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影向標:刪成這樣,太不尊重作品

影向標:刪成這樣,太不尊重作品

《水形物語》

6.2分

1.汽車大師:8分

電影撰稿人。

德爾·托羅越來越像geek加強版的斯皮爾伯格,情感表達、主旨點明上常有過猶不及的傾向,但那些流動感極強的鏡頭運用和飽溢色彩在大銀幕上端的是美不勝收。

2.西帕克:8分

影評人,電影網站主編。

一個背景設置在艱難時代的純愛故事,德爾·托羅將水與性相聯繫,頗有些蔡明亮的感覺。另外,奧斯卡無疑也欠道格·瓊斯一個提名。

3.風間隼:8分

影評人。

種族、性向、人獸、冷戰、歌舞、迷影……將西方文化新世紀以來的「他者轉向」表述得淋漓盡致,以至讓人忍不住想讓人同情那個據說代表了昔日主流價值觀的「白人男性特工」,那麼多人懟他一個,太欺負人了!但無論對影片的價值觀有多少爭議,一個真正的影迷也不會錯過它的美,每一秒鐘都飽滿欲滴,好久沒看到這麼有電影感的電影了,在大銀幕上看更是享受(這也讓「小黑裙」顯得更加可惡)。減分處是人物過於臉譜化,缺乏深度和複雜性,而且我討厭轉向他者。

4.鄭秉泓:8分

影評人,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

我其實一直游移要給這部傑出的政治童話幾分。吉爾莫·德爾·托羅拍出了自《剪刀手愛德華》之後最性感、單純、凄美的奇幻愛情故事,而莎莉·霍金斯優秀的演繹,為這個愛上異類的啞女提供了最動人的可信度。唯一問題在於,如果你在戲院里看到的不是「完整」版本,那給幾分似乎都不重要了。

5.劉起:7分

電影研究者,電影雜誌編輯。

電影《水形物語》採用了一種微妙的敘事策略,既簡單又複雜,既天真又世故,既單純又野心勃勃。陀螺用童話這種人類最原初的敘事改造類型電影,也是既保守又創新的做法。

簡單的是善惡對立的童話模式,複雜的是陀螺對經典童話模式的精確改寫與移置——將被拯救的公主-邪惡的怪物-勇敢的王子,變形為公主(被囚禁的人魚怪物)-怪物(邪惡的男性實驗室主管)-王子(柔弱的啞女清潔工)。

天真的是跨物種的唯美愛情,世故的是他將種族、女性、同性戀、階級、殘障等各種社會議題加入童話。女主角啞女清潔工(殘障+女性+社會底層)、鄰居好友(失業+老年+同性戀)、同事(黑人+女性+肥胖)、男主角人魚怪物(非人類+南美原始部落)、科學家(蘇聯間諜),都是保守、壓抑的六十年代受到主流社會歧視和排斥的邊緣群體。

單純的是陀螺一直迷戀從未改變的怪物情結,野心的是糅雜與融合各種古典類型——幻想片(怪獸片)、愛情片、間諜片、歌舞片的元素,被流暢地混合在一起。

6.閔思嘉:7分

影評人。

影片營造了一個完整的幻想世界,在啞女和魚人之間擁有童話原型的多種置換,「王子」與「灰姑娘」,「被施魔法的公主/王子」和「解開魔法的公主/王子」,「被愛情啟蒙的戀人」。啞女和水怪不能說話的身份成為了一種比語言更為高級的表達與交流,也是對默片在一定程度上的致敬。華彩部分在於最後的歌舞,敗筆也在於最後的歌舞,這個歌舞段落和「發聲」,最終又打破了影片原本要建立起來的「無聲」比「有聲」更純粹更高級的對比關係。對於喜歡幻夢的人而言,它足夠美好;對於陀螺來說,它又不夠深邃。

7.時代映畫社:7分

媒體人,公眾號「奇遇電影」聯合創始人。

綠色是未來,卡迪拉克是未來,太空時代只有「未來」才是未來,而歷史(「釜山戰役」)都毫不足道。南美河流中的「神」也不足為懼,他們不遠千里將它從污泥里拖回來,電擊他,研究他,好把人類送上太空。

8.桃桃林林:7分

影視自媒體人,微信公眾號及微博「桃桃淘電影」運營者、線下活動「桃桃觀影團」發起人。

這是非常陀螺的一部電影,有點像個愛搗蛋的孩子,設定有些壞壞的,骨子裡卻還是帶著純真與美好:怪獸的、懷舊的、迷影的、略暗黑童話的。

9.陸支羽:7分

微信公眾號「看電影看到死」運營者,「鯨魚放映室」聯合創始人,著有電影隨筆集《小丑,馬戲團的眼淚》。

1.沉入水底之際,莎莉·霍金斯脖頸上的抓痕,開始像魚鰓那樣呼吸,這一刻好美。2.作為登頂奧斯卡、榮膺金獅獎的陀螺作品,還是未免有點失望,明明能像當年《潘神的迷宮》那樣玩盡瘋狂惡趣味,卻終究只是單純的邊緣人獸純愛,可挖掘的深意著實不夠多。

10.胡續冬:6分

詩人,譯者,隨筆作家,執教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這個分數是給啞女沒有P上小黑裙的原版的。這個片大家說得都已經很多,我就想說,好萊塢的四平八穩和要素均沾,毀了一個可以讓重口味大放異彩的墨西哥肥宅。

