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了,李嘉誠!今天是時候讓我們來了解他的傳奇故事!

別了,李嘉誠!今天是時候讓我們來了解他的傳奇故事!

移君說

3月16日下午,長和集團盤後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年屆90的香港長和集團主席李嘉誠即日起卸任董事會主席一職,由長子李澤鉅接棒。李嘉誠將繼續擔任李嘉誠基金會主席,並擔任長江集團高級顧問。

我最佩服的,就是他自己沒怎麼上過學,卻自學英語,幫助他把生意做大。

下午4點半的記者會上,來見證李嘉誠宣布退休的一眾記者早早的到了現場,人山人海。李嘉誠剛開口說第一句話,後方的攝影記者們都得大喊:「還不行啊誠哥!」因為陸續要進來的記者實在太多。

香港本地媒體拿到了最先的提問機會,無論大家拋出怎樣的問題,表達了多大的擔憂,李嘉誠都強調接任的長子李澤鉅,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管理公司,而自己「隨時可以去旅遊了」。

同一時間,長和(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發布由李嘉誠個人簽署的公告全文:

本人決定於應屆股東周年大會後退下公司主席之位,並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回望過去,本人由 1950 年創業開始,1972 年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上市,於過去 68 年間,一直帶領長江集團穩步發展,經內部增長及收購合併,積極拓展業務及收益多元化與全球化,並適時作策略性檢視以及重組,盡心儘力為股東爭取最佳利益及回報增值,本人衷心感謝各股東多年來對本人的支持及信任。

李嘉誠表示,今後,應董事會要求,他將出任公司資深顧問,繼續就重大事項提出意見。這意味著,歷時近70年的香港「李超人」時代過去了。

回顧90年傳奇

1928年他出生在潮州一個書香門第。1940年因日寇侵佔潮汕,隨父母流落香港,飽嘗了戰亂、飢貧之苦。不久,父親因病去世,年僅14歲的他承擔起長子的責任,輟學、謀生。

在一次採訪中,記者問他:「如果讓今天的李嘉誠,回過頭來評價當年做小員工剛剛起步的李嘉誠,您會給他一個什麼樣的評價?」

他回答道:「真的不容易,那個時候。」

他先是在鐘錶行當學徒,後到塑膠廠當推銷員,由於努力肯干,18歲的他就被提升為經理。

1950年,隨著二戰後經濟復甦,塑料製品的市場需求逐漸旺盛,年僅22歲的李嘉誠湊了6500美元創立了長江塑膠廠,「長江」的廠名取自於「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里」。

7年後,塑料廠逐漸打入東南亞和歐洲市場,讓29歲的李嘉誠獲益千萬港元,成為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

事業大好的李嘉誠,在1963年將表妹庄月明娶進家門,第二年便生下大兒子李澤鉅,兩年後又添了小兒子李澤楷。

1972年,剛成立一年的長江實業在港上市,李嘉誠決心做香港最大地產商。妻子也成為公司執行董事,夫妻倆正式進入地產行業大展拳腳。

1977年,李嘉誠擊敗老牌地產商「置地」,成為香港地產業老大。

1986年,李嘉誠併購和記黃埔,成為首位入主外資集團的華人。因他具有超越常人的先知先覺,被奉為「李超人」。

1998年,他開始坐上香港首富、華人首富的寶座。

當時是地產最賺錢的黃金年代,但那時的李嘉誠就明白,沒有一個行業會永遠興旺。公司上市沒多久,他就開始找尋國外的投資機會,

整個80年代,李嘉誠靠著多元化經營房地產、電力供給、貨運碼頭以及零售,構建了一個堅不可摧、在全球舉足輕重的商業帝國。

隨後,李嘉誠逐漸擴展本港之外的投資比重。

2008年,歐洲因金融海嘯出現價值窪地,中國內地房產市場持續暴漲,李嘉誠藉機大局出售內地地產,轉投英國天然氣、電力等公用事業。

為退休,他做了些什麼?

