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約25%育齡期女性患有子宮肌瘤,那到底切還是不切?

約25%育齡期女性患有子宮肌瘤,那到底切還是不切?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約25%的育齡期女性患有子宮肌瘤(給你們吃顆定心丸壓壓驚)。它往往是體檢才發現,整得許多女性同胞一臉莫名其妙和措手不及……

那麼我今天為大家解決三個問題:

1.子宮肌瘤,到底是切還是不切?

2.懷孕遇上子宮肌瘤,怎麼辦?

3.得了子宮肌瘤,能不能喝豆漿?

子宮肌瘤,到底是切還是不切?

一般來說,無癥狀的小肌瘤無需治療,定期隨訪觀察,尤其是近絕經期的婦女,每3~6個月在臨床及影像學方面進行複查。一般情況下,絕經後肌瘤可逐漸萎縮,但對於有癥狀加重、肌瘤持續增大,或生長迅速懷疑惡變者,應積極進行干預。干預方式有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而手術適應證有:

1.子宮肌瘤合併月經過多或異常出血,導致貧血;或壓迫泌尿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出現相關癥狀,經藥物治療無效;

2.子宮肌瘤合併不孕;

3.子宮肌瘤患者準備妊娠時若肌瘤直徑≥4 cm建議剔除;

4.絕經後未行激素補充治療但肌瘤仍生長。

對任何年齡有意願保留對子官切除有顧慮且排除惡性腫瘤者採取肌瘤切除術,對肌瘤大、癥狀明顯、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惡變者採取子宮切除術。年紀較輕者可考慮行次全子官切除術。

懷孕遇上子宮肌瘤,怎麼辦?

妊娠合併子宮肌瘤的估計發生率為 0.1%~3.9%。肌瘤對妊娠的影響取決於肌瘤的大小和生長位置,較大的肌壁間肌瘤可壓迫宮腔導致內膜血供不足導致流產、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妊娠後期可導致胎位不正,前置胎盤等。一般妊娠合併子宮肌瘤不需處理,僅需密切隨訪。如果出現子宮肌瘤紅色變性,首選保守治療,包括卧床休息、補液及一般支持治療,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有宮縮者予宮縮抑製劑,必要時予鎮靜劑、止痛劑 。若保守治療失敗或診斷不清楚時,可考慮手術探查 。

子宮肌瘤在子宮上紮根的位置不同,給每位女性帶來的不適也不盡相同。但是它的神秘面紗已經被揭開,明確其併發症及處理對策,我們可以在諸多治療選擇中鎖定更安全、更合理的治療方式。

得了子宮肌瘤,能不能喝豆漿?

可以喝。首先,豆漿、黃豆含有的叫做「植物雌激素」,與人體內的雌激素是有區別的,主要是異黃酮類和木脂素類。植物雌激素的活性比較低,僅僅是女性自身分泌的內源性雌激素活性的1/1000~1/10萬。其次,植物雌激素又被稱為「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也就是說,植物雌激素在體內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

如果體內雌激素水平比較低,植物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發揮雌激素樣的作用,但是,當體內雌激素水平比較高時,植物雌激素競爭性地佔據了受體的結合部位,阻止了活性更強的內源性雌激素的結合,反而減弱內源性雌激素的應答,產生拮抗雌激素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宮 的精彩文章:

女子產後大出血後切除子宮 醫院被判賠償25萬
35歲多囊卵巢+縱膈子宮+卵巢早衰終於迎來好孕

TAG:子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