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反攻的預演:東方視角下的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大反攻的預演:東方視角下的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穆斯林眼裡的十字軍東征?

1144年,十字軍國家中最東方的大城埃德薩,在突厥軍閥贊吉的攻擊下淪陷。這一事件引發了聲勢浩大的第二次十字軍東征。雖然這次失敗的東征,在今人視角下的十字軍歷史中,並不佔據太多比重。但這其實是東方勢力大反攻的預演。藉助一些東方世界的記載,我們可以在歷史的字裡行間,感受到這一趨勢的出現。

德國人的災難行軍

正在與突厥騎兵交戰的德國騎士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第一批主力軍來自德國。他們中的不少人錯過了此前由法國人、諾曼人和弗蘭德斯貴族們主導的第一次東征,自然希望通過新的功績來為自己增添榮耀。他們的領袖康拉德三世就是這種情節的體現,雖然是實際意義上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卻因為沒有加冕而只能屈居國王稱號。

康拉德本人曾經在1125去過耶路撒冷,並作為騎士參加了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對大馬士革附近地區的遠征,有一定在中東作戰的經驗。但是追隨他征的德國十字軍里,有大量的農民與僕人。他們拋棄了自己的耕犁和工作,加入十字軍,也讓這支十字軍的質量大大降低。在比較順利地經過匈牙利後,他們進入了拜占庭帝國的土地。在阿德里安堡附近,一些鬧事者焚毀了一座東正教堂,結果遭到拜占庭守軍的驅逐。

康拉德的德國十字軍在一路上都過的非常艱辛

9月7日,德國十字軍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馬爾馬拉海邊紮營。結果兩頭乾涸河床間的營地,突然遭遇了一場洪水襲擊,損失了許多裝備與補給。隨軍前進的非戰鬥人員傷亡慘重,一些人因心灰意冷而打道回府。3天後,他們抵達君士坦丁堡,在對岸的加拉塔區紮營。但又因為搶劫破壞,遭到了拜占庭守軍的打擊。監視他們的突厥僱傭軍雖然人少,但擁有更高超的戰技與更好的裝備,德國人在衝突中沒有佔到多少便宜。在渾渾噩噩中行進的十字軍,並沒有注意到這些突厥人的出現,暗示著東方情況的微妙變化。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路線

10月,德國十字軍踏上了小亞細亞的土地。但早在1146年,突厥人的羅姆蘇丹國就已經通過拜占庭方面,了解到了十字軍可能東來的動態。鑒於第一次十字軍帶來的打擊,蘇丹梅蘇德向曼努埃爾皇帝提出議和,並暫停了在東部的拓張。十字軍隨即面臨一個由希臘人和突厥人組成的鬆散同盟。

突厥人發現德國十字軍分成了兩路。一些非戰鬥人員和輜重,在少數軍隊的保護下,沿著愛琴海岸前進。他們行動速度緩慢,在港口城市以佛所附近開始轉向內陸。消耗了大量補給品的他們,成為了突厥人唾手可得的獵物。最終於11月16日前後,發起突襲的羅姆蘇丹軍隊,在勞迪希亞附近將其大部分殲滅。

機動靈活的羅姆蘇丹騎兵

德國十字軍主力走的是第一次東征的路線。雖然前輩們在小亞細亞內陸遭遇了無數艱險,康拉德卻樂觀地認為這一地區已經被拜占庭收復。所以他們能輕易地得到補給與支援。但這些名義上屬於希臘皇帝的地方,但實際上缺乏有效管理,僅有希臘和突厥的農牧民共同耕牧。德國人到來時,聽聞風聲的他們已經開始加緊收割作物,並給羅姆蘇丹國提供消息。

從尼西亞到多里萊烏姆征途中,德國人走了一段水草豐美的河谷。但是出了河谷之後,土地越來越荒蕪。隨著海拔的升高與時間的推移,氣候也越發寒冷。這都給德國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加上非戰鬥人員消耗了不少糧草,讓大軍受到斷糧的威脅。

第二次東征是的西亞形式 小亞內陸依然是突厥人的天下

第二次多里萊烏姆之戰

十字軍的主要對手就是這些突厥式的騎兵部隊

突厥騎兵如狼群一般一路尾隨十字軍。10月25日,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舊戰場--多里萊烏姆附近,突厥人對疲憊而憂慮的十字軍發起了總攻。這也是一系列襲擾後,壓垮德國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根據同時代的亞美尼亞軍事家塔爾蘇西總結,當時的突厥軍隊在選擇戰場方面是非常講究的。最好的列陣地點,是前有河流與沼澤,後有山地丘陵的封閉地區。設置伏擊時,最好讓陽光與風向位於軍隊的背後。由於忌憚歐洲騎士的集體衝鋒,他們更加謹慎的控制與使用預備隊力量。

