等6個方面進行督導評估;河南省為每個項目學校建立台賬,明確學校每一步完成的時間節點,並對問題項目實行領導分包制度,完成一個、銷號一個;在國家「雙月報」的基礎上,新疆建立「每月一通報」制度;河南對進展緩慢的項目實行日報制,安排專人現場督辦,隨時掌握工程進度。

教育投入為「全面改薄」提供了強力支撐。作為中央為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發展「補短板」的民生工程,「全面改薄」以每年幾百億元的投入,成為我國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史上中央財政投資最大的單項工程。

2017年,中央財政下達各省薄弱學校改造補助資金358億元,比2016年增加20億元,在財政支出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連續4年實現增長。新增的資金重點用來支持集中連片特困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等深度貧困地區。

怎麼把資金用在刀刃上?雲南省資金投入實行中央、省、州、縣四級分擔機制,中央與地方按5∶5分擔,又根據各地財政情況,將16個州和3個財政直管縣分為4檔,88個貧困縣資金由省、州分擔,充分發揮了中央和省級資金的槓桿作用;河南省洛陽市將「全面改薄」項目資金優先用於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將寄宿制學校建設用地納入教育用地管理範圍,實行儲備管理;新疆統籌公用經費、對口援疆、自籌等各方資金,讓資金效益最大化。

取得任何功績不如贏得民心,人民是「全面改薄」的受益者,也是最終的檢驗者。日前,「全面改薄」被列入教育部2018年工作重點,進入了最後的衝刺期,「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前方那條無形的終點線。

案例鏈接

河南超額完成 「全面改薄」任務

2017年,河南省「全面改薄」完成項目學校7822所,惠及178.9萬名中小學生,超額完成「全面改薄」民生實事任務。2017年,河南將改善7000所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確定為10件重點民生實事之一。河南採取強化政府責任、明確任務分工、強化條件保障、加強督促檢查、抓好複查驗收等有力措施,於2017年底超額完成「全面改薄」任務。其中,為1678所學校建設了校舍、室外運動場並配備了設施設備,為1810所學校建設了校舍、室外運動場,為4334所義務教育學校配備了設施設備。

2018年,河南將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全面改善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統籌城鄉師資配置,加快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進程,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張利軍)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19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肩負新使命 開創新輝煌
「校長的寒假作業,由局長批改」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