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楞嚴經》參習(123)

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楞嚴經》參習(123)

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楞嚴經》參習(122)



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楞嚴經》參習(123)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參習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遍)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前經文:

【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離諸法緣無分別性。】

【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



此後是著名的《楞嚴經》上的八還。



本文經:【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惟垂哀愍為我宣說。】



世尊是苦口婆心說了一大堆,阿難的疑執還沒破,所以才有這一問。『心性』這個名詞通於真妄,阿難所執著的是妄,如來所說的是真,如來說的心性,跟阿難意識裡面所接受的心性,不是一個心性,名詞是一樣的,境界不一樣。這就是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言語名詞聽懂了,意思沒懂得,如來的真實義沒懂得,這個沒有懂得就是執著沒放下。換句話說,到現在阿難還是攀緣心在聞法,妄與妄相應,妄不會與真相應的。阿難如此,我們也不例外。果然與經論的境界相應,佛說到哪裡我們就悟到哪裡。善於用心確實就如此。依然用攀緣心,把《楞嚴經》聽上一萬遍還是不能開悟,還跟現前一樣。

這裡面就是有個竅門,根本智之所以能現前,那個竅門也在此,所謂是不用分別心,平常在背誦就是訓練這個,沒有第二個意思,就是訓練一個不分別。一部書從頭念到尾不起一念,字字分明,絕不是「這個怎麼講法?」你也看到這個,念到這裡很高興。這就糟了,分別心相應他才高興。日久天長訓練,經從頭念到尾就是心裡不動一念,這個念經是修定。法門八萬四千,門門都是修定的,這方法是修定,要經過相當長期的訓練,看經的時候有定,不分別了,然後在日用平常用事也不分別。不分別,所運用的是智慧,這是善不善用心關鍵的所在。阿難不善用心,所以到現在還開不了悟。我們要拿阿難做借鏡,阿難的毛病就是我們的毛病,知道毛病了要痛改前非,我們才會有成就。只要一用生滅心,就把如來所講的『妙明元心』給障礙,妙明元心是真心,是我們每個人本具的妙心。

佛法與眾生法都是心法裡面生出來,無法不妙,妙明元心。一念生滅心,就把妙明元心給障礙了,所以在一切法里起一念生滅心,一切法都不妙,沒有一法妙;如果在一切法裡頭不起生滅心,就法法皆妙,無法不妙。

阿難在此地提問題,說心性各有所還,妙明元心為什麼就無還?《楞嚴》這部經,在中國禪宗裡面也是一部重要的經典,禪宗裡面許多公案都是以《楞嚴經》的學理來做依據。換句話說,《楞嚴經》裡面所講的道理與方法,從前學禪的人都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在生活當中去勘驗,把這理論在生活當中做試驗,進一步與日常生活融合成一體,所謂是行在解中,行就是生活。生活在一乘教義之中,而一乘教義就是我們日常生活,這就叫證果。解與行是一不是二,正是六祖所說的佛法是不二法。行與解是二就不是佛法,什麼叫佛?覺,沒有覺。覺與行是一,這是覺,佛法就是覺法,不是佛法就不是覺法,你還沒覺、還在迷。覺了以後叫一真,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叫一真。我們現在聽說這個道理,事上合不起來,這就是不覺,這就是六祖講的不是佛法、不會佛法。會佛法的人了不起,什麼人會佛法?一真法界的人會佛法,沒有入一真的都不會佛法。不會佛法的得不到佛法的受用,會佛法的才得佛法的受用。佛法的受用是解脫、是自在,正是清涼所講的無礙法界。

在此給我們一個啟示,於一切法中才有分別就是可還,才有分別我們已經就迷了。正是《起信論》裡面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在一切法裡頭才有分別就是不覺、就是無明,不覺障礙大覺,無明障礙了妙明。大乘佛法、一乘佛法裡面,信解行證是最重要的修學原則,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一念分別心,把自己的心訓練成一面鏡子一樣,大圓鏡智,外面宇宙人生的萬象照得清清楚楚不起一念分別,功夫做到這一層,無量的智慧,大用無方。絕不是說我什麼都不分別,我變成糊塗蟲一個,變成白痴。白痴有分別,沒有分別他就不是白痴,他還有分別,他念念都有分別。這個話說得容易,做起來就是認真的做也得做個十年、二十年,才有點消息、才有點眉目。一面做、一面要明理,要明理不能用研究、不能用思惟,明理是什麼?離心意識去求解,這就是菩薩的三慧聞思修。菩薩的三慧聞思修是要離心意識的,用心意識來搞三學三慧都不能成就,用心意識來搞三學很勉強,三慧決定不相應。換句話說,三慧是一定要離心意識的,三學不離心意識可以搞到個羅漢果,小乘阿羅漢,但是沒見性,沒有見到真性。

——《楞嚴經》參習(123)

  • 依凈空法師講座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楞嚴經》參習(12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一切佛法究竟圓滿的大道,就是十善業道的圓滿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