在險境中奮戰的德國十字軍

康拉德的十字軍,自然成為了這些戰術的運用對象。大隊裝備低劣且缺乏訓練的普通步兵,在饑渴交加的情況下,很難對抗以逸待勞的突厥騎射手。穆斯林文獻里對法蘭克人的重甲騎士又恨又敬畏。面對人數眾多,能夠陣戰的法蒂瑪軍隊和阿拉伯城市步兵,騎士們夾槍衝鋒威力無窮。但是面對突厥騎射手這樣機動靈活的目標,他們必須先吃力地追趕對手,將突厥騎射手逼到無路可退的死角里。或者發動突襲,才能大顯神威。第一次多里萊烏姆之戰中,十字軍取勝的關鍵之一,就是勒皮主教阿德瑪爾帶領的南法騎士從背後衝擊穆斯林軍隊。

突厥人還發現,德國騎士似乎沒有先輩們描述的法蘭克騎士那麼可怕。這主要的德意志地區的騎士,在作戰習慣上與法國人略有不同。同時代的拜占庭編年史作家就注意到,法國人長於騎馬作戰,能在衝鋒時保持良好的秩序。他們善於用槍矛殺敵,並在速度上勝過德意志人。後者則更精於步戰,精通使用長劍。

善於使用長劍步戰的德意志騎士

由於缺乏騎戰傳統,習慣步戰的德國騎士吃了大虧。在經歷了慘痛的損失後,康拉德三世接受男爵們的建議,返回拜占庭控制下的大城尼西亞。但是撤退最終演變成了被突厥人追殺的大潰敗,就連康拉德三世本人也受了傷。雖然軍中的精銳損失不大,但是大量普通戰士與平民被殺被俘,依舊極大地影響了全軍的士氣。康拉德只能在尼西亞等到11月,盼來了晚於他出發的法王路易七世。

中世紀手抄本上的路易七世東征

法國人的進軍

十字軍與他們的穆斯林嚮導

法國十字軍一路上沿著德國人的路線前進。他們利用了友軍留下的橋樑與補給站,所以避免了很多麻煩。拜占庭方面對他們的記載顯示,法國十字軍的裝備比德意志人精良,且更加訓練有素。

鑒於德國人在內陸的慘敗,也為了與拜占庭方面保持聯繫,法國十字軍謹慎了很多。他們選擇沿著愛琴海岸前進,並在以弗所度過了聖誕節。由於康拉德的病情不允許他繼續行軍,所以返回君士坦丁堡去接受皇帝曼努埃爾的私人醫生照料。剩下的十字軍繼續前進。

突厥人也能通過很多渠道了解到這些情報,他們還注意到,法國十字軍是更加難對付的敵人。由於地中海的冬季雨雪較多,給軍隊行動增加了諸多不便。路易七世就讓騎士和重騎兵保衛隊伍的四周,把傷病員和非戰鬥人員留在隊伍中間行軍。在小亞細亞西部的行軍中,突厥人幾乎無隙可乘。

法國人的行軍路線討巧不少

1148年1月1日,在準備渡過曼德爾河時,法軍前鋒遭遇了一些突厥騎兵。但突厥人沒有及時撤退,法國騎士發起衝鋒,狠狠打擊了對手。不時出現的突厥騎兵讓法國人非常疑惑:為什麼敵人屢屢出現在拜占庭土地上?這無疑加劇了拜占庭與法蘭克人的猜忌。

由於法國十字軍一路上通過強征與劫掠收集物資,引發了希臘人的不滿。一些希臘山民襲擊落單的傷病員,還給突厥人通風報信,這讓突厥人得以掌握對手的動向。1月8日,法軍開始翻越卡德摩斯山。在海拔較高的卡茲克-貝里隘口,法國人嚴謹的秩序和高效的指揮系統出了問題,突厥人找到了可乘之機。

由於山地地形崎嶇,法國人的隊伍被拉長,前後聯繫非常不便。前鋒的騎士們順利通過隘口後,沒有遵守軍令停下,而是擅自下山,在隘口的另一側紮營。但法軍主力與輜重,還有國王指揮的殿軍,仍然留在隘口的另一側。

