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失落的物種:等待了一個世紀才被命名的魚

失落的物種:等待了一個世紀才被命名的魚

北京時間3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1852年8月6日,星期五。一大早,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被召喚到海倫號(Helen)帆船的甲板上。此時這艘船正處於大西洋當中,而華萊士已經在海上度過了26天。

他早已習慣了艱苦的生活。此前4年時間裡,他一直待在亞馬遜熱帶雨林,探索地圖上那些尚未標記的區域,同時採集各種自然史標本,部分是為了自己收藏,部分是為了英國老家的博物館。帆船的貨艙裝滿了華萊士的寶貴標本,其中許多是在科學上全新而且無法替代的的發現。這位出生於威爾士,當時年僅29歲的博物學家甚至收藏了一些活的動物,包括鸚鵡和長尾小鸚鵡,幾隻猴子,還有一隻野生森林犬。

來到甲板上,船長對華萊士說:「我擔心船上著火了,來說說你的想法。」10個月之前,華萊士在亞馬遜熱帶雨林深處染上了一場熱病,幾乎丟掉性命。此時,病體未愈的他和特納船長站在海倫號的甲板上,看著煙霧從前甲板上升騰起來。人手不足的船員們瘋狂地把一桶桶水倒到貨艙里,但火勢依然不可阻擋,眼看就要把船吞沒。船長帶上他的計時錶、六分儀、指南針和地圖,船員們開始準備救生船:一艘長艇和船長的小快艇。

「我帶上了一個裝著幾件襯衣的小錫盒,」華萊士在寫給朋友、植物學家理查德·斯普魯斯(Richard Spruce)的信中記述道,「然後把我那些魚類和棕櫚的繪畫也放了進去,很慶幸它們剛好在手邊。」

救生船上很快就裝滿了補給品,「兩桶餅乾和一桶水放了進去,還有許多生豬肉和一些火腿,幾個保存著肉類和蔬菜的錫罐,還有一些酒」。接著,人們開始抓著繩子,把自己放到救生船上。下降的過程中,華萊士突然手滑,摔到了船上,他手上的皮膚也被磨破。沒過多久,海倫號就沉到了大西洋海底,隨之沉沒的還有華萊士採集的多樣性未知的新物種。

最終,在2015年9月,瑞典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魚類學家斯文·庫蘭德(Sven Kullander)為其中一個尚未描述的物種——一種花紋獨特的紅色魚類——進行了命名。華萊士於1852年在亞馬遜盆地採集了這種魚類的標本,庫蘭德將其命名為Crenicichla monicae。

Crenicichla monicae屬於慈鯛科的矛麗魚屬。該屬包括了將近100個已知物種,分布範圍跨越南美洲的熱帶和南部區域,向東可達安第斯山。「矛麗魚屬魚類的身體較長,」庫蘭德說,「而且大部分具有突出的吻部和一張大嘴,反映了它們肉食的習性。」

這種魚具有長而多刺的背鰭,其長度幾乎與體長(能長到約25厘米)相同。它們魚體狹長,在側線上方具有小斑點和黑點組成的獨特圖案。庫蘭德的描述性論文發表在《Copeia》期刊上,題名為「華萊士的矛麗魚在160年後得以命名:來自巴西內格羅河上游的慈鯛科(真骨下綱:慈鯛科)新物種」(Wallace』s Pike Cichlid Gets a Name After 160 Years: A New Species of Cichlid Fish (Teleostei: Cichlidae) from the Upper Rio Negro in Brazil)。

內格羅河是亞馬遜河北岸最大的一條支流,是一條「黑水河」(因上游植物落葉腐爛造成河水顏色深如濃茶水)。它始於哥倫比亞南部,蜿蜒地向西南穿過熱帶雨林,在馬瑙斯(巴西亞馬遜州首府)與亞馬遜河交匯。1852年之前的某段時間,華萊士曾在內格羅河上游湍急的水流中採集魚類。庫蘭德稱,在海倫號沉沒的時候,至少有一件C。 monicae標本還放在貨艙中。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華萊士在採集到這種魚類之後畫了一張鉛筆畫。他曾擔任過測量員,接受過精確繪畫的訓練。當海倫號帆船燃燒並開始傾斜的時候,華萊士抓起那些魚類和棕櫚樹的繪畫,逃離火災現場。當他摔到救生船上時,這些繪畫也同時掉到船上。

作為世界知名的慈鯛科魚類專家,庫蘭德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他留著一條銀色的馬尾辮,有一雙淡藍色的眼睛。他已經從事了50多年的魚類研究。當還是高中學生時,庫蘭德就已經有了自己的研究空間。

「我嘗試過觀鳥,但那很無聊,」庫蘭德說道。他把目光轉向了魚類。20世紀70年代,瑞典出現了一股進口非洲淡水湖泊慈鯛作為水族箱物種的風潮。突然之間,人們可以獲得越來越多的慈鯛物種,其中一些呈現出很不尋常的形態。當時還是青少年的庫蘭德利用這一機會,成了一個狂熱的水族愛好者,他的水族箱里裝滿了來自異國的慈鯛。「我更喜歡新熱帶界的形態;不過,我也非常熟悉所有相關的文獻,並養了所有我能找到的物種,」他說,「我和其他愛好者和科學家有大量的通信交流,又儘可能地把學校放在一邊。」

