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朝聞道夕死可矣,萬世師表只此一人而已

朝聞道夕死可矣,萬世師表只此一人而已

幽蘭操

 幽蘭操

王菲 

00:00/00:00

朝聞道,夕死可矣

那是尋常的一日,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在清晨早早起床,他背著手,拖著手杖來到門邊。這本是一個簡單而又自然的動作,卻被後人無限解讀。門外的風景依舊,天還是那個天,魯國也還是那個魯國,而他已不再是從前那個充滿理想與激情的少年。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

已是垂暮之年、妻亡子故,最喜愛的幾個弟子也是英年早逝。如果不是有著「朝聞道,夕死可矣」的信念,誰會想要這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長壽呢?

生有何歡,死有何懼?

老人抓緊最後的一切時間刪《詩》、序《書》、著《春秋》、定《禮》《樂》、傳《易》。經他整理編訂的文化典籍後世奉為「經」。後來他的追隨者孟子將這項偉大的舉動與大禹治水、周公驅除夷狄並稱華夏歷史上的三大偉業。

此時,他立於門邊向外張望,在等著他那個名叫「子貢」的弟子,見到姍姍來遲的子貢,老人就像見到久違的親人似的嗔怪:「賜啊,這麼久你都去哪裡了?為什麼來得這麼晚啊?」

接二連三的獨子孔鯉卒、顏回卒、子路卒,子貢大概是老人最後可以說說心裡話的弟子了,老人柱杖依門,大唱悲歌:「泰山崩塌了,我們何以仰高?梁木折斷,哲人凋零,我們又將追隨於誰?」子貢心底的痛滾滾如潮水。

老人又感嘆「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一段時間以來,關於命終的聯想頻頻閃現在腦海中,他隱隱地嗅到了死神的味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他像是在詢問,也或許是喃喃自語:「我已經衰老得這麼厲害了嗎,很久都不再夢到周公了。」

周公是他最尊崇的古聖人。那以後他便做好了告別的心理準備,只是比預料的來得更快。那首《曳杖歌》成了老人用盡平生最後力氣為自己唱的輓歌。

公元前479年,仲月時節,這位老人病重而卒,終年七十三歲,葬於魯城北泗水岸邊。他一生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賢人七十二。他的一生執著於理想,彼時他只不過是個夫子,是學生們春風化雨的精神領袖。

他後來被世人尊為「萬世師表」,享受供奉祭祀,他便是「孔子」。

一百多年後,孟子說道:「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回望他的一生,既波瀾壯闊又悲涼孤獨,他並非天生就是聖人,回到彼時生活他不過是個執著的理想主義者。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是宋國沒落的貴族後裔,他的祖上可追溯至殷商王室。西周初三監之亂後,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旦封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於商丘建立宋國。

某年,宋國宮廷內亂,大司馬孔父嘉被殺,其子木金父逃亡到魯國的平鄉鄒邑,也就是現在的山東曲阜,從此孔氏在曲阜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到後世子孫叔梁紇,任魯國武將,一心求子,但正妻連生九女,只有一妾生子叫孟皮,卻是個跛子。年近七十的叔梁紇大概也很絕望了。但他還是不甘心家族就此寥落下去。於是,向顏氏求婚,十八歲少女顏征在「從父命」嫁給了古稀之年的叔梁紇。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顏征在生下了一個頭頂有點凹陷的健康男嬰,或許因為這個緣故,也或是因為叔梁紇為求子,曾在尼丘山求拜,故得了這男嬰,於是取名丘,字仲尼,按古代「伯仲叔季」的排行順序,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

於是,司馬遷在《史記 孔子世家》中寫道:孔子生而首上圩頂,長成後身長九尺六寸,被稱為「長人」。由此可見,孔子很是高大威武。

只過了三年,叔梁紇病逝,顏征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紇正妻施氏趕出家門,於是帶著三歲的孔子與庶兄孟皮另謀住處,過著清貧的生活。

進入春秋時代後期,作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逐漸失去了對各地諸侯的震懾力。在各諸侯國內,也是亂象迭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民生之困苦可想而知。

