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孩子貼上標籤,你知道危害有多大嗎?

給孩子貼上標籤,你知道危害有多大嗎?

關注本號,就是免費心理諮詢!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給孩子貼標籤,簡單粗暴的傷害他。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說:「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一個做電商的朋友A時常會聊起自己的兒女,討論著孩子的教育問題。

這個朋友經濟能力非常不錯,孩子們的衣食住行都很講究。在他人眼裡,她生活很幸福,兒女雙全、老公很愛她、婆婆也對她言聽計從的。

對兒女性格和教育上卻讓她不知所措,永遠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不好,不自覺的貼上各種標籤。

「親,我想給女兒報個模特走秀的課程。她太屌絲了,好的衣服穿在身上都像山寨貨!太沒氣質!她這種骨子裡的屌絲不知道還有沒有救。」

「我又怕走秀的孩子都太漂亮了,我女兒反而更自卑。我看她不敢去,肯定會不好意思,像她這麼膽小又沒自信,肯定接受不了!」

「我發現她做什麼事情專註力都不好,什麼都學不進去!」

「上台演講、回答問題、表演都不敢!太膽怯了!一點用都沒有!」

和朋友的聊天中,接收到的全部都是對孩子負面的信息!全是否定的!試問一個母親對孩子全都是這樣那樣不好的看法,這個孩子又怎麼會變的越來越好呢!自信心又從何而來?

《瘋狂動物城》故事中小狐狸從小就想當一名小騎警童子軍,保護弱小維持和平。在他參加入隊儀式,宣誓著忠誠、勇敢時,那些歡迎他入隊的草食動物們卻粗暴地撲倒了他,給他套上了嘴套。

因為他們認為狐狸就是狡猾的,永遠不值得信賴。「狡猾」這個標籤讓小狐狸決定:既然別人都認為我是狡猾的,那我也就沒必要再做什麼改變了。

長大後他處坑蒙拐騙。如果不是兔朱迪的幫助,他永遠只是狡猾的狐狸,過著坑蒙拐騙的日子,離自己的夢想和本真越來越遠。

心理學上有一個現象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期待會成為自我成就的預言。

給孩子貼標籤,實際上就是對孩子進行角色塑造。按照你的設定去表演,演著演著就成了真。

撕下一切標籤,學會就事論事。坦然去面對孩子的行為,了解他行為背後的原因。長期抱怨自己的孩子,其實是父母自己的內心世界出現認知偏差,通過心理諮詢可以幫助你看清問題。

一次兩次只是偶然,絕對不代表孩子的全部,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方法改變它們。父母面對孩子的「壞行為」,要學會用描述性的語言去表述,而不是用角色符號定義他。

不要說「又這樣」、「總是」、「永遠」、「改不了」這樣的話。那樣只會更加強化了行為,起到反作用。

永遠讓他相信自己明天可以更好,不給他們的人生設了限!

如有困惑,歡迎前來進行心理諮詢!你的故事有我願意聽,一路與你一起成長!

付費心理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諮詢 的精彩文章:

恩愛夫妻相處訣竅二三事
你對男人的讚美恰當嗎?

TAG: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