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組精彩藏品呈獻給廣大愛家賞析!

一組精彩藏品呈獻給廣大愛家賞析!

玻璃隕石 重:441g(200萬)

大多數玻璃隕石的形狀與熔融濺射物的形狀相似,常呈黑色或深綠色,半透明,一般認為是隕星事件造成的,大隕星衝撞使地表及隕星的碎裂物很快融熔、迅速冷卻結晶而成。有球狀、啞鈴狀、液滴狀、紐扣狀和不規則的塊體。易碎,破裂後多具貝殼狀斷口。大陸上發現的玻璃隕石的大小,從幾毫米至十幾厘米不等,反射光下發暗,但薄的邊緣透亮,並具有不同的顏色,從黃色到綠色,從橄欖褐色到暗褐色。比重一般為2.3~2.6,折光率為 1.48 ~1.62。其組成,同一區域比較一致,不同區域差異很大。但SiO2含量都很高,實際上是100% 的玻璃。微玻璃隕石只在海洋沉積物中有發現。其大小都在幾毫米以下,與附近大陸上的玻璃隕石具有同樣的年齡、組成和形狀。

地球上的隕石除玻璃隕石外,分布幾乎是均勻的,在有人們居住的地區是容易被發現,而在荒無人煙的地區,有記錄的十分罕見,北極、南極地區,現在去考查的人們極易拾得隕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玻璃隕石在地球上的分布,與其它隕石完全不同,玻璃隕石在地球上有一定的隕落區,每個隕落區中的玻璃隕石,代表了一次天體隕落事件,隕落區中玻璃隕石是同一隕落事件的產物。

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直徑:4.35cm 厚:0.27cm 重:37.03g(88萬)

廣東雙龍壽字幣是光緒三十年1904年鑄造,為留念慈禧太后70大壽而鑄。持這種觀念的可以張炯伯為代表,他在《 廣東省造壹兩銀幣》一文中寫道:「惟本品因未編年,殊難遽斷,然觀其圖案,諧作福壽,盤繞雙龍,幕無英文,意含頌祝,大異常制。由此以推,成為留念幣之一種,專鑄以祝慈禧太后七旬萬壽者也。」現因民間很多拜訪而出名,在錢幣保藏界以其存世量稀疏而受到人們的珍愛,因為他其時的鑄造工藝特別精巧而備受人們的寵愛,在我國近現代的機制幣中,它是久享盛名的一種。

因其製作漂亮、稀有版別存世量少,故銀幣在拍賣商場備受藏友們的親近重視。近來,一枚印有「光緒元寶」的廣東省造七二反版銀色錢幣,出現在上海金堂拍賣有限公司的拍場上,並贏得了在場朋友們的搶手搶購。據悉,這枚保留完好、品相一流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儘管時代已久,但在日光的照射下仍然能散發出耀眼的光榮,正面分為內圈和外圈兩部分,內圈是「光緒元寶」四個楷體字,略顯斑白,外圈鐫刻英文,與國際言語接軌,紋路明晰,版面精美有型,全體觀來,給人一種調和的美感。

紅釉福壽紋描金筆筒 口徑:18cm 底徑;18cm 高;15.4cm(120萬)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最長的皇帝,由於他善於引進和使用西洋先進科技工藝,使社會各方面都取得巨大進步和輝煌成就,制瓷業也得到高度的發展。在制瓷方面,不但恢復了明代各種釉色和品種,而且在胎釉、紋飾各方面都有很大發展,創燒了許多釉色和彩色新品種,這是其他任何時代無法與之相比的。可以說康、雍、乾三朝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長期發展的鼎盛時期,康熙時期燒制瓷器的鑒定特點如下:

一、瓷胎康熙時期的瓷胎和明代有很大不同,胎質更加堅硬精細,雜質少,含鐵的成分非常少,所以胎的顏色非常潔白。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漿胎瓷器,由於器胎淘洗過細,把胎土中的粘性致堅物質淘洗掉了,結果使胎變得粗松,比較糠,不堅密,分量較輕,這種漿胎器物所佔比例很少。

二、瓷釉康熙時期瓷器的釉質非常堅密,釉面極其光潤,瓷釉和瓷胎結合得非常緊密,比明代時有很大進步,漿胎除外。康熙朝除繼承明代各種釉色外,還創出了不少釉色,一道釉瓷器已朝著多種多樣的色彩方面發展,一種釉色可分為若干個色調,給一道釉瓷器開創了新局面。主要釉色有:白釉、祭紅釉、豇豆紅釉、郎窯紅釉、霽藍釉、灑藍釉、天藍釉、茄皮藍釉,另外還有黃釉、綠釉、醬釉、黑釉、豆青釉等,具體釉色的特點為:

1.白釉:康熙時期白釉分兩種,一種是白中略閃青色,另一種是非常潔白的粉白釉,好像釉中含有非常細的粉質一樣,器身施白中略閃青的白釉,底部施粉白釉。

2.紅釉:紅釉從元代開始燒制,屬高溫銅紅釉瓷,到明初永樂時期變得鮮紅,宣德時期的寶石紅都燒製得很成功,可是宣德以後每況愈下,紅釉幾乎達到失傳的境地,直到康熙時才得到恢復和非凡發展,紅釉品種增多,在一色釉中非常突出,有祭紅、豇豆紅、郎窯紅等,具體特點如下:

