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遊記中第八十一難是誰造成的?我們做人這麼難,非得吃這個苦嗎?

西遊記中第八十一難是誰造成的?我們做人這麼難,非得吃這個苦嗎?

《西遊記》原著第99回「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通過觀音菩薩觀看受難簿,列舉了這九九八十一難中的80難。

書中寫道——

菩薩將難簿目過了一遍,急傳聲道:「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即令揭諦,「趕上金剛,還生一難者。」這揭諦得令,飛雲一駕向東來。一晝夜趕上八大金剛,附耳低言道:「如此如此,謹遵菩薩法旨,不得違誤。」八金剛聞得此言,刷的把風按下,將他四眾,連馬與經,墜落下地。

於是,在這裡我們明確地看到,81難中的最後一難,就是觀音菩薩人為製造的。

本來,唐僧師徒已經取得了經書,八大金剛護送,就要勝利回大唐了,偏偏,觀世音讓他們從天下掉到地下來,補上這一難。

這一難,是讓他們四眾連馬並經,通皆跌落在通天河中,把經書弄濕。然後在他們上岸後,忽又一陣狂風,天色昏暗,雷煙俱作,走石飛沙。讓他們再受些驚嚇。最後,總算太陽高照,他們便移經於高崖上,開包曬晾。後收拾經卷,不料石上把《佛本行經》沾住了幾卷,將經尾沾破了,所以《佛本行經》不齊全了。

孫悟空知道奧秘,所以心中坦然。

由此我們可以推演知道,前面的80個難關,也是觀世音和如來佛一起製造的。

那麼,如來佛和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給唐僧製造這81難呢?兩個原因。

一、以數字象徵圓滿,提醒世人佛經是圓滿的,要放心按照它們去修行。

九是最高數字,兩個最高數字,象徵最高的圓滿。

九九歸一,方得正果。九九歸一,就是「歸根到底」,只有讓他們歷經磨難,才能回到根本,恢複本性,找到自性。自性即佛。這即是通過外在的磨難,修鍊內心。經過九九八十一難,達到九九歸一,回歸佛自性,達到大圓滿。

所以,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難都是一個步驟,一步一步,九九歸一,走向「本心」,終至於成佛,實現大圓滿。

二、以磨難的經歷,提醒世人,圓滿的佛性需要艱苦的修鍊,不能坐享其成。

佛經的本義是普度世人,是要勸人為善、勸人向佛。而人在投胎來到世間以後,人性已經熏染了種種習氣。只有消除習性,才能恢複本性,回歸佛自性。就像擦去鏡子上的灰塵,讓鏡子恢復明亮,才能照出萬物。

取經的過程,就是一個人消除習性、擦去灰塵、回歸自性的象徵。這是需要過程的,需要「事事勤拂拭」的,所以,必須有九九八十一難,來象徵這「拂拭」的過程,讓世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作為外在的磨難,就需要必須來自於各個方面:既來自在外因,也來自於內因;既來自於天地自然,也來自在社會人性。81難照此原理分成三個類別:自然力造成的災難;社會勢力造成的災難;主觀自身錯誤造成的災難。

三、告訴唐僧師徒,也告訴世人:修行,一定要行動,一定要接地氣,一定要在世俗中磨鍊。

書中多次寫到,以悟空等人的本事,一個筋斗就能翻到西天,取來佛經。但是,佛經並非空對空、玄對玄,而是需要切實的行動才能得到。

如果不經過九九八十一難,世人會誤會,以為孫悟空就能取到真經。空談不能,空修不能,一定要切實地去行動,才能得到。

其實,經書本身不是目的,取經的過程才是目的。佛性是人本身就具備的。就像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曾感嘆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其實唐僧師徒不需要經書,需要的只是取經的過程。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當唐僧取經成功,回到東土,唐太宗辦水陸道場,讓唐僧宣講經書,唐僧正要開講時,忽聞得香風繚繞,半空中有八大金剛現身高叫道:"誦經的,放下經卷,跟我回西去也。"這底下行者三人,連白馬平地而起,長老亦將經卷丟下,也從台上起於九霄,相隨騰空而去。

這行為,分明是說:誰讓你講經來著?

所以,就像大宋上次一個回答中所說的:取經取經,經不重要,取才重要。修行也是如此:修行修行,修不重要,行才重要。

一定要在「事上磨」,要切實地行動,才能真正修鍊成佛,真正得到真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孫悟空 一生都不再見師父須菩提?
西遊記里,有個妖仙很善良?

TAG:大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