在艱難困苦中,這個孔家最後的貴族後裔,關注於國家大事、社會民生,常常思索人生的意義。他訪遍名師、虛心求教。此時他二十多歲,但已經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要走仕途。

公元前532年,孔子做了個管理倉庫的小官,算是走上仕途的第一步吧。英雄莫問出處,就如同老子曾在守藏室整理圖書,莊子曾在漆園做過管理員一樣,聖人之所以最後成為聖人,是因為能憑藉智慧超越俗世的羈絆。

同年,他的兒子誕生了,因為國君魯昭公賜鯉魚於他,於是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這便是獨子孔鯉了。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春秋是中國人最初文化覺醒的時代,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哲學等方面的問題,原來只能是貴族才享有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孔子廣收門徒,成為當時私人講學的先驅,開創諸子百家之先。

孔子經常向弟子們流露出自己的心愿:「你們知道嗎?在我仰慕的周公所建的城洛邑有個了不起的人,姓李名耳字伯陽,還有人叫他老聃,我卻尊稱他為老子,他博古通今,在那大周禮儀文物典籍薈萃的地方,而老子掌管著這些書籍與文物。我多想帶你們去向他學習啊……」

現代看來,從山東曲阜到河南洛陽,不過是趟高鐵,不到四個小時的旅程,但在古代這對於一個清貧的夫子來說,並沒那麼容易。但孔子想見老子的願望那麼強烈,其中一個名叫南宮敬叔的貴族弟子,也心嚮往之。

於是,他想到個好辦法,他面見魯昭公,請求他資助老師前往洛邑。魯昭公覺得這是好事,欣然贊同。派了一輛駕馭兩匹馬的馬車和一個隨侍左右的僕人,讓南宮敬叔陪同前往。

公元前518年的某一天,三十三歲的孔子與弟子南宮敬叔來到了天子之城洛邑,問「道」於五十多歲的老子。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個靈魂相遇了,兩位先賢所交流的思想如同兩道江河的匯聚,留給後世永遠不會枯竭的精神湖泊。

他們談論最多的,還是關於「仁愛」的話題。他們都嚮往仁愛,但是他們各自心中的「仁愛」又是不同的,他們徹夜長談、爭論不休。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他的「仁愛」更多是對於自然。認為天下事物有其發展規律,順其自然就行,不必去管它。

面對老子「超然物外」的教誨,孔子有不同的看法:「人總不能與鳥獸一起生活在山林之中啊,我更想和芸芸眾生生活在一起,與他們共擔不幸,都說天下無道,但正是因為天下無道,眾生才需要我們去承擔責任啊。

假如天下有道,還需要我們嗎?」孔子覺得身在這個時代,就必須盡自己的力量去影響人們。說到激烈處,他的臉上還洋溢著一種叫做青春的神采。

孔子更想讓統治者們施仁政,愛護百姓。但當今的天下卻是戰爭連連、民不聊生。這場爭論一直到東方已經有些泛白。相對於老子及其後世的隱者,孔子更注重行動和實踐所以他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芸芸眾生,去改變這個時代。

老子把自己的「道」傾盡所有傳授給孔子。他們思想不停的碰撞,迸發出新的火花。那時的先賢們及其學派,有著寬闊的胸襟和高遠的視野,不像後世「獨尊儒術」的小氣狹隘。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回到彼時生活中,孔子只是一個普通人,他也要食人間煙火,也會有生老病死的困惑,也曾有「致學、而立、不惑、知天命、從心所欲不逾矩」等一系列人生階段。更有理想和現實的權衡掙扎。

公元前517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來到了齊國,於是有了著名的「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了句千古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說:善哉!

「君王要像個君王,臣子要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這話道理很簡單,就是說要各司其職,各安其位。但卻感動得齊景公如醍醐灌頂,回去便跟宰相晏嬰商量想送封地給孔子,不過被晏嬰勸阻了。

孔子所說的「君臣父子」意指等級、秩序,孔子提倡「克己復禮」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像周公在世時一樣,國家就可以達到無為而治了。

他常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周監於二代,是說周朝所建立的文化是集夏、商兩朝上古之大成。鬱郁是形容詞,是指非常茂盛、光輝偉大的人文文化。那也是孔子畢生所追尋的文化精神。

