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建的寬厚里,是濫用的人文情懷

重建的寬厚里,是濫用的人文情懷

青磚灰瓦,長石鋪路,街道兩邊規列的是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築,房檐上裝飾的小燈發出碎碎的光,從遠處看,好像組成了一道道光線,而這光線鋪成了一片片霓虹,霓虹里是正在彈琴的街頭藝人,藝人的周圍是人流往來,人流的盡頭是濃烈的現代化氣息。這是寬厚里,也是推倒重建的寬厚所。比之過去的寬厚所,寬厚里是不倫不類的。比之周圍的高樓大廈,寬厚里又是格格不入的。

對於傳統文化的消逝,我有些遺憾。但也明白,社會是發展的,傳統文化消逝不可避免。被時代的車輪碾過去,能留下的只有車轍的痕迹,等風來過,這痕迹也散了。我不明白的是,既然當初決定讓寬厚里讓路於現代化建設,為什麼回過頭來又要重建它?給一具屍體裹上活人的衣服,好深深的緬懷它?你這是笑話它?還是可憐它呢?這是商業布局下的犧牲品,也是被濫用的情懷。

傳統的中國建築講究的是天人合一,有著濃濃的人文情懷。人文是有區域性特點的,每個地方的人文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比如濟南,它的人文是與水有關的。濟南的老街巷,都與水有關。老巷子,應該是從充滿秩序意志的大路走來,一拐角便是穿著背心兒,坐著馬扎,守著棋盤吵架的老大爺,是坐在門口一邊擇菜,一邊看孫子的老大媽,而這門裡便是一股小的泉眼。孩子正趴在那泉水上,對著泉笑呢。每當走在這種巷子里,總有一種安心的感動,一種開心的等待,總覺得會有下一個拐角的驚喜等著你。這是一種建築與人文融合而來的骨肉相連的感覺。

中國人上世紀末,經歷了一場幾乎滅族的戰亂。而戰後初期的中國是混亂的,在亂世中求發展,需要一種強大的社會秩序意志。這種意志讓現代中國的發展步伐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要統一,也比任何時候都失去了文化上的個性。文化是厚重的,也是脆弱的。它可以在幾千年的櫛風沐雨中巍然不倒。也可以在幾十年的現代化浮沉中支離破碎。文化因人而延續著,也因為人而毀滅著。它厚重是因為人類堅定的精神,它脆弱是因為人類善變的性情。

或許現在人們覺察到了被擠進角落的傳統文化,所以才會想以各種方式重現它。但這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築,除了消費人們的情懷,又能給文化發展帶來什麼益處?

既已消逝,何必重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牛人文 的精彩文章:

TAG:牛牛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