近些年,圍繞李嘉誠的爭議也從未停止,其中最受人關注的就是從2013年開始的「拋售內地物業和資產」的撤資事件。

由於頻頻出售人民幣資產,將資金投入海外,李嘉誠遭受了無數的輿論質疑,「別讓李嘉誠跑了」成為了流行語。

他於2015年9月回應:「我的生意或許部分不在中國,但是我的心一直在這裡。李嘉誠不會跑,也不願跑,更跑不了。這是我的心裡話,也是我的誓言。」

李嘉誠逐步淡出公司管理及部署退休,已經醞釀了22年。

回頭看,重心全線轉移至歐洲,其實是他退休鋪路的其中一步。

另一步則是,培養接班人。

俗話說,創業難,守業更難。一個企業不管有多麼輝煌的歷史,橫跨多少領域和國土,都要面對選拔培養接班人的問題。

身為長子,李澤鉅早早就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家族使命感。早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時,他就遵照父親的意思,選擇了土木工程系,後來又讀了結構工程碩士。

畢業後,李澤鉅加入長江實業,再次順從父意,入了加拿大籍。他的這一身份,是李嘉誠得以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權的關鍵,也是李氏家族收購加航的前提條件。因為根據加拿大法律,非加拿大籍人士不可持有加航超過25%的股份。

他曾說:一個人事業上取得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李嘉誠的商業培育早在孩子不到10歲就已經開始,那時候講的不是生意經,而是做人的道理。

李嘉誠表示:「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現在有時會與他們談論生意,但也只有三分一是談生意,三分之二是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豪門選接班人,不是分蛋糕,平均分和你多我少都行不通。事實上,李嘉誠並沒有厚此薄彼。內部權力制衡,及巨額財富的安排,是聰明地對李家商業版圖做一次重新布局。

早在2012年,84歲的李嘉誠宣布了這項分家方案。也是當時備受熱議的「三權分立」分家產,守業創業保險同時進行。

實業部分交給大兒子,資金部分交給二兒子。雖然李澤鉅成為李嘉誠的接班人,但李澤楷將有更多資金和經歷繼續自己的創業之路。

除了他的兩個兒子,參與李嘉誠資產分配的還有「第三個兒子」,即他的慈善基金。

李嘉誠累計為汕頭大學捐款達80億港元,更不遺餘力貢獻李嘉誠基金會,先後為潮州蓋了50所學校。

他對教育、醫療、文化及公益事業的捐款超過200億港元,其中87%用於大中華地區。他的長子評價他:「會用錢。」

李嘉誠的成功之道

活到老學到老

2017年6月27日,在2017屆汕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李嘉誠提到自己馬上要迎來的90歲,頗有感概地說道:「一生志在千里,也知似水流年。」

李嘉誠雖然13歲就輟學,但他的成功離不開爭分奪秒的學習。

他有次在採訪中提到,當時小小年紀輟學的他並未停止學習。即使手頭緊,他也會花錢去買舊的初中課本,在打工之餘勤奮地自學。

回憶起當時,他說,別人是求學,他是「搶學問」。

早早挑起生活重擔的他,並沒有被困境和現實壓倒。相反,他努力決心改變這一切。現在的他,仍然愛看書,「每天睡前看書」的習慣已經保持了很多年。

好奇心和探索欲

從李嘉誠早年的經歷可見一斑,他從最早的鐘錶學徒、到塑膠廠當推銷員、到後來的房地產、到投資公用事業,到致力於發展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

他一生不變的就是探索新領域。

即使現在暮年的他,也有一顆不老心。先後累積投資了Facebook和Siri等70家最前沿的科技項目,去年,還投資了王思聰的電競產業。

如今,他所投資的領域和公司不勝枚舉。曾有人這麼總結,你身邊在吃的、在用的,一定有什麼是李嘉誠的。

快十分鐘的表

李嘉誠曾提到過自己的一個小習慣:將手錶調快10分鐘。在他看來,這就是一種抓住機遇的表現。

在商場中有所收穫的人,一定是勤勞的、善於把握先機的人。提前10分鐘,就意味著每天多10分鐘的機會。

這短短的10分鐘講了一件什麼事?就是先機。

他說,當一個新事物出現,只有5%的人知道時,趕緊做,這就是機會,做早就是先機。當有50%的人知道時,你做個消費者就行了。當超過50%時,你看都不用去看了!

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近日,他不斷被問到個人財富和資產被馬雲、馬化騰趕超有什麼感受,他都淡淡的表示,資產只是一個數字。

李嘉誠說,他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這八個字。

顯然,活到90歲的他,早已不需要「首富」等頭銜來證明自己,他要做的不是「取得成就」,而是「真正成功」。

他在2007年汕頭大學畢業典禮,以《活出你的故事》為主題進行了演講。他對莘莘學子說:

「擁有專長、技能、學歷、人際網路或經驗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確立你與眾不同的品質和看世界的角度。思維單一的人也許只終生追求財富和滿足於擁有權力,但人生意義是多狹隘和失諸平衡,一個一生能夠肩負理想,承擔抱負、以愛心為原則、熱誠投入及活出價值觀的人,他們的生命卻是無亡無盡的。」

