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緬甸和哈薩克,引千里「油龍」為中石油打call

從緬甸和哈薩克,引千里「油龍」為中石油打call

鋪開一張地圖

以新疆阿拉山口

和雲南瑞麗為起點

分別作一條連接

哈薩克阿特勞

和緬甸皎漂的線段

兩條油龍躍然紙上

正源源不斷

為祖國輸油

它們就是是中哈原油管道和中緬原油管道。雙龍出海,劍指億萬,「噸位」里程碑不斷刷新,新捷報也隨之傳來。

GIF

連續8年輸油超千萬噸

10月25日,從阿拉山口傳來好消息,截至當日5時,中哈原油管道2017年向國內輸送原油累計達到1002.39萬噸,連續8年向國內輸油超千萬噸。

▲阿拉山口計量站

中哈原油管道項目加強管道運行管理,確保管道安全平穩運行,利用哈國煉廠檢修期積極協調吸引油源,10月份預計管道輸油約125萬噸,將創月度輸油歷史新高。

▲阿拉山口泵站

目前哈薩克管道供油商由最初的4家增至18家,並溝通協調確保其最大限度完成各自供應任務,實現了阿克糾賓原油增輸、過境俄油大幅增加。

▲破億噸紀念現場

截至目前,中哈原油管道自2006年投產以來,累計安全運行超過4100天,向國內輸油達1.07億噸。

漫過400萬「刻度」

10月30日,裝載27萬噸原油的「九華山」號油輪順利靠泊緬甸西海岸馬德島港,並開始該港第21艘大型油輪的卸油作業。

▲「九華山」號油輪

作為中緬原油管道配套工程,馬德島港已累計卸油量達410萬噸,來自國際市場的原油正通過中緬管道源源不斷地輸向中國。

今年4月中緬原油管道正式投產後,馬德島港先後迎來20艘海上「巨無霸」,接卸油作業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現場管理水平在摸索中不斷提升。

▲俯瞰馬德島港

目前每月兩到三艘油輪進港,船舶進出港及相關作業手續辦理通暢。

為中石油打call

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國石油在中亞及俄羅斯地區投資建設的第一條管線。全長2800多公里,被譽為「絲綢之路第一管道」。

▲哈境內的中哈石油管道首站零公里處

11年來,中哈原油管道源源不斷地向中國輸送新鮮的「工業血液」,有效保障了中國相關煉油廠的原油加工需求以及西部地區的能源供應平衡。

另外一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在緬甸實施的先導項目——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的一部分,中緬原油管道工程今年4月正式投入運行。

▲雲南煉油項目全景

原油進入中國後,中石油將實現就近加工銷售。中國石油雲南石化將會投產,設計年加工能力1300萬噸,對確保我國西南地區成品油和化工產品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油氣合作 的精彩文章:

假期結束,教你迅速甩掉「節後綜合症」

TAG:海外油氣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