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5味中藥材是濕氣的死對頭?在家煮水喝,健脾補氣、養胃祛濕!

這5味中藥材是濕氣的死對頭?在家煮水喝,健脾補氣、養胃祛濕!

北京中醫醫院李國鋒教授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天氣越來越悶熱,濕氣也開始加重起來,很多城市裡的人會感覺沒有春天一樣,一年四季只有冬夏季節,冬天天氣寒冷,很多人會被寒濕所侵染,夏天天氣炎熱,很多人會被熱濕所感染。

隨著中醫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中醫的好,濕氣對於大家來說也不再陌生了,去看醫生時,醫生經常會說你身上濕氣太重。

那麼濕氣會以怎樣的方式出現呢?

1、身重疼痛,肢體倦怠

此時身體會覺得特別困重,沒有力氣,感覺懶懶的,甚至肌肉酸痛。因為濕氣阻塞經絡通行,瀰漫三焦,氣機流通不暢,所以身體困重。

2、面色淡黃

此時面色不是平時的紅潤,而是會泛著淡黃的顏色,在某些光線不足的地方或者某些角度會尤其明顯。

3、外感的表現

會有頭痛的癥狀,此時會感覺頭脹脹的,像是很沉重,思考問題不清楚,頭腦不敏銳,很昏沉。這是濕氣濁氣在上,蒙蔽清竅、阻礙氣機的緣故。

4、午後身熱

有的患者在下午的時候,發熱會更加嚴重,因為此時陽氣開始減弱,濕氣的干擾開始明顯。

5、怕冷惡寒

像所有的外感一樣,有怕冷的感覺,即使是在很溫暖的天氣里,也覺得怕風怕冷。

當出現上面這些癥狀的時候,我們同時在結合當地的天氣,如果發現周圍是霧蒙蒙的,水濕很重,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加強判斷。其實我覺得對周圍環境的觀察,是至關重要的。

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對症下藥。濕氣對人的傷害是一點一點顯現出來的,剛開始很多人都不以為然,等到真的演化成疾病才開始重視,那就是病入骨髓,很難治癒了。所以,我們要把濕氣扼殺在搖籃里。

我們應該怎麼祛除濕氣呢?

中醫是我國傳統醫學的代表,是我國傳承發展下來的瑰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棄西醫而看中醫,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下面這些中藥對祛濕有很好的效果。

1、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葯兼之,在眾多祛濕食材中它的補虛作用較強,又能補脾肺之氣,中醫認為它能健脾補氣、養胃祛濕。體內濕氣較重時,利用五指毛桃煲湯煮水飲用,有助祛濕養生。

2、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

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濕中藥。

3、芡實

芡實見於《神農本草經》,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具有「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濕、固腎益精的功效。

吃芡實要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咽,方能起到充養身體的作用。芡實與魚頭同食,還有健腦效能,可以治療神經衰弱。

4、白朮

白朮具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匯言》中記載,白朮「乃扶植脾胃,散濕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葯也」。

白朮能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瀉等癥狀,黃疸、容易出汗、水腫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5、蒼朮

蒼朮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和北蒼朮的根莖。芳香能化濕,味苦也能化濕,故祛濕力較強,濕濁去而脾運健,故有健脾作用。

蒼朮適用於脾為濕困、運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悶嘔惡、腹痛泄瀉、舌苔白膩等,常與厚朴、陳皮等同用。

濕氣嚴重者,中藥膏滋效果最佳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自療法適用於輕度濕氣患者,由於不容易把握劑量,所以建議大家還是選擇專業療法來祛除濕氣,祛濕的療法有很多,但此病最好還是選擇中藥來治療,因為西藥僅僅可以快速緩解表面癥狀,並不能直達病灶,中醫藥在此病的治療上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經驗,其中中藥膏滋效果首屈一指,其特點是無任何副作用,對於濕氣這種久治不愈的病症尤為適宜。中醫講究「知病治病」和「標本同治」,總體來說效果比任何一種都要好。

臨床常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肖淑之 夫陽清濕飲來調理濕氣,此膏滋主要成分有薏苡仁、茯苓、芡實、蒼朮,白朮等二十四味藥材,經過「三煎三熬」慢火熬制,最後以蜂蜜收膏製作而成,充分保留了原材料的成分,發揮最大的功效,每天只需取適量沖水即可,入口如蜜,回味無窮,此方來源於中原地區肖氏家族,距今有200餘年歷史,不僅能去除體內濕氣,還能調節人體機理平衡,增強人體抵抗力,極大的降低疾病的複發率。

很多濕氣患者服用兩三天就有明顯的效果,排便順暢,精神氣色也逐漸好轉,此膏滋已在國家食葯監局備案,對於國內的患者而言足不出戶就可以收到,但對於國外的患者來說,郵寄有些困難。

溫馨提示:濕氣重的人不能吃什麼

不僅是紅棗,濕氣重的人日常飲食中還要注意,這些食物也要慎吃。總體來說,寒涼、粘膩、不好消化等濕氣重的人都最好能避則避,但具體食物要看做法和季節,比方植物中的瓜類,夏季適當吃無妨,入秋後其寒涼性比較突出。

又比如雞平和微溫(而鴨相對來說認為偏陰偏濕),不過做得油膩的話,濕氣重的吃了雞一樣有一定的反應。諸如此類例子很多很多,雖然食物的確有種種偏性,但是機械地說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並不妥,食物最好保持一定多樣性,不要過於偏食,只要注意其性質有所側重就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60歲奶奶用艾草泡腳濕氣沒了,絕對是清熱去毒的好幫手
濕氣別害怕,生薑配一寶,每日1次,7天排出,不知可惜!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