這7個優秀品質成就了超人李嘉誠

第一個詞:尊重

在一次接受內地媒體的採訪中,85歲的李嘉誠滿面笑容。他和每一個人握手,微微彎腰遞上名片,微笑著,認真地看著每一個人,近乎多餘地用帶潮州音的普通話自我介紹:"李嘉誠"。

在接受記者採訪過程中,李嘉誠時時處處都表現出這一點。李認真地傾聽每一個人的問題,生怕沒有回答清楚,約好了用普通話採訪,李就一直用普通話,雖然潮州話對他來說更自如。李會照顧每一個人的感受,聽問題時,專註如小學生;回答時,一定會看著對方。

李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張名片,但輪到攝影師時,名片派完了。讓人意外的是,採訪進行到一半,李突然向遠處的助手要了一張,補給了攝影師。他的舉動是如此自然。

點評:管理者對下屬一般有兩種取向。一種是控制取向,一種是尊重取向。哪種更重要?各位自行思考。

第二個詞:自律

李嘉誠從早年創業至今,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非專業書籍,他會抓重點看,如果跟公司的專業有關,就算再難看,他也會把它看完;二是晚飯之後,一定要看十幾二十分鐘的英文電視,不僅要看,還要跟著大聲說,因為"怕落伍"。

這種勤奮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關於工作習慣,最為著名的細節是李嘉誠的作息時間:不論幾點睡覺,一定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後起床。隨後,他聽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後去辦公室。

點評:這種自律其實已經到了極致的程度。事實上,成功人士都是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人!

第三個詞:未雨綢繆

熟悉李嘉誠的人士表示,他是一個危機感很強的人,他每天90%的時間,都在考慮未來的事情。他總是時刻在內心創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給自己提問,然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式,"等到危機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點評:把失敗想透了,想不成功都難,這正是逆向思維的精華所在。

第四個詞:學習

李先生的學習方式很有意思--除了看書之外,他還有代入式體驗學習法。

另一位跟了李十幾年的下屬透露,李嘉誠喜歡看電影,而且,看電影時,他的"代入感"很強,每次都會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後隨著劇情起伏,"過他們的生活"。

點評:這讓我想起芒格對巴菲特的形容:他是一本會走路的書。

第五個詞:顛覆

"他並不是一個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相反,他對潮流的把握遠超很多年輕人。"一位下屬透露。李嘉誠旗下公司無數,連很多下屬都數不清,直接向他彙報的,就有200人左右。每個月,李都會跟海外管理層進行會議,每年會"出外巡檢"三四次。

85歲的人,他用的是最新潮的電子設備。

點評:想要顛覆別人,先要顛覆自己。

第六個詞:認錯

1996年,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被世紀大盜張子強綁架,對方單槍匹馬到李家中,開口就要20億,李當場同意,但表示"現金只有10億,如果你要,我可以到銀行給你提取"。

李的鎮靜,連張子強都很意外,張問他:你為何這麼冷靜?

李回答道:因為這次是我錯了,我們在香港知名度這麼高,但是一點防備都沒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點多自己開車去新界,在路上,幾部車就可以把我圍下來,而我竟然一點防備都沒有,我要仔細檢討一下。

點評:認錯並願意付出代價和承擔責任,這是讓你可以失敗多次而不會死的黃金法則。

第七個詞:保守

比如說,負債率。李嘉誠對這一指標的控制,近乎偏執,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旱時,要備船以待澇;澇時,要備車以待旱。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產,一家公司的現金流是正數的話,便不容易倒閉。"

長實2013年的負債比例是4%,和黃是21%,位於加拿大的Husky,負債比例只有12%。李對此深以為豪,"我從1950年開始做生意,對負債和貸款問題,我一直非常小心處理,雖然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但也一路走了過來。"

點評:無數的人和事證明,只有保守主義者才能活得長久。

人生需要一些刻骨銘心的經歷,讓我們成長、成熟。永遠成功的秘密就是每天淘汰自己。成功需要機會,需要能力,但需要的是為人的品德。

李嘉誠的成功,向我們昭示了成功最簡單卻又最難做的道理。

想要快速移民嗎?

如果您對移民感興趣,可在公眾號後台文末留言,會有專業人員為您服務,為您進行免費評估,尋找最適合您的正確移民方式!另,專業辦理各類簽證及續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加拿大留學移民網 的精彩文章:

去趟印度,網紅總理被加拿大人嫌棄了!支持率驟減!被網友罵慘了!
南加大華裔教授被學生捅死,兇手竟被判無罪

TAG:加拿大留學移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