庫蘭德在本科期間發表了第一篇學術論文——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研究生階段,他師從伯·芬恩霍姆(Bo Fernholm)——當時瑞典唯一的魚類分類學家。庫蘭德總共命名了超過100種新的慈鯛科魚類。他表示,在全世界範圍內有將近2000種已知的慈鯛,分布在亞洲、非洲、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在眾多分類特徵中,魚類學家鑒別新的慈鯛科物種主要根據「咽齒」——慈鯛科魚類喉部兩片類似牙齒形狀的構造——的細微差別,這種結構有助於捕食和咀嚼食物。


華萊士的繪畫

查爾斯·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但他並沒有形成孤立演化的理論。他與包括華萊士在內的其他學者合作。華萊士是一個安靜,總是戴著眼鏡的人,第一個提出了生物地理學的一些基礎理論。他似乎從直覺上抓住了地理隔離在生物分化過程中的重要性,並寫信將這些想法與達爾文分享。華萊士用了許多年時間探索亞馬遜雨林中最鮮為人知的區域,採集了包括C。 monicae在內的許多標本。之後,他還花了許多時間在馬來群島,並在那裡劃定了「華萊士線」(Wallace Line)——一條向北從印度尼西亞婆羅洲和蘇拉威西島之間穿過,然後突然轉向東北,經過菲律賓的理論邊界。在華萊士線兩側的生物具有明顯的差異:東側更接近澳大利亞的物種,西側則主要為亞洲物種。兩個生態區之間的屏障只不過是一條狹窄的水道。除了少數例外,在那裡所發現的物種幾乎都只存在於這條界線的一側。在所謂的華萊士地區(Wallacea,馬來群島中華萊士線和萊德克線之間的蘇拉威西島、馬魯古群島和努沙登加拉群島),這條界線相對就沒那麼清晰。

回到1852年,華萊士和其他人坐在救生船中,目睹火焰從甲板燒起,再燒掉船帆,以及海倫號上剩餘的一切。「很快,」他寫道,「船翻了過來,使桅杆折斷並落在船外,甲板很快被燒毀,兩側的鐵器燒得通紅,其餘全部斜桅從底部燒起,然後也都掉了下去。」

夜幕降臨。救生船上的人們靠近燃燒中的海倫號,火焰照亮了黑色的海面。夜裡的某個時刻,海倫號在海浪中翻了過來,就像一口發出嘶嘶聲的大鍋,貨物在底部燃燒著。華萊士很冷靜,他原本以為必死無疑。隨著火焰飛濺到海面,他又坐回船里,開始思考丟失的標本:那隻森林犬;裝滿魚類的瓶子;昆蟲和長尾小鸚鵡;三隻絨毛猴。「我費了不少力氣才取下並包裝好一整片王棕(學名:Oredoxia regia)葉子,它足足有50英尺(約合15米)長,我還希望把它做成一件不錯的展品放在大英博物館的植物陳列室里。」

華萊士看著自己的雙手,被繩子刮破的地方還火辣辣的疼,同時列舉著他的標本。「所有我個人收藏的,從離開Para之後一直帶在身邊的昆蟲和鳥類標本,」他寫道,「其中包含了數以百計新奇而美麗的物種,它們原本將(我非常希望)放在我的陳列室里,就美洲物種而言,那是歐洲最好的陳列室之一。」

全都沒了,只有華萊士的繪畫保留了下來。最終,這些繪畫成為了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的藏品。2002年,它們被整理成《內格羅河的魚類》(Fishes of the Rio Negro)一書出版。圖版194正是一張描繪細緻的Crenicichla monicae黑白鉛筆畫,可以看到魚身上長而多刺的背鰭。魚的嘴巴微微張開,魚身後部和上部有黑點圖案。華萊士的注釋寫道,這條魚呈現出獨特的紅色。它的兩側有一條暗紅色的帶紋,甚至眼睛也是橙紅色的。

在這段時間裡,華萊士所描繪的其他慈鯛科魚類大多被鑒定了出來,通常至少鑒定到屬,但大部分情況是鑒定到種。他所描繪的許多魚類在他採集之前就已經為科學界所知。奧地利魚類學家約翰·海克爾(Johann Jakob Heckel)在1840年的一篇專題論文中對這些魚類進行了描述,他依賴的是同為奧地利人的約翰·納特爾(Johann Natterer)所採集的標本。納特爾在1817年參加了前往巴西的探險活動,將近20年後才帶著大量自然史標本回到維也納。剩餘的其他物種還處於未鑒定狀態。1989年,庫蘭德描述了鷹大眼麗魚(學名:Acaronia vultuosa)——華萊士在亞馬遜描繪的另一種魚類。少數魚類物種等待的時間更長,比如本文的主角,圖版194上的那條魚。