遭到突厥騎兵和希臘居民聯手攻擊的法國人

在放走前軍的騎士後,突厥人一面佔據隘口,斬斷法國人前後軍的聯繫,一面襲擊後勤車隊。由於國王位於全軍的最後,最晚得知被伏擊的消息。當他想向上衝鋒時,上坡地形又讓衝鋒的威力大打折扣。戰鬥中,很多皇家侍衛戰死,國王本人也險些被俘虜。最後前鋒與後軍的費了很大的力氣才逐走突厥人。

這一次襲擊後,十字軍的軍容和士氣極大地受損。突厥人和希臘地方貴族則在冷漠圍觀中暗自竊喜。他們有意讓自己的畜群和十字軍保持一天以上的距離,還收割走了各種穀物與草料。遭到堅壁清野的法國人,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了第一次東征的先輩對希臘人的怨恨。

當他們來到安塔利亞時,拜占庭派來的接應艦隊不足以載走全軍。於是路易七世和他的精銳騎士們登船,於1148年3月19日登陸聖西門港。剩下的大隊步兵、非戰鬥人員與輜重隊,則繼續受到希臘人的冷遇。駐紮在城外的他們經常遇到突厥人的騷擾。一直到在當年5月,才千辛萬苦的抵達耶路撒冷。

十字軍精銳力量最後坐船抵達聖地

為了獲得奴隸來源,突厥人甚至主動向饑寒交迫的法國平民和貧困士兵拋出「橄欖枝」。一份呈遞給法國國王的報告表明,和希臘人比起來,突厥人對法國倖存者甚至更加熱情。結果,有3000多個年輕的法國人,在沒有被強迫改變信仰的情況下跟著突厥人走了。

路易七世抵達安條克

大馬士革之圍

中世紀手抄本上的大馬士革之圍

十字軍進入聖地後,壓力就從北方的羅姆蘇丹,轉到了敘利亞地區的突厥勢力頭上。敘利亞穆斯林勢力的主基地大馬士革,在其編年史中,對這段歷史有著詳細的記載。

穆斯林突厥人,在1148年5月22日前後,發現有大量的法蘭克船隻來到了聖地的海岸。他們在阿卡與提爾這兩個港口登陸,並與住在那裡的法蘭克人匯合。雖然經歷了疾病、戰爭與饑荒,法蘭克人仍被認為有十萬人之眾,最終決定攻擊大馬士革。

中世紀晚期的手抄本畫面 十字軍開向大馬士革

大馬士革的統治者阿納爾在得知情報後,馬上著手收集物資、準備武器,做準備迎戰法蘭克人的進攻。穆斯林守軍還加固了那些他們害怕被襲擊的位置,兵派人把手要道。為了切斷敵人軍營的補給線,守軍填滿了水井,堵死水源地。

最終,15000以法國人為主的十字軍,開始朝大馬士革進軍。跟著他們的還有許多後勤車隊、駱駝與和牛群,這令他們的軍隊規模十分驚人。在靠近目標後,全軍在大馬士革以南的一個村莊馬納茲.阿爾.阿斯凱爾紮營。由於那裡沒找到水,十字軍又被迫移動營地,來到城市東南方的阿爾.米扎,距離所需要的水源不遠。

動員起來的大馬士革守軍

大馬士革的守軍在7月24日集結起來,準備與法蘭克人對陣。許多人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其中有城市本身的守備部隊、突厥騎兵、加齊聖戰士與志願者。但面對戰鬥力較強的法國人,這些剛剛拼湊起來的部隊被很快擊退。雖然穆斯林記錄者將原因之一歸結於十字軍人數更多,但戰鬥水平上的差距顯然更為要緊。

在整個12-13世紀,穆斯林世界的軍事理論都日趨傾向於運用智謀,而非蠻力來取勝。他們經常將嘴裡的法蘭克人與蠻勇劃等號,卻又擋不住對方的強勢衝鋒。結果,更多軍事著作用大量的篇幅論述如何保存兵力,如何用計謀和地理條件獲勝。並告誡讀者:不到迫不得已不要開戰。

已經開始攻城的十字軍

隨著十字軍的初戰獲勝,他們佔領了一直希望得到的水源,並在城市附近的果園裡面紮營。這些來不及被守軍摧毀的木材,被大量砍伐用於建造營地工事與攻城器械。守軍因此而感到泄氣,雖然他們在次日凌晨就組織了一次突襲,並將疏於防範的法蘭克人趕回了營地。但依然無力攻克防禦嚴密的堅固營壘。十字軍騎士在一整天的戰鬥中,都沒有抓住機會來衝破敵軍的陣線。

