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人反對學佛,在家搭設供桌陳設供品會被譏諷抱怨,我該怎麼辦?

家人反對學佛,在家搭設供桌陳設供品會被譏諷抱怨,我該怎麼辦?

三世諸佛如何發願,

我亦如何發願

在學佛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尤其是初涉佛法時,由於聞思不夠,很多疑問都無法解決。

樂園收集了禪修群師兄的一些問題,結合從兩位上師那裡學到的佛法,為大家統一作答。其中不確定的問題,會請教上師後再作回答。

——靜怡苑·心靈樂園

問答 集

心靈樂園

-

01

-

家人堅決反對學佛,家人買回來的水果等食品我放在供台供養上師三寶後有時會遭到譏諷和抱怨,此現象因我行為而起,我這樣做有沒有過失?另外,這樣請下來的供果吃了還有沒有加持呢?

如果家人已經堅決反對自己學佛了,就盡量不要做激怒他們的事。我們可以把自己供養、聞思修行的行為掩藏起來。

上師也在智悲佛網設立了網上供佛,你可以在虛空中表達自己的虔誠心。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盡量做好自己的本分。如果表現比以前更好,才是說服家人同意自己學佛的砝碼。

如果自己學佛以後表現比以前還不如,家人怎麼可能願意我們學佛呢?所以,如果因為自己一意孤行,只顧自己的學修,不考慮家人的根基,缺乏善巧方便,而斷絕了家人善根成熟的機緣,還是有一定過失的。當然,如果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家人仍然不理解,那就只有隨緣,自己也沒有過失。

按照藏傳佛教的規定,供果是佛菩薩的財產,我們不能隨意享用,應該用來布施動物等與自己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眾生。

如果實在是想吃,也應該像大上師說的那樣,在觀想佛菩薩賜予自己以後享用,但最好享用的時候心裡是希望得到加持,而不是出於吝嗇。因為供養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遣除我們的吝嗇心。

如果有信心,又沒有吝嗇心,並觀想供品是佛菩薩賜予自己的悉地,那樣就會像修持上師瑜伽一樣,可以得到加持。

-

02

-

藏傳佛教裡面供果是不是當天晚上就要收下來?收下來的供果是不是第二天不能再供了?好像漢地寺廟裡供果放了很久,所以不太懂。另外,請下來的供果分發給眾生吃時心裡怎麼發願呢?

藏傳佛教沒有規定供果必須當天晚上收下來,當然,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則每天換新供果再好不過。

如果條件不允許,則幾天一換也無妨。最重要的,是要有恭敬心、信心,並消除吝嗇心。收下來的供果一般不要再供。

請下來的供果分發給眾生吃時,可以想「諸佛菩薩如何發願,我也如何發願」。如果有時間能念誦並隨文觀修《普賢行願品》,那就很完美了。

總的來說,所有希望眾生能得到暫時與究竟利益的發心都不錯。

-

03

-

隨身佩戴的佛像、經咒在去衛生間與睡覺時必須取下來放清凈處嗎?感恩善知識幫忙解答。

藏傳佛教沒有這樣的規矩,但有規定,有些經書除了洗澡和造惡業的時候,應隨時不能離身。

如果在去衛生間與睡覺時去世了,身上的佛像、經咒都會對亡靈有好處。

法王如意寶與很多上師,顯現上都是將重要的佛像、經咒隨身攜帶,時刻不離身的。

-

04

-

阿彌陀佛請教:洗菜時菜葉菜花有蟲子如何處理,家裡小貓小狗身上長虱子了,如何處理?小孩子、貓狗定期吃驅蟲葯去蛔蟲是殺害眾生嗎?

作為合格的大乘佛教徒,洗菜時發現有蟲子,也不能故意將其殺死,而應輕輕地把他們放在相對安全的地方。

家裡的小貓小狗身上長虱子了,不能將殺蟲藥噴在貓狗身上殺死虱子。也不能給小孩子、貓狗定期吃驅蟲葯去蛔蟲,這些都是殺害眾生的行為。

很多高僧大德都建議,佛教徒盡量不要因為自己的消遣而養寵物,一來容易生起執著,二來在動物長寄生蟲的時候也不好處理。當然,以愛心收養流浪動物則不在此範圍內。

阿彌陀佛 !請教:有人反對年輕人修學密宗,說:你總是要輪迴的,上師與弟子在輪迴中輾轉互相尋找,還如不學顯宗的好,那麼,對於那些剛接觸進入藏傳學習的新道友,老道友們該如何回答?

-

05

-

在沒有度脫輪迴之前,即使學顯宗,有緣的師父也會在輪迴中尋找有緣的弟子,在這個問題上,所有的師徒關係都是一樣的。

至於自己學什麼,主要取決於緣分。而判定緣分的因素,主要是自己的信心。

覺得漢傳佛教好,就學漢傳佛教,其他以此類推。眾生根基千變萬化,所以佛陀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任何法門,可以度化所有眾生,一切都觀待於緣分。

-

06

-

阿彌陀佛 !頂禮上師三寶!請教:修往生法時,聽說頭頂要流黃水,或者疼,開小洞,請問這種情況需要用藥處理不?

專門請教過上師,如果是修出來的,就不需要用藥。不過,能修到流黃水或開小洞的程度,也是為數不多的。

-

07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先有緣起,然後才有雞或蛋。無論是雞還是蛋,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產生雞的,不僅僅是蛋,而是眾緣和合。如果缺乏了助緣,雞也不可能生出蛋來。同樣,產生蛋的,也不僅僅是雞,還是眾緣和合。

-

08

-

家有寵物,難以避免生氣呵斥,是不是佛教徒最好不要養寵物吶?

對待任何生命,都應保持慈悲。不過,如果是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以愛心呵斥,以便讓寵物保持好的生活習慣,也沒有問題。

的確很多高僧大德都建議,佛教徒盡量不要因為自己的消遣而養寵物。如果過分執著,將自己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個別生命身上,勢必會削減對其他生命的愛。

頂禮上師三寶,放生時隨喜的錢多和少的功德是一樣的,一滴水容入大海,大海沒幹枯,那一滴水也不幹枯,請問錢多與錢少得到的福報是不是有差別的?

-

09

-

因放生而得到的福報,不是以隨喜的錢多與少來定,而是以發心來定。

如果以菩提心攝持,哪怕交一分錢,也有無量功德;

如果以傲慢心、攀比心而交錢,則即使是付出金山銀山,也是輪迴的因,得到相應的人天福報後,就枯竭殆盡;

如果因為吝嗇而少交錢,功德自然也寥寥無幾;

若能像永明延壽禪師那樣不顧自己的安危,無私地清空國庫用於救度生命,那功德也不可估量。

-

10

-

「我與無邊諸有情,本來即是正覺尊」,那我們怎麼就墮到輪迴里來了,第一次墮到輪迴的因是什麼,我們現在修行,證得無上正等覺以後,會不會又因為什麼原因,墮落了呢?

雖然眾生的本質是佛,但因為幻化無明的遮障,所以就產生了輪迴的幻相。即使是在流轉輪迴的時候,眾生的本質仍然是佛。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中說,此時的佛性,佛教稱之為「無變阿賴耶」。通過修行,最後證得無上正等覺以後,就不會再墮落了。此時的境界,佛教稱之為「無倒阿賴耶」。

三世諸佛如何迴向,

我亦如何迴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解脫 的精彩文章:

TAG:自在解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