梅林的標本採集

1923年,一群瑞典生物學家前往華萊士70年前曾探訪過的地方,其中有三位老友:道格拉斯·梅林(Douglas Melin)、亞瑟·比拉爾斯(Arthur Vilars)和亞伯拉罕·羅曼(Abraham Roman)。梅林和羅曼是生物學家,比拉爾斯是工程師,擔任他們的助手。

他們從馬瑙斯出發,向北沿內格羅河順流而下。這條河彙集了許多條相同方向的支流。在沃佩斯河(Rio Uaupés)和內格羅河交匯的地方,他們開始沿著沃佩斯河向東前進,眼見著一條棕色河流變得越來越窄,水流加快,每前進一英里河流就變得更加曲折。他們沿途採集生物標本。到了1924年中段,事情發生了變化。羅曼在四月離開巴西,前往瑞典。比拉爾斯在6月因為感染熱病去世。

之後,梅林回到馬瑙斯,在那裡將標本裝船運回國內,然後一個人繼續在秘魯探險。這幾位生物學家一共採集了數千件標本,包括蛙類、鯰魚、跳蛛和無數的植物樣品。1924年4月,梅林和比拉爾斯已經在位於塔拉誇(Taracuá)的內格羅河流域採集了屬於同個物種的多件標本,這是一種具有獨特斑點的紅色魚類。沒錯,這正是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曾經採集,然後眼睜睜看著沉入大西洋海底的那種魚類。庫蘭德稱,這次探險中採集的所有標本最終都送到了瑞典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加在一起,梅林的魚類收藏並不算多,」庫蘭德說道。梅林的標本裝在130個瓶子里,每個瓶子都裝著一條或多條保存在酒精里的魚。


重新被發現

梅林的C。 monicae標本依然以未鑒定狀態保存在斯德哥爾摩。魚身上的紅色鱗片漸漸褪成粉色,最終變成淡黃色;眼睛變成了乳白色,不再透明。標本的分子已經斷裂,開始降解。20世紀50年代,魚類學家奧托·辛德勒(Otto Schindler)參觀了斯德哥爾摩的標本館,見到了這些標本,並把它們帶到了他擔任館長、位於慕尼黑的巴伐利亞州動物標本收集研究所。接下來幾十年里,這些標本依然是未經鑒定的狀態。到了20世紀90年代,庫蘭德發現了這些標本,它們依然存放於慕尼黑。

「我找到這些具有斑點的魚,認出它們肯定是新的東西,」庫蘭德說道。他將其中兩件標本帶回了斯德哥爾摩,留下已經看不出顏色的第三件標本。這種梅林和華萊士都曾採集過的魚類,由於其身體上半部的深色斑點和長而多刺的背鰭,在慈鯛中顯得獨一無二。庫蘭德稱,從目前僅存為數不多的標本來看,這些圖案似乎僅出現在雌魚身上。

「大部分矛麗魚屬魚類看起來都很相似……雌性Crenicichla monicae的顏色圖案在華萊士的繪畫中十分明顯,使我們能確定它們就是梅林的收藏中那個具有斑點的物種,」庫蘭德說道。在與最接近的物種比較後,庫蘭德發現這種魚類的長背鰭上具有多一根棘刺。它的咽齒也具有明顯的特徵。而且,「很不一樣的一點是,」庫蘭德說,「大多數慈鯛的鱗片邊緣長著小刺,摸起來很粗糙,而Crenicichla monicae是矛麗魚屬三種具有光滑鱗片的魚類之一。」

160多年前,華萊士採集了這種魚類,之後標本丟失;將近一個世紀前,梅林在塔拉誇再次採集到了這種魚類的標本。現在,它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學名。在庫蘭德對它們進行描述之後,研究者們又在梅林採集於亞馬遜的標本中發現了其他失落的物種。2016年1月,美國奧本大學的生物學家米爾頓·譚(Milton Tan)和喬納森·安布魯斯特(Jonathan Armbruster)對梅林採集於內格羅河盆地的一件標本進行了描述。他們將這一甲鯰科新種命名為Hypancistrus phantasma。這種鯰魚顏色蒼白,「肩膀」較寬,身體呈楔狀,長著小而朝下的嘴巴。它的種名「phantasma」意思是「幽靈」(phantom)。與華萊士的慈鯛一樣,它也在標本瓶里等待了將近一個世紀後才被重新發現。梅林和比拉爾斯在1924年2月14日從內格羅河採集了Hypancistrus phantasma的模式標本,但此後人們再也沒見過這種魚。

1924年,這種下口鯰就生活在水深流急的內格羅河河床上。現在它們可能依然生活在那裡,像幽靈一樣。或許在斯德哥爾摩或其他地方的標本瓶中,還保存著其他同樣的「幽靈魚」。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標本逐漸褪色,慢慢失去原有的色彩,和那些曾經能將它們與其他魚類區分開來的獨特圖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自我還是他者:我們該如何定義寄生蟲?
2015年全球60%賽加羚羊短時間離奇死亡的原因是什麼?

TAG: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