話說此時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偉大的周公早已英魂遠逝,他制定的禮樂也土崩瓦解了。這是個比拳頭大小的時代,弒君篡位、謀逆作亂,到處都是亂臣賊子,且個個生龍活虎,弄得民不聊生。孔子很是看不慣這個時代,所以常常感嘆:「禮崩樂壞,禮崩樂壞啊……」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經四十歲了,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所以自稱四十歲不惑。又過了十多年,五十一歲的孔子正式從政了,初為中都宰,一年後又做司空,後來做到大司寇。相當於現在的法律部長。

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文功武備,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

又過了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然而最終功敗垂成。但是,從對齊國的政治外交到國內的軍事作為,可以看出孔子確實有才幹且膽識過人,所以被魯定公賞識。

在孔子治理下的魯國頗有起色,這引起了隔壁鄰居齊國的忌憚,於是向魯國贈送美女寶馬,造成魯定公沉醉於享樂,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公、掌權的季康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孔子憤然出走,離開了魯國。

《論語》中孔子曾對顏回說過「用我呢,我就積極努力的去干;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

後來被當權者做為統治工具的"孔孟之道",誕生之際並不像後來那樣充滿奴性,而是有著剛健清新的一面。而春秋時期的知識分子,以君王的師友自居,大都品格高尚、思想自由,他們不崇拜強權,合則留、不合則去。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此時,是公元前497年,孔子55歲了,孔子憂苦魯國和天下的蒼生百姓,走上了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真理的坎坷之路,這段亂世中的出走艱苦異常。孔子率領眾弟子顛沛流離,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他向國君們宣揚「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的道理。

孔子的理想是讓人民安居樂業,老有所依、少有所養。從《禮記》中可以看出:他理想中的國度,最高目標是大同,最低目標是小康。

老子早已隱去了,他騎著青牛在函谷關,留下曠古爍今的《道德經》,就遁世了,他回歸了自然世界。但孔子還在列國周遊佈道,積極宣揚仁義禮治。在這期間,有人詆毀他,有人構陷他,君王們對他避而不見,隱士們覺得他太多事,甚至弟子門人中也有人認為他迂腐。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心裡很明白,但卻偏要一條道跑到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有一次,他們在阡陌田間迷了路,遠處有農夫在田間耕地,孔子派子路上前去詢問。農夫們打量著子路,反問道:「馬車上的是誰啊?」子路恭敬的回答:「是我的老師,孔丘。」農夫又說到:「是魯國的孔丘嗎?既然是孔丘,那應該無所不知啊。」

另一個農夫又勸子路道:「看你身強力壯,是個好莊稼漢,與其跟著孔丘到處東奔西走,鼓唇弄舌,倒不如跟我們一塊種地吧。」

沒奈何,已經由綠林好漢改邪歸正到孔子門下的子路,只能按捺住火氣,垂頭喪氣的回去向孔子彙報。

但子路不知道,如果他此刻真的聽了農夫的話,躬耕壟畝,甘心做個有文化的農夫,後來就不會因為衛國內亂,被施以醢刑,剁成肉醬;就不會有子路奮勇力戰,正冠之後,慷慨就死;也不會有「君子死,而冠不免」的華夏民族的尊嚴與氣節。

只不過,阡陌田間,多了一個普通的農夫,而少了一個悲壯的子路。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便是孔子教導弟子們道德操守的最高境界了……

春秋演繹了那個時代男人們的壯烈與決絕,告訴後代什麼叫輕生重義、生死相許。春秋時代的俠客,為了心中的一股豪氣,殺身成仁、義薄雲天。

春秋時代是極崇尚氣節的,那是個刀光劍影、血流漂杵的時代,也是充滿理想、充滿激情,充滿美好嚮往的時代。吾心嚮往之……

子見南子

孔子周遊列國,在衛國住的最久,衛靈公對孔子還不錯,給予孔子在魯國時相同的待遇。公元前496年,孔子見了衛靈公的寵妃南子,這次會面在歷史上頗有爭議。

孔子說:「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很多人不知道的下一句是「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孔子在世人眼中是不近女色的,而唯一的一點緋聞不過是《論語》中的一句話: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普通的會面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關鍵是南子名聲不太好,有「美而淫」之名,但衛靈公極寵愛她。南子找人轉達了想見孔子的意願,但孔子並沒有答應,後來有人勸告孔子,要在衛國有所作為,便要拜見掌握政權的衛靈公夫人南子。

