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由簡入繁 萬物皆為我所用

由簡入繁 萬物皆為我所用

武術作為一項以提高格鬥能力為最終目標的運動,傳統上是講究打基礎的。

武術到底怎麼開始練?是一開始就練習太極拳作為內家養生功夫,還是從外家少林功夫入手?是先打基礎,像老前輩說的那樣入門先站三年樁,還是博採眾長,練一手「百花錯拳」比較有趣?

武術作為一項以提高格鬥能力為最終目標的運動,傳統上是講究打基礎的。近年屢受垢病的所謂沒有實戰價值的中國武術,其實指的是習武的人本身沒有戰鬥能力。 根源是這些所謂的武師非但缺乏實戰經驗,也沒有下功夫練過基本功。

武術俗稱打拳,可是有幾個練武術的能打出像樣的一拳?很多人會七、八個套路,人也膀大腰圓,可是出手之弱,如同撣塵。 下盤就更弱,一撥就倒,揮之即出。

練拳擊的就不同了,人家老老實實,一個左直拳,每天至少3、5 百下,一年下來,練了就有不下十萬次,臨敵當然不加思索,出手就有。如果是武術家,誰能這麼天天練一個動作幾百遍,一年下來,也相當可觀。古人倒真是這麼練的,現在誰有這耐性啊?

當然對於現代人而言,武術最大的用處應該是健身,身體上不需要下那麼大苦功。長期重複做單一運動也有弊病,容易造成長久傷害。但是基礎仍然是很重要的。

武術和任何其他學問一樣,也有難易之別和循序漸進的方法。一開始要學最直接了當的,比較容易理解接受。尤其對於成年人,學習過程就是理解過程。練習不理解的東西,效果會差很多。

另外,由於一些基本動作會經常出現,不把基本動作學好,會對後續的練習造成長期影響。俗話說「熟能生巧」,這個「巧」字,其實很不簡單。不只是動作靈巧,而且是一種體悟。是對自己身體的操控能力的微妙的領悟。這種「悟」會帶來身體上很多內在的變化,真正的健身從這裡才算開始。

有了基礎,就不必拘泥於古法,可以多學一些拳招了。古法經年累月地苦練一兩手,是要搏命的,健身不必如此。健身要追求運動的多樣性,可以練到身體各部位,達成全面健康,同時也避免大量重複造成的運動傷害。

從學習方法的角度,有了基礎後,通過博採眾長,可以在學習過的各種內容之間建立聯繫。這種聯繫,不僅僅幫助記憶,更有助於融會貫通,產生更多領悟和理解,使功夫更上一層樓。

從更實際的角度看,健身是很辛苦的,但卻不必是很無聊的,不用再把自己悶死吧!有了興趣,才更加容易堅持。在過程中尋求變化,也是功夫的基本精神。

另外,初學者練武,好比年輕人找人生伴侶。開始可以多交往一些人,然後才明白誰對自己最合適。學拳的也是這樣。不必拘泥哪門哪派,多練,看哪一招和自己最有緣分,然後多加練習,必定會有最大的收穫。

練功夫,就是這麼一個「由簡入繁,萬物皆為我所用」;然後再「由博返約,身心相應萬法一」的過程。

作者言論自由,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咖號 的精彩文章:

TAG:A咖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