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敏:沂蒙婚俗

張敏:沂蒙婚俗

【第374次分享】本文為「立達書院」公眾號第374次分享。

好山好水好地方,我的家鄉沂蒙山,地處山東省中南部,包括臨沂三區九縣,日照的絕大部分地區,淄博市的沂源縣,濰坊市的臨朐縣,濟寧市的泗水縣,棗莊市中區,嶧城區,台兒庄,山亭區,江蘇省連雲港市的邳州,新沂,贛榆,東海等縣市,面積148平方公里,土地肥沃,丘陵,平原,山峰各佔三分之一。沂蒙不僅是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更是一個人文概念。

「誰不說俺家鄉好」,沂蒙山小調傳遍大江南北。我是沂源人,更是沂蒙山人。我的家鄉沂源山青水秀,物產豐富,人民勤勞勇敢。五千年前先祖在此繁衍生息,開創了燦爛的歷史文明。沂源婚俗以其質樸淳厚的地方特色及古樸詳和喜慶的民間習俗,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沂源婚俗風情。

在沂源農村年青人要結婚,頭幾個月前男方父母要去女方家,俗稱送日子。男方父母帶上雞魚肉酒等等,外加彩禮,在我們這裡至少1000元,多多益善,因為彩禮錢是讓女方置辦新婚床上用品的,所以彩禮錢多了買的更好,這是男女雙方父母都知曉的。男方父母回來後,男方立即把從女方家帶來的女方年紀,生日,時辰連同男方的年紀,生日,時辰交給本地聲望頗高,名氣甚大,測圭比較準的圭師那裡測算吉日吉時結婚。圭師根據屬相,生日,時辰測出最佳屬相可參加者,禍者趨之避之等等注意事項,俗稱相剋相惜之人,以保平安福壽綿長。

吉日快到了,男方家開始張羅,你來我往四鄰八舍,送囍禮的,幫忙的,絡繹不絕。有在新房貼大紅囍字的,有搬新家居的,有用紅紙糊窗子的,有貼窗花的,有聯繫車隊人的(包括接新娘車隊,迎送男方新郎重要嫡親長輩)在我們這裡頭兩天,或提前一天要派專人專門到新郎的嫡親長輩家去接,以表敬重之意,絕不能慢怠,這顯示了主人家的禮節之儀,待客之道,莊重而又禮貌。這樣熱鬧的場面就像一個大家庭,顯示了濃濃的鄰家親情,純樸而又親和,熱情而又溫暖,親如一家人,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

左盼右等,新郎新娘終於迎來了大喜的日子。這天零辰過後,二三點鐘新郎家人開始準備。新郎根據吉辰,大約提前兩小時帶領車隊去新娘家接親。

來了,近了,一車隊由遠而近不疾不慢地駛來,輕歌燕舞,裊裊嬌語,今天是個好日子的歌聲傳來。新郎新娘坐在第一輛車裡,車是白色的,寓意相愛相守,白頭偕老。第二輛車裡坐著新娘的兩位最重要最親的長輩,還有一對紅包袱,裡邊包著新郎的一對紅襯衣,一對紅毛巾,一對紅手帕,一對紅鏡子,一對紅香皂盒等等,預示著新人成雙成對,百年好合。另一對包袱里有九對燒餅,花生,栗子,棗,糖,預示著新人愛情天長地久,永浴愛河,早生貴子。再後面的各輛車裡分別都是新娘的嫁妝,有新被一般六床,寓意六鋪六蓋,六六大順。再後面車裡還有新毛毯,新床單,新被罩即現在時行的全套床上家紡用品,色澤鮮艷,時尚而又溫馨。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禮花齊放。一身紅色龍風呈祥的錦鍛旗袍打扮的新娘隆重出場,新娘不能站地,立即由新郎幫著換上新紅鞋,預示著新的生活開始了。西裝革履的新郎一把抱起新娘立刻朝新房走去,這對新人讓人賞心悅目,他們滿面春風,喜不自勝。猛一抬頭,你會看到新郎家的大門口屋脊上有一對紅紙包的紅磚,這對紅磚上拴著一對紅筷子,紅筷子上系著青銅錢,即周通元寶,這古銅錢現在少見了,一般系一元的一對硬幣。這一風俗表現新人成家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攜手並進,共同奮鬥致富。

