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格爾利茨自然歷史博物館裡那些專業級的缸體

格爾利茨自然歷史博物館裡那些專業級的缸體

格爾利茨自然歷史博物館位於德國,成立於1860年,這裡結合了兩百年的收藏和研究歷史,從溫帶到熱帶,從高山到珊瑚礁,傳達著博物館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

這裡有著比肩專業水族店水平的缸體,蜥蜴、蛇、魚、珊瑚等造景缸,在這裡都能看到。

格爾利茨自然歷史博物館所在地,一個很有建築特色的地方

這個區域在博物館的地下室,下地下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這個巨大的海缸

三面均可觀賞。這樣零距離的展示和水族店並無二致了。往後你們將看到的所有缸體也都是這樣零距離地展示

馬鞍刺蓋魚

黃高鰭刺尾魚

黑尾宅泥魚

還有在海葵里的小丑魚

缸體展示區域。在主大廳里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十個環境

進入該區域的第一個缸體,主要用竹子進行布置

陸地動物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保持了非常好的聯繫

該缸唯一一個純陸地的環境,飼養的是巢鼠。

這種原產於歐洲和亞洲小型嚙齒動物成體的體重也只有4克,主要吃種子、昆蟲、花蜜和水果。它們善於在草中編製球形的建築物,環境的布置也很符合巢鼠的生活習性

飼養歐洲魚類的缸體

歐洲的環境

水游蛇。水游蛇首選的棲息地是開闊林地和「邊緣」棲息地(例如田間邊緣和林地邊界),因為這些棲息地可以提供足夠的地方用於避難,同時它們也會在水邊被發現,它們主要捕食兩棲動物(蟾蜍和青蛙)

非洲的環境

水下是塞內加爾多鰭魚

水上是球蟒

展示亞洲環境的缸體

黑眶蟾蜍

麗棘蜥

澳洲環境

綠樹蟒

展示南美洲的環境

扁尾盲游蚓螈。分布在巴西、秘魯、哥倫比亞以及蓋亞那,棲息在低地森林地帶的河流和沼澤中,純水生。

白天在洞穴中度過,夜間出沒,通過在底床的沉積物中尋找小型無脊椎動物,如昆蟲的幼蟲和蝦,也包括小魚。它們的眼睛功能性無用,主要靠觸摸或獵物移動時產生的微小振動來捕食 。 它的全身都有粘液腺,如果受到攻擊,會分泌有毒粘液,即便如此,它們依然會被鳥、蛇和大魚吃掉。

另一個展示南美洲的缸體,飼養的是魟魚

雙冠蜥,可以在水上跑的哦

自然博物館的其他樓層,有罕見植物和動物的展覽、地質展覽、叢林和熱帶地區的展覽、關於進化的展覽、地球內部的展示等,就不一一介紹了,大家隨意感受一下:

說來慚愧,不是做這篇文章我都不知道「格爾利茨」這個地方,更想不到居然還有一個這樣的自然博物館。沒有去過,但是從照片能看出,缸體的水平是很高的,而且維護得很不錯,很開心能和大家分享這麼一個冷門的地方~

素材來源:akwa mania

整理編輯:賣腎吃火鍋

【聲明:本文來源壹水族,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居水景 的精彩文章:

6個小技巧,真實還原經典莫斯樹
關於魚缸裸缸開缸養水和開缸後怎樣放魚?

TAG:家居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