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愛萍上將為何沒參加解放戰爭?原來是意外受傷

張愛萍上將為何沒參加解放戰爭?原來是意外受傷

張愛萍,1955年授銜的55位開國上將之一。他生於1910年,是四川省達縣羅江口鎮張家溝人。在學生時期,張愛萍就胸懷報國之志,因而早早加入了革命隊伍。1930年,20歲的張愛萍受上級派遣,赴蘇北通海、如皋地區參與籌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14軍。這是江蘇省第一支紅色武裝力量,經過艱苦奮鬥創建了如泰革命根據地,成為土地革命時期全國15塊紅軍游擊區之一。後因遭到國民黨軍重兵圍剿,紅14軍主力被打散,張愛萍和一些紅軍余部轉到中央蘇區工作。

張愛萍青年英才,能力很強,首先參加青年團的領導工作,並參與創建少共國際師和紅軍後備兵源的組織動員工作。經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的戰火考驗後,張愛萍日益成熟,被選派到紅軍大學學習。畢業後,他進入彭德懷指揮的紅三軍團,任紅4師12團政委,成為了主力紅軍將領。在2016年首播的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中,還留下了張愛萍初識彭老總的有趣情節。

在紅三軍團,張愛萍率部英勇戰鬥,衝鋒在前,多次擔負軍團前衛和後衛,為紅軍主力開道,掩護中央和軍委機關的安全。隨著紅三軍團優秀將領在戰鬥中不斷凋零,張愛萍的地位日益重要,並與彭德懷之下素有「小彭」之稱的彭雪楓結下了深厚友誼。長徵到達陝北後,張愛萍出任軍委騎兵團政委兼代團長,他刻苦學習騎兵技術戰術,打造出了一支裝備精良的紅軍騎兵,在追剿馬匪、配合主力作戰中立下了不少功勛。不過,由於1936年2月的陝北青陽岔戰鬥張愛萍指揮不當,騎兵團受到較大損失,他因此被撤銷職務,改派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抗戰爆發後,張愛萍被派赴上海任江浙省委軍委書記,組織滬杭寧地區抗日游擊戰爭。由於淞滬會戰失敗,上海失陷,張愛萍被調回武漢,改派豫東,和彭雪楓一起拉隊伍創建新的根據地。1939年6月,張愛萍自告奮勇赴津浦路東開闢敵後根據地,任八路軍、新四軍皖東北辦事處處長。他大刀闊斧開展工作,廣泛團結和擴大抗日力量,白手起家拉起隊伍,僅用3個月就建立了包括5縣16區的皖東北抗日根據地。在蘇皖邊地區,張愛萍獨當一面,配合新四軍北上部隊和八路軍南下部隊行動,忽而新四軍,忽而八路軍,頑強與日偽頑各方勢力鬥爭周旋,從皖東北一直打到蘇北,為開闢皖東北、蘇北抗日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一手拉起來的武裝力量,後來組建成為新四軍第3師9旅,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軍63師的前身。

1941年皖南事變後,重建新四軍軍部,並將全軍合併組建成7個師。張愛萍率部被分到新四軍第3師,在老戰友黃克誠手下當上了9旅旅長。此後,張愛萍歷任第3師副師長兼蘇北軍區副司令員,第3師副師長兼8旅旅長、政委,兼鹽阜軍分區司令員、政委及鹽阜地委書記,第4師師長兼淮北軍區司令員等職。黃克誠持重求穩,張愛萍敢打敢拼,二人密切合作,都在民族抗戰中盡展風流。這一期間,張愛萍指揮果敢,機動靈活,採取上天入地下海的各種作戰樣式,領導軍民粉碎了2萬餘日偽軍對鹽阜地區的大「掃蕩」。後又率部轉戰在徐州以南、津浦路東西的廣大戰場,連續作戰,收復失地,為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譜寫了光輝詩篇。

1945年8月,日寇投降,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中央高瞻遠矚,氣魄雄大,指揮全國各區部隊放手發展,迅速完成新的戰略布局。這時,華中解放區成為楔入國民黨統治腹心地區的一把尖刀,因而遭到敵人重兵壓迫。為進行自衛戰爭,華中我軍奉命進行重組,以一部原地堅守,主力北上山東。留下的華中軍區以張鼎丞為司令員,鄧子恢為政委,粟裕、張愛萍分任第一、第二副司令員,譚震林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其中,在軍事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粟裕和張愛萍,如果這一格局不變,未來的解放戰爭華東戰場張愛萍將會是一個重要角色。然而很奇怪,在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中卻很少聽到張愛萍的名字,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也很簡單,張愛萍意外受傷,不得不遺憾地離開了戰場。

1945年10月,為阻截國民黨軍沿津浦鐵路北上搶佔勝利果實,奉中央命令,華中軍區部隊參加破擊津浦鐵路作戰。張愛萍從軍區駐地淮安出發,乘坐從日軍手裡繳獲的大卡車趕赴津浦路前線指揮作戰。走到途中,遇到道路擁擠,張愛萍從駕駛室探出頭向後面車廂里的人交代事情,結果就那麼巧旁邊有一堵牆,車子一動,就把他的頭擠在車門和牆之間了……

就這樣,張愛萍身負重傷,被送到後方救護。由於傷勢不見好轉,又改赴蘇聯治療。直到1948年底,他才傷愈回國,任第三野戰軍前線委員會委員。1949年4月渡江戰役前夕,張愛萍受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出任華東海軍司令員兼政委,成為人民海軍的第一任司令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越軍擅長偷襲,但中國民兵可不是吃素的,迎頭痛擊
解放軍軍神劉伯承元帥,打仗究竟有多厲害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