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民滿意:建設服務型政府

人民滿意:建設服務型政府

總工會界別委員熱烈討論監察法草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本報記者雷聲攝

甘肅代表團會議審議監察法草案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圖為劉昌林代表在發言。本報記者陳斌攝

貴州代表團舉行會議審議監察法草案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圖為諶貽琴代表在發言。本報記者陳斌攝

浙江代表團舉行會議審議監察法草案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圖為黃美媚代表在審議時發言。本報記者陳斌攝

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方案對國務院組成部門和其他機構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優化了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理順了職責關係。

讓人民滿意,是服務型政府的本質,是機構改革的最終目標。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對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縱觀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著眼於加強重點領域民生工作,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重要原則。對此,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緊扣民生熱點、焦點、難點,是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的一次重要改革。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針對性非常強,堅持問題導向,針對重點領域,把機構職能設置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研究分析,並作出相應調整。這也是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體現。

張桃林委員在小組發言中舉了農田整治的例子。他說,農田整治包括高標準農田建設,國土部門、財政部門和發改委等相關部門都有相關項目,但側重點、標準和支持強度不一樣。在地方上,市縣一級進行資金項目整合的難度也較大。大家普遍反映,能不能從頂層設計出發,在源頭上把關係理清,避免下面整合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對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作為一名醫生,他最關心與醫衛領域有關的機構改革舉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把其他部委一些有關衛生健康的職能進行整合。我認為,整合後有利於協調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霍勇說。

霍勇委員同時也關注到了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他表示,原來醫保分成好幾塊管理。現在,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救助等多種職責都整合到了一起,原來是多頭管理,影響效率,現在一個部門則更好協調,有利於統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

「這次改革,我最關注教育層面。國務院機構改革實施後,如何更好地發揮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以及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的職能,促進中國高等教育健康穩定發展,將是需要我們持續研究的議題。」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婁底市市長楊懿文對本報記者表示,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著重解決機構重疊、職責交叉、權責脫節等問題,充滿針對性。他說,以組建農業農村部為例,將涉農職能進行全面統籌,解決了此前涉農工作時需要多部門參與、某部門牽頭的問題,有利於集中行政力量。同時,它還可以作為一個牽頭部門,將鄉村振興戰略所需的產業、人才、生態環境要求、基層組織建設、文化建設等進行整合配置,並同市場形成良性互動。

優化政府機構職能

推進國務院機構改革有何重大意義?代表委員們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已經並將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治國理政的任務更加艱巨,對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及職能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對於優化政府機構職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對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趙雯用「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來形容。趙雯指出,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具體方案中,明確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徹底改變「九龍治水」、政出多門的知識產權分散管理模式。這是中央深改組多年推進、多方試點、積極探索的改革碩果之一。

張桃林也表示,「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是對機構職能體系的優化,增強了整體性和系統性,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能,轉變工作作風,包括推進廉政建設都非常有意義,我完全贊成改革方案。」

「用『合併同類項』的辦法解決『九龍治水』『政出多門』的問題,是本次改革的一大特點。」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許州說,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大刀闊斧進行職能整合,目的是為了建設高效政府。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常委、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湯維建也認為,通過大幅調整重組,有助於解決政府機構重疊、職能交叉,公共管理「九龍治水」「政出多門」等問題,過去那些因為職責邊界不清,造成的行政低效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新一輪改革敢於啃『硬骨頭』。」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馬瑞燕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領域,解決了政府機構職能重疊交叉、設置不夠科學、權責脫節等問題。

「總的來講,我認為,機構改革就要建設服務型政府,就是要著眼於加強和完善政府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職能,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理順職責關係。最終,構建起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充分激活市場活力。」霍勇委員說。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根本原則,也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對此,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在推行國務院機構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黨和國家機關履行職責的各方面各環節,以黨的政治優勢來引領和推進這項重大改革。

趙雯認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一場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面提高的重大制度變革。更是一場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優化執政生態、推動廉潔奉公的自我革命。順應時代要求,呼應人民期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銅川市市長楊長亞說,國務院機構改革涉及中央與地方、部門和區域之間的多重關係,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當地發展實際,合理設置和配置各級機構及其職能,加強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

「該方案全面貫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人民為中心,是動筋骨、動乳酪的自我革命。」楊懿文表示,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是一個很好的紀念方式,充滿了改革精神。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同時為下一步地方機構改革提供了很好思路。」楊懿文說,這個方案體現出很多原則性內容,比如充滿改革精神、有利於高質量發展、有利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有利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在這些原則指導下,同時結合地方實際,地方政府改革的積極性將會得到極大發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網 的精彩文章:

推動憲法全面貫徹實施——法學法律界專家學者學習宣傳貫徹憲法座談會綜述
《二分之一美少年》2月7日上線 聚焦練習生成長

TAG:東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