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的道德困境:能否賦予機器「道德」?

人工智慧的道德困境:能否賦予機器「道德」?

能充實心靈的東西,除了蒼穹外閃爍的璀璨群星,就是我內心的堅守的道德。 —康德

超級人工智慧既帶來福祉也帶來挑戰。超級人工智慧也是許多文學、電影、哲學作品樂此不疲所討論的主題。

近年來大眾傳播對人工智慧的關注,無形中也加重了人們對「人機關係」的焦慮。以音源庫和全息投影技術為支撐的「二次元」虛擬偶像上台勁歌熱舞,人工智慧用人臉識別技術與深度學習能力挑戰人類記憶高手,「阿爾法狗」擊敗各國圍棋大師,攻佔了人類智力遊戲的高地。在當前人工智慧迅猛發展的今天,根據「投資回報加速定律」,超級人工智慧並非觸不可及。倘若出現,那麼對於其道德選擇的問題自然也就成為重點考慮的問題。

主要的道德問題,來源於以下幾點:

第一,安全性、預防損害、減少風險的問題。設計者如何保證人工智慧可靠地運轉?又如何評估風險?

第二,人類道德責任。在人機混同的時代,道德相關的代理者(機器)所處的地位在哪裡?出現事故應該如何分擔產生的道德責任?又應該由誰為其中產生的不良後果負責?人類所共有的「道德系統」是否可以作為評價機器在事故中出現決策失誤的權衡因素?

第三,法律架構。人工智慧引發了關於治理、監管、設計、開發、檢查、監督、測試和認證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重新設計為個人和社會服務的機構和法律,以確保這一技術不會給社會帶來危害?「技術黑箱」下的人工智慧需要何種人才去評價其行為的合理性、有效性呢?

第四,人權問題。「圖靈測試」一旦通過,基於人工智慧所生產出的「機器人」擁有了與人類相同的思考系統、價值觀。人類的觀念系統為機器人所習得,那麼,是否賦予機器人以相同的人權地位?

如今,人工智慧已經在相關領域得到運用,從而輔助、乃至取代人類。然而,人工智慧系統的架構之中的道德性問題,依然亟待解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智慧與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人工智慧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