11.賽人:6分

影評人。

得承認這是部多義的電影,開篇就是通過水草來對女性器官進行符號性的描摹,而它的美學基礎來自於失語與傾聽所形成的共奏。莎莉·霍金斯在公車上有三次傾聽的描寫,前兩次是隔著帽子,最後一次,是直接用耳朵貼上去。我認為她在一次次地傾聽她自己的聲音,在確定自己的存在。這是2017年世界電影最美的段落之一。這個從生理、面貌、職業都毫無可取之人,卻幾乎贏得了片中所有人的愛,我不太關心這些人的國別、職業、性向和物種。愛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愛本身。包括最大的反派,兩人的對峙,女方有著恃寵而驕的傲然,男方則通過躁狂來掩飾自己的羞於啟齒。我願意將那個啞女當作整個世界的象徵,片中的每一個生命,都以他們的方式和原則,深深地愛著她。這個世界一直在聽我們喋喋不休,並以我們還無法了解的語言在跟我們交流。

12.黃文傑:6分

高校教師。

是冷戰時代的暗黑童話,也是擁抱每一個孤獨心靈和邊緣人的撫慰劑。不得不說腦洞大開創意大膽,但導演似乎滿足於畸戀的獵奇呈現,而無意把戲肉做得更豐富飽滿,所以跨物種的情感即便發生了實質性關係也不如《金剛》來得刻骨銘心,反派的單調和終場的簡陋都給人背景大格局小的印象。

13.胤祥:5分

電影學者。

雖說迷影梗是這十幾年奧斯卡的心頭好(可能最終就贏在這兒)。但如此大張旗鼓地表彰《水形物語》而完全無視《佛羅里達樂園》,甚至不惜把《三塊廣告牌》投下去,只能說明現實的無解困境——身份政治是用來掩蓋酷烈的階級問題的某種有效話語,它既通過收編性別和種族話語而正確得讓人無法反對,又同時讓另外的同樣現實的問題變得無法被直接言說。陀螺成功地把拉丁美洲顯形成一個兩棲魚人(多好的跨文化明喻,以及並行的古巴作為美蘇爭霸的場域),並將其旺盛的生命力(野蠻、性愛、療愈)表述為對白人美國的直接反對力量,簡直算是喊話了。影片的音樂和藝術指導毫無爭議,導演獎也算讓人服氣(才華與惡趣味還都是有的),但三個表演提名都極為呵呵,最可笑的是劇作,這麼個處處順拐的劇本竟然還能搶下一個提名,簡直是……

14.吳李冰:5分

常用筆名LOOK,影評人,電影研究者。

配方電影。浪漫的、暗黑的、奇幻的、政治正確的,總之林林總總各種能討好不同類型受眾的元素都被神奇地集結到一塊開會了。缺點如是。優點是配方調試得很意外的不那麼差勁。至少不是夾生飯。吃了會否鬧肚子得看個人腸胃素質。

15.獨孤島主:5分

電影文化研究者,選片人。

其實是非常普通的博愛宣教,但安置於冷戰背景、全員缺陷的角色設定及室內奇觀中,有了點粉墨多彩。

16.褻瀆電影:4分

電影從業人員,微信公眾號「褻瀆叔推薦」運營者。

我們應該是在評院線版吧?剪裁、替換、刪減和年度時尚單品小黑裙,讓院線片的節奏變得很奇怪,說這些應對審查的手段不影響一部電影的好壞,那是胡說八道,很多被剪輯過的地方明顯不連貫了。不過陀螺的電影還是很適合在電影院里觀看,他的藝術指導太棒了,片中的每個場景都很有質感,導演的個人美學風格很鮮明,有著導演一貫的怪獸情結和迷影情懷,用一群政治正確的臉譜化人設講述人類的純真友善和包容。

17.大奇特:4分

老電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陀螺導演滿足私慾拍給自己的迷影電影,但完全是用50年代B級片的思維去改寫《黑湖妖譚》(1954)。只看到場景的用心,看不到情節的創新。劇情頗多巧合,節奏大有問題,鋪墊半天未入主題,情感積累薄弱,難引共鳴,後段與反角的對峙又拖太久。迷影致敬似小抄集錦,且多是電視機里的節目引用,無法做到情節與風格的串聯。加之國內公映版本的「小聰明」手段,更是反胃,這樣的版本不如不上映,對作品的不尊重,丟人。

18.開寅:3分

法國巴黎索邦大學電影學博士,電影理論學者。

同病相憐和傾心相愛其實是外表有點相似但又完全不能混淆的兩個概念。前者是油然而生的人之常情低限,後者卻是私人情感迸發的高階。而無論《水形物語》是怎樣煽情的一部天方夜譚,它最終呈現的僅僅是與階級身份屬性相當的同情與憐憫,和在與敵人反動派的鬥爭中爆發的同仇敵愾。當導演在水中把兩位的身軀和嘴唇攏在一起的時候, 由低限到高階的過程被強行省略,我好似閱讀了一篇帶強烈階級情感的頭版檄文,它告訴我只要生活在世界邊緣的人們就會相愛,就像當年僅僅因為不擁有生產資料大家就都是親如一家的兄弟姐妹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女神節,她們最紅
年前,我們專訪了佐杜洛夫斯基兒子

TAG:看電影看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