豇豆紅:其顏色似自然豇豆之色而得名,色調柔和,又稱為美人醉。是康熙時期紅釉瓷器著名的品種之一。

祭紅:祭祀所用器物多為紅色而得名,與元代的紅釉、明永樂時期的鮮紅釉、宣德時期的寶石紅釉同屬一個品種。

郎窯紅:從康熙四十四年開始,景德鎮官窯的窯務由江西巡撫郎廷極兼理,在此期間內燒制的瓷器過去一般都習稱為「郎窯」瓷器,實際並不確切,還是應該叫康熙瓷器,可這時候燒制的紅釉瓷器,歷來都習慣地稱為「郎窯紅」瓷器。它在紅釉瓷器中成績最為突出,其顏色分兩種:一種是血紅色,為比較光亮的玻璃釉,另一種是紫紅色的暗光釉。郎窯紅的特點是:底部一般都是蘋果青釉和米湯黃色釉,釉面都有細碎的開片,器物口沿一般都是白色釉,俗名叫「燈草口」,並施釉規整,沒有垂釉現象,因此接近器物底足部分的紅釉都非常整齊,俗稱「郎不流」。

3.藍釉:康熙時期的藍釉主要有霽藍、灑藍、天藍和茄皮藍釉等幾種。具體特點有:灑藍釉是用青花料在瓷器上採用竹管吹釉的施釉方法,又稱「吹青」。因其斑點呈雪花狀,故有「雪花藍」之稱。這種灑藍釉,明宣德年間就開始燒制,但數量很少,以後就不見了,到康熙時又繼續燒制,數量也比較多。

三、彩色康熙時瓷器的色彩方面,不但繼承了以前的青花、釉里紅、三彩、五彩、金彩、鬥彩等彩色,而且又創造出了琺琅彩、粉彩等新的彩色品種。特點為:

1.青花:康熙時青花器物比較多,所使用的青料是明末開始用的國產料,翠藍色,青翠艷麗,色調明快,這種青花可以渲染出深淺不同的多種層次色彩,適宜於表達各種花紋圖案,而且立體感較強,特別適宜繪畫山水,人物,同行稱讚康熙朝青花為「青花五彩」。

2.三彩:用黃、綠、紫三種彩色在燒成的素胎上塗繪填彩而燒成的三彩瓷,在明代正德已出現,康熙時期燒制的更加成功,彩色更加細潤,而且數量增多,根據地子的不同可分為:黃地三彩、綠地三彩、紫地三彩,黑地三彩、漿白地三彩、虎皮三彩等,這時三彩瓷的施彩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燒成的素胎上先塗一種彩作為地子,然後在彩地上再用其他兩種色彩進行塗繪。另一種是在燒成的素胎上,把花紋以外的地子塗上一種顏色,然後花紋部分用其他兩種顏色進行塗繪。此外,根據三彩紋飾及顏色的不同,還有鏤空三彩、加紅三彩,力口藍三彩等,但數量極少。

3.釉下三彩是由青花、釉里紅、豆青三種釉下彩色組成,是僅在康熙朝才有的特殊三彩。它是先在胎上用三種彩料繪畫花紋圖案,然後以白釉燒制而成的,這種釉下三彩器物不多:

4.五彩:五彩瓷在宣德年間開始燒制,到康熙時期有了更大發展,數量大增,達到了我國五彩瓷的最高峰,它與青花一起成為康熙彩瓷的主流,這時的五彩仍然以紅、黃、綠、藍、紫為基本色彩,但與以往的五彩有某些不同。康熙朝五彩雖然以紅、黃、藍、綠、紫為基本色彩,但藍色用得很少,多數五彩器物不用藍色、在帶藍的五彩器物上絕大多數用釉上藍彩代替了以往的釉下青花-有極少數五彩器物仍然使用釉下青花。康熙朝五彩中有使用金彩的;黑彩在五彩中出現,而且加一層透明釉,顏色比較黑。

開國紀念幣上六星一組 直徑:3.89cm、3.89cm、3.89cm 厚:0.25cm、0.236cm、0.239cm 重:26.82g、26.71g、26.7g(100萬)

民國成立時,由於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大漢銀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銀幣,以供流通需要。由於幣制混亂,臨時政府財政部長陳錦濤,於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總統孫中山,鼓鑄1000萬元紀念銀幣以為整頓。圖案採用大總統孫中山肖像,以後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孫中山令財政部行文,同意鼓鑄紀念幣,並命令其餘的通用銀幣新花紋,「中間應繪五穀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訓令財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幣廠照式鼓鑄。不久,財政部就頒下新模給江南(南京)、湖北、廣東等造幣廠依式鑄造,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

中華民國 開國紀念幣 壹圓/孫像 孫小頭 直徑39毫米,厚2.5毫米,重26.95克,整體完好,圖文清晰。 孫小頭,這種紀念幣有兩個版本: ( 分別是在1912年和1927年鑄造) 1927年版的「孫小頭」: 如果背面印有兩個五角星,稱為「上五角星」;如果背面印有兩個六角星,稱為「上六角星」。

民國十六年北伐戰爭勝利,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造幣廠先取原模,重鑄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後又改動幣背面的英文和花邊(六角星),鑄成新版,批量發行,俗稱「小頭」。此後四年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鑄量不下數十億,與「袁大頭」一起成為舊中國的主要流通貨幣。

「小頭」正面刻孫中山半身像,上源為「中華民國XX年」,背面為嘉禾圖圍繞「壹圓」二字,有民國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無年號、嘉禾等版別。其中孫中山陵墓幣鑄於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為紀念建造中山陵,鑄造陵墓紀念銀幣和紀念銅牌。據傳該幣僅鑄480枚,分贈黨政要員和護送靈柩人員,此幣為義大利造幣公司雕刻,正面為孫中山正面像,上有「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八字,背面中為「一元」,下書「十六年造」左為旭日青松,右為中山陵寢殿。 重鑄舊幣的同時,國民政府也在加緊趕製新國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後余歡的你 的精彩文章:

TAG:醉後余歡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