太陽落山後,十字軍返回了自己的營地。大馬士革的守軍則將大量騎兵留在城外待命,讓步兵守備隊返回城牆觀察敵軍動向。

與大馬士革守軍激戰一整日的法國十字軍

綜合實力的獲勝

逐步集結起來的突厥-阿拉伯混合部隊

大馬士革守軍在一天的激戰中,沒有被十字軍擅長的衝鋒擊潰。本身也是重視運用計謀不等於忽視陣法的運用和兵種的體現。

在具體的兵力構成上,參與大馬士革之戰的穆斯林軍隊由多個民族多個兵種組成。一直被保留的城鎮守備隊,繼承了昔日阿拉伯大征服時代的優良傳統。不僅有數量可觀的弩手,也有不少堅持日常射擊訓練的弓箭手。風格接近拜占庭樣式的重步兵,則為他們在戰場上構築起較為可靠的人肉壁壘。城市周邊的鄉村裡,還有大量自備武裝的加齊聖戰士。統治者本身就有一支精銳的古拉姆奴隸騎兵部隊,並可以從臨近封地獲得伊克塔封建騎兵與突厥部落的增援。

守衛大馬士革的城市步兵

周一早晨,在重新鼓起信心的守軍再次進攻。由於這天有很多弓箭手趕到,他們讓穆斯林的人數與武器翻了一倍。全軍分為左中右三翼,步兵在騎兵之前列陣,每兩人之間布置一個弓箭手。在步弓手完成一輪連續射擊後,突厥式的騎兵則從步兵陣後殺出,繼續釋放箭矢。密集的箭雨無差別落到十字軍騎士與步兵身上,也射死了許多馬匹和駱駝。但他們還是沒有殺入法蘭克堅守的大營。

戰鬥中的突厥-阿拉伯混合部隊

周二早上,穆斯林繼續利用數量優勢,輪番發起攻擊。他們早早的包圍了幾乎整個營地,用一陣箭雨與投石,破壞了法蘭克人的用果園裡樹木製造的木製掩體。一些十字軍騎士企圖進行反擊。但零零散散殺出營地他們,都會遭遇穆斯林軍隊的密集射擊。重壓之下,少量膽小者開始偷偷溜走。然而埋伏在附近的聖戰者,毫不留情的將他們全部殺死。

守軍一度殺入十字軍的營地

已經知道無力再戰的十字軍,在周三的黎明開始撤退。雖然大馬士革的守軍懷疑這是一個詭計,是法蘭克人企圖將他們吸引到一個更開闊的地方進行反衝鋒。但他們還是毫不猶豫的利用大量騎兵,發起襲擾性射擊。當確定對手是真的準備逃跑後,更多部隊加入追殺。許多十字軍在之後的混亂中,命喪聖地戰場。

隨著路易七世帶到聖地的十字軍被擊潰,穆斯林世界不僅保住了重要的大馬士革,也是在無形中阻止了整個第二次東征。

十字軍在凌晨的撤退中損失慘重

相比第一代十字軍突然亂入的時候,第二代十字軍們往往需要面對一個更加團結的穆斯林聯盟。在第二次東征開始前,那些來自東部的突厥軍閥,包括贊吉與努爾丁,就都在努力用各種方式整合敘利亞地區穆斯林的勢力。甚至計劃把位於敘利亞南部的大馬士革收入囊中。

11-12世紀時,敘利亞地區的穆斯林城市已經採用信鴿通信,彼此聯繫比較快捷。當大馬士革的求救信發出後,敘利亞東部到兩河流域北部的眾多軍事力量,都參與到了反擊十字軍的戰鬥。

逐步整合起來的穆斯林部隊已經越來越難對付

混合了突厥與阿拉伯軍事傳統的穆斯林軍隊,也逐步從過去對歐洲騎士衝鋒的恐懼中,摸索了大量限制對手威力的戰術。這就讓十字軍此後的戰鬥,愈發艱難。經過重新整合的突厥式騎兵部隊,將在大範圍的機動作戰中,表現無與倫比的能力。

不用多久,這些擊敗第二次十字軍的因素,便幫助穆斯林世界收復了聖城耶路撒冷。從這點來看,整個第二次東征無疑是穆斯林大反攻的預演。並繼而引發了更為著名和激烈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千里搗狼穴:1981年以色列空軍長途摧毀伊拉克核反應堆
雖遠必誅的極限:漢朝遠征大宛之戰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