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國反腐困局:要道德,還是保經濟?

英國反腐困局:要道德,還是保經濟?

#十分鐘的深度閱讀,洞悉全球經濟新格局#

2017年底一個陰冷的夜晚,英國白領犯罪執法部門 — 重大詐騙案檢察局(SFO)的最高長官戴維·格林(David Green)局長從倫敦辦公室出來,上了一輛黑色計程車,來到金絲雀碼頭,在一個鑲著木質牆板的禮堂里找了個前排位置坐下。格林是來聽前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就貪腐和不法資金流動問題發表演講的。問答環節開始不久,格林示意工作人員遞來話筒,問了卡梅倫一個貌似非常直率的問題:對於SFO這樣一個專門從事調查和起訴高端白領犯罪活動的部門,你以前怎麼看待它的反腐工作?

面對這個問題,伊頓公學出身、風度儒雅、擁有大量在英國政府高層任職所需淵博學識和豐富經驗的卡梅倫變得有些張口結舌。「SFO,嗯……我肯定支持它的工作,」他吞吞吐吐地說,中間還停頓了幾秒鐘。隨後他似乎來了個「不過」,並轉彎抹角地說:「作為首相,你肯定會感到有責任讓英國企業走向市場,拿到訂單、創造出色業績。」他接著說:「所以,有時候會感到沮喪,會感到憂慮和擔心。」

對於不熟悉英國官場風氣的人來說,格林和卡梅倫之間的這段對話或許很奇怪。很難想像某位美國總統(特朗普除外)會被問到他是否支持聯邦調查局(FBI),更不用說會回答說,應該顧及追究可疑犯罪分子時可能造成的商業損失。

用一位仰慕者的話來說,格林已將其所在的SFO改造成一家「不可輕視」的機構

但是,這一插曲凸顯了英國存在的一種根本性矛盾:儘管對於腐敗和企業犯罪的方方面面英國領導人說得很到位,但對於調查和起訴這類犯罪英國會相當寬鬆。因重大內幕交易被定罪的案例最多也不超過二三十起;對於那些在美國土地上經營會心存顧慮的富豪,倫敦享有樂園的美名。在英國企業中間,與不合原則的司法權之間存在很多「聯繫」,它們能帶來很大利益,並且一般不會被執法活動打擾。

英國反腐監察機構SFO

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作為英國反腐監察機構的SFO在其成立三十年來,大部分時期相對而言都沒什麼權威,它的名稱還常被人們調侃成縮寫字母相同的「重大滑稽局」(Serious Farce Office)。一直以來,它時不時地會發生辦事不力、預算不足和屈從於政治壓力的情況。然而,自從2012年格林出任局長以來,他努力將僅有400名工作人員的SFO改造為一支有效的執法力量。它在針對類似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等一流大企業的行動中獲得了勝利(該公司涉嫌賄賂),將「Libor指數操縱案」(Libor即倫敦銀行間同業拆息)的首犯繩之以法……

……

……

……

商業周刊中文版知識商店是《商業周刊/中文版》新媒體最新推出的付費產品系列。《商周深度閱讀365》將為讀者每天更新一篇由編輯精選的商業類深度閱讀文章,可單篇購買或訂閱全年,#十分鐘的深度報道,幫您觀察世界經濟新格局#。大量新產品也將陸續登陸商店,請大家持續關注。

如何找到商周知識商店主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掃描分析名片信息,日本雲計算軟體成為商業交易推薦的「中間人」
對穿著暴露的「賽車女郎」說再見,歐洲體育運動正在經歷#MeToo時刻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