於是某一天,有了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據記載,孔子與南子相見時,中間掛一幅珠簾,南子穿了國家有盛大宴會才著裝的禮服,在帘子裡面向孔子跪拜,對孔子恭敬萬分。

後來,最年長、脾氣最大的子路不高興了,大概在態度上給了孔子難堪。「夫子矢之」矢之是賭咒發誓,竟逼得孔子向天發誓:「你不要懷疑我啊!我假如做了對不起人的事,給天雷打死!給天雷打死!」

有些人是作上面這樣的解釋。但試想想,如果孔子只是這樣表白自己,我們世代尊崇的這位聖人,豈不太平庸了?見南子就有不軌的行為嗎?南子雖然為人所詬病,名譽不太好,但到底是國君夫人,禮節的見面也是理所當然的。

關鍵是下面這句:「予所否者」,孔子是說:你們看法和我看法不一樣,我所否定的,我認為不可救藥的人,是罪大惡極的,上天也討厭的,那麼這種人便不需要與他來往。

女為悅己者容,從南子著盛裝國服便可以看出,南子是很敬重這位學識淵博的夫子的,但世人看到一個女子的美貌很容易,讀懂她的內心很難。

我覺得最了解女人的是二千多年後的才子曹雪芹,他在《紅樓夢》里借林黛玉點出了有才情,卓爾不群的女子的落寞「萬兩黃金容易得,半個知己也難求。」

孔子應該是南子的知音,因為他說:「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我沒見過追求美德的人比追求美色的人那麼多。好色是人的本性,而好德不易。在亂世中,反倒是一個小女子能敬重一個不為世所容的偉大靈魂。

「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公元前489年,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絕糧七日、粒米不見,許多弟子病倒不起。

後來子貢趕往楚國,楚昭王興師迎接孔子。即使是被困在荒山野嶺中絕糧斷食,性命垂危之際,孔子仍然用最後僅剩的精神講誦教課,弦歌不衰。

無論在任何時期,純粹的理想主義者都是悲情的,常常會有為世所不容的孤獨感。甚至連孔子自己也產生了疑惑,他對弟子們並不掩飾自己的迷惘和失落。

孔子先後問子路、子貢和顏回:「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樣的野獸,為什麼卻疲於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麼竟落到如此田地?」

子貢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弘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容得下您。老師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點標準呢?」子貢認為狹隘的現實接受不了這麼偉大的思想,可以順應時代變通一下。

忠厚的子路疑惑地說:「是不是我們「仁」和「智」做的還不夠呢?所以當權者還不信任我們。」

顏回的回答是:「老師的仁智真理我們沒有掌握,是我們的恥辱;而我們掌握了真理但沒有被採納重用,就是那些當權者的恥辱。」不同於對困窘局面有些怨怒的子路和採取迂迴策略的子貢,顏回永遠是積極樂觀豁達的。

難怪孔子說「自吾有回,門人益親」。

顏回深知夫子之意,孔子毫不掩飾對這個弟子的喜愛之情,他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著實是超凡脫俗的精神貴族。

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

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歲,在往陳國途中路過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鄭國城門邊。有人告訴到處尋找孔子的弟子們說「你們去東門找找吧,那有個人器宇不凡,好像堯舜禹湯聖人一般,但疲累的像條喪家之犬。會不會是你們的夫子啊?」

弟子們找到了孔子,並將此話告訴他,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子曰「什麼鳥盛魚湯啊?我就是個喪家狗」。孔子本人遠比後代所謂的儒家弟子要有趣些,他內心天真如孩童,身上閃耀著獨有的光芒。

孔子身上舉重若輕的風骨,不是簡單的清高自負、敝帚自珍,而是知識分子積極入世的明亮心境和執著堅守。

蘭,當為王者香

到了垂暮之年的孔子,已率弟子周遊列國、顛沛流離了十四年,卻始終未遇伯樂之君。他的精神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中,追尋著萬物逝去的方向。但他終於倦極歸來,公元前484年,六十八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