最熱鬧的入洞房儀式開始。兩位年長的婦女俗稱架客即喜娘開始鋪床,這時新郎新娘站在床前,新郎的大紅被之前已鋪上了兩床,開始鋪新娘帶來的被,鋪一層被撒一層栗子棗花生,其中一位喜娘邊鋪邊說,「左一把,右一把,不到一年生孩倆」等等,惹得周圍的大人孩子笑成一團。

你看,那大紅牡丹被,國色天香喜;秀麗荷花被,出水芙蓉秀;玫瑰淡粉被,情訂一生。接著,新娘開始坐床,床下邊鋪著一張長凳,新娘要站上去坐床。這表示新郎家對新娘的尊重,意思是你初進我家門,以後我們要互敬互愛,相依相守。新床新被新人坐,今天的新娘子要露出美麗的臉龐了,這時由喜娘遞給新郎一根紅紙包的擀麵杖,新郎小心翼翼地輕輕掀開新娘的紅絲巾,並迅速把擀麵杖遞到一位伴童的手中,伴童拿著飛奔,送到今天的喜婆婆手中,喜婆婆立刻揣到懷裡,寓意早生貴子。接著,換飯新人儀式開始。第一口飯甜糕,在我們這裡是黍子米做的,由一對童男童女端著,兩位喜娘各用筷子叨一塊送到新人嘴裡,立時問新郎甜不甜,新郎大聲說甜,寓意愛情甜蜜,生活幸福,惹得滿屋子的人哄堂大笑。接著吃又長又寬的麵條,這是新郎家請人專門手擀的麵條,寓意生活幸福無憂無慮。又白又嫩的鮮豆腐端上來了,又是喜娘一人一口送入新人口中,寓意福氣多多,福臨滿門。一杯交杯酒,愛過方知濃。新人各執一杯喜酒,互挽相執送入嘴中,情定喜酒,一生幸福。

喜慶的入門儀式完成,更加緊張的程序而來。鬧洞房,即搶栗子棗花生,喜娘剛交待完成,孩子們一擁而上,大人們也蜂擁而至,你拽我奪,你搶我摸,頓時,亂成一團,有掀被子的,有掏被子的,有鑽床底的,有跳到床上去的,哈哈,緊張刺激,誰搶的最多,誰的本領最大,最自豪,誰沾的喜氣最多。聰明的直接把喜房的一對金斗銀升抱起來,這對金斗銀升裡面放著一小捆芝麻秸,糖,花生,栗子,棗,寓意新人早生貴子,生活似芝麻節節高,生出的貴子才高八斗,滿腹經綸。當然這是不科學的說法,可這顯示了人們對新婚幸福吉祥如意的美好期盼,美好祝願。民風民俗習性秉性天然自成,笑態可掬,善良真誠,永恆流傳。

中午,男方新郎家大擺宴席,即答謝眾位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左一家,右一家,前一家,後一家,眾位親友陸續來到坐好,其中新娘隨來的兩位親人要專門安排,在我們這裡俗稱大客席,即這桌是尊貴的客人,顯示了新郎對新娘家人的尊重禮貌。頭雞二魚三活菜,鍋碟餚碟打頭陣,第四盤四喜丸子,這時新郎由兄弟陪著給眾位親友敬酒。到第八盤時是八寶飯,由新郎父親和兄弟共同為眾親友敬酒答謝,到此,婚禮儀式現場達到高潮。

「十里不同俗,隔河改風俗」。一個地方一種風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婚嫁風俗沂蒙各地也不盡相同,但寓意盡顯美好,純真自然,渾然天成,自帶喜慶祥和之兆。

今天的沂蒙人在改革的春風哺育下,大部分年青人已陸續到城裡買房結婚,整體廚房傢具一應俱全,室內整潔大方亮麗,也不再挑選測算吉日,5月1日或10月1日定好了,簡單而不失浪漫地一起舉行集體婚禮,然後集體旅遊,省去了許多繁鎖程序,也讓父母少操心了,就是經濟花費提高了不少。

隨著社會的進步,婚嫁越來越走向簡約奢華,年青人的結婚排場越來越大,追求也更高更遠。

變通思變,層出不窮。沂蒙婚嫁日益改善,傳承發揚優秀民風民俗,責無旁貸。沂蒙齊文化的代表和翹楚,記錄了百姓的勞動和生活。反映了沂蒙人生活富裕安康,安定祥和吉慶,如意幸福美滿。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經典永流傳,民間樂相傳。窗體頂端

歡迎長按下圖關注「立達書院」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立達書院 的精彩文章:

生肖印三枚:狗與兔
王劍:今天,你寫了嗎?

TAG:立達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