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的水果產業,是如何被數量僅占國產水果2%的進口水果打敗的?

我們的水果產業,是如何被數量僅占國產水果2%的進口水果打敗的?

科技| 創新| 示範|實踐

從2017年下半年以來,以蘋果為代表的國產水果價格疲軟,業內人士一直期待2018年春節之後能有所好轉,然而現實並不理想;近日,以砂糖橘、草莓為代表的春節水果市場也頻頻傳來消息,市場售價均低於往年同期。一些從業者對此很疑惑,國產水果的滯銷、降價,是不是和進口水果的大量湧入有關?

1

我國進口水果量僅占國產水果2%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園林水果(不含瓜果類的西瓜、甜瓜和草莓)的總產量達18119萬噸。而這一年進口了392萬噸鮮果,與此同時出口了360萬噸,貿易逆差32萬噸。最新數據表明,2017年1-12月,我國鮮、干水果及堅果進口量為451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3.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2016年數據為例,我國進口水果占所有水果的比例也只有2%。也就是說100份水果中,只有2份是進口的,剩餘98份是國產的。

2

哪些進口水果最暢銷?

盤點近年來較為暢銷的進口水果品類,主要以東南亞的熱帶水果和南半球的反季節水果為主流。比如泰國的榴槤和智利的櫻桃,因此進口水果對中國本土水果構成的直接威脅有限。

在大宗水果之中,進口葡萄和香蕉是比較幸運的。進口葡萄大多是鮮食葡萄,即我們常說的提子,口感脆甜、貨架期長,與國產葡萄不同的口感以及反季節供應這些優勢有利於市場的開拓。而進口香蕉這種看似普通的品類能佔有一席之地,可能就是因為它的標準化。

3

國產大宗水果產量過剩、品種單一

以國產蘋果為例,2016年的產量為4388萬噸,其中超過70%的蘋果是紅富士品種。全國大量種植紅富士蘋果,對於消費者來說,煙台蘋果與洛川蘋果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曾有人做過實驗,把全國不同產區的蘋果放在一起進行盲測,結果是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專業人士,都不能準確地說出各個蘋果的出處。

在這種略顯單調的市場,一旦出現像紐西蘭愛妃蘋果這樣差異化的產品時,自然能獨樹一幟,很快站穩腳跟。

4

國產水果標準化程度低

在大宗水果的國際貿易中,香蕉、菠蘿是比較成功的案例,都有一套十分成熟的物流和運作體系。香蕉這種相對低價的水果得以大量進入國內,反證了中國果品在標準化方面的劣勢。從品種到種植,再到物流、倉儲、催熟以及市場推廣,方方面面,改善的空間很大。

5

國產水果品牌化任重道遠

目前,我國水果品牌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然而除了煙台蘋果、贛南臍橙等少數幾個區域公眾品牌耳熟能詳之外,你能說出幾個知名的國產水果品牌?儘管果品品牌化的口號喊了很久,但知名品牌依然鳳毛麟角。

毫無疑問的是,在品牌知名度、產品包裝、品種和市場推廣方面,進口水果佔領了高地。這也就是為什麼進口水果的量不多但仍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原因。

6

品種滯後,拿來主義盛行

中國有很多的研究機構在做品種研發,也有很多不錯的水果新品種。但可能因為市場推廣的力度不夠,中國果品在品種更新方面總是「慢人一步」。

有位前輩這樣描述該現象,國外的新品種在中國市場進行推廣,經過市場的篩選,最後留下了符合市場需求的品種。這些品種在中國市場銷售,年復一年,不斷滲透。

中國人更願意種植那些已經熱銷的品種,因為可以「拿來主義」,不但減少了品種的研發成本,也省去了市場教育的費用和時間。看似高效,實則短淺。

7

水果市場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水果行業的變化在哪裡?有人說,互聯網對其影響最大,因為電商把市場搞亂了。是嗎?一種銷售渠道能把整個行業搞死了?某種程度上,這個論斷和「國產水果滯銷是因為進口水果太多了」這個說法很像。筆者淺以為,比所謂的電商更可怕的是思維定勢。未來的你恐怕要審時度勢,擁抱變化,方能帶領中國果品走向更好的明天。

文章來源花果飄香

歡迎廣泛轉載 服務全國果農

但轉載時請註明:來自公眾號【中農樂】

如未按要求轉載,一律視為侵權

運城網信備案A0019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哇咔果 的精彩文章:

冬季果樹修剪,這個要尤其注意
果園密閉,捨不得間伐,咋辦?

TAG:哇咔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