自衛返魯途中,孔子在山谷里看見蘭花和雜草生在一起,就好像亂世中的君子,空有美好的品德和才幹,卻生不逢時,喟然嘆曰:「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停下奔走的腳步,彈奏了一曲《猗蘭操》: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于歸,遠送於野。何彼蒼天,不得其所。

逍遙必州,無所定處。世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孔子自傷不逢時,託辭於薌蘭,孔子一生見過不少諸侯,像楚昭王、齊景公、衛靈公、魯昭公、魯定公……天下人事紛紛揚揚,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孔子一心想著「克己復禮」東遊西逛,覺得這不合「禮」,那也不合「樂」,所以帝王都對他敬而遠之。

「蘭為王者香」是孔子多年的夙願,也是那個時代鬱郁不得志的知識分子心中的隱痛。這就是個人和所處時代的一種對立,一種彼此不能接受和融合的悲劇。

孔子回到故國後,從此不再過問政事,而是一心致力於教育,轉換了一種方式去實行理想。他知道一個人的力量、生命畢竟有限,通過教化來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自己的思想才能萬古流芳的流傳下去,影響後人。

司馬遷說孔子「厄而作春秋」在他看來,人通常到了絕望的境地,反倒能靜下心來做點實事兒。

這既是一個聖人遠見卓識的高明選擇,也是一個普通人在長時間的挫折之後,最後唯一的精神出路。

而這位古稀老人在晚年時的理想越發淡泊,他曾自述其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我盼望著有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時候都能夠安享幸福,朋友之間能夠相互信任,年輕的子弟們能夠懷有遠大的理想。

《春秋》成而亂臣賊子懼

孔子將希望寄託於後來人,退而修《春秋》,將微言大義寄託於其中,從而給後世留下撥亂反正的種子。孟子稱之為:「《春秋》天子之事,《春秋》成而亂臣賊子懼」。

在浩渺無邊的歷史裡,那些留下千古傳唱詞句的人們似乎總是會經歷一些孤苦困厄,之後到達一種新的思想境界。《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我借工作出差的契機,亦或是單純的遊走,到過東歐各國。公允的講,普遍華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並不高。因為一部分外國人蔑視中國人沒有信仰,他們認為沒有信仰就代表沒有底線,也就沒有了道德上的約束。

而近觀現代的國民性,大多趨向麻木而苟且。我們的麻木是因為傳統中國文化素養的斷裂。

四大文明古國,古印度並非印度;古埃及也並非埃及;至於古巴比倫,更是不復存在。但中國一直是中國,讓她一次次從滅亡邊緣及灰燼中重新復燃的就是她的傳統文化、華夏風骨和氣節。

孔子,是中國人的耶穌。當西方傳教士得以進入中國傳道布教時,聽聞孔子的言論震驚了,孔子所說的「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與耶穌並無二致。但所不同的是,耶穌比孔子晚了五百多年。

我們沒有教堂,沒有《聖經》,但孔子流傳下來的思想根植於一代代國人的血液里,他對我們的影響,耳濡目染,因為生於斯長於斯。

哲學家伏爾泰認為基督不過禁人行惡,孔子是勸人為善。他尤其讚美孔子「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格言,以為西方民族,無論如何教理,無可與此純粹道德相比擬者。伏爾泰在自己的禮拜堂中掛了孔子的畫像,朝夕禮拜。

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寫到:《詩經》有這樣的話「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寬闊的大路讓人行走。」儘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時代,然而內心非常嚮往。天下從君王直至賢人,是很多的了,生前都榮耀一時,死後便也籍籍無名。

孔子是個平民,傳世十幾代,學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講習六經的都要以孔夫子為標準來判斷是非,孔子可說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了!

筆者祈願通過發生在聖人身上的故事,來啟迪今天因為過分物化而顯得浮躁的社會;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喪失了價值判斷的人們;去勵志那些默默堅守著理想的平凡人。

參考文獻資料:

《論語》孔門弟子、《史記 孔子世家》司馬遷、《詩經》孔子、《孔子的智慧》林語堂、《道德經》老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筆花鳥畫 的精彩文章:

TAG:工筆花鳥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