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話論史:崇禎的一條政策導致了李自成的崛起,明朝的滅亡

白話論史:崇禎的一條政策導致了李自成的崛起,明朝的滅亡

清朝有一位著名歷史學家叫趙翼,他寫過一本《廿二史札記》,裡面講的就是他讀史的感慨,他在書里講到一個王朝如果具備了六種徵兆就會滅亡。

女寵,外戚,強藩,閹豎,朋黨,悍夷。並不是說這六種全具備,只要有一方面很強勢就會走向滅亡。

明朝那個時代女寵不是很明顯,明朝的后妃一定要選平民的女孩。

不跟官員家結親,女寵不明顯外戚就不明顯。

強藩也不明顯,因為從明朝的地方官一定要由中央派出,不允許地方自己產生,中央對地方的管控基本上達到登峰造極了。

所以這三方面基本可以忽略,但是悍夷,朋黨,閹豎這三方面全部都有。

明朝在歷史上跟東漢,大唐一樣,屬於宦官專權最嚴重的王朝。

另外就是朋黨之爭,你一派我一派互相鬥爭,各自搞各自的山頭主義,使得統治階層嚴重的分化。

悍夷問題很嚴重,明朝始終沒有解決北方強大游牧民族的壓力,雖然元朝滅了,但是蒙古人回到草原仍然是草原之主。後來蒙古人衰敗後,建州女真,滿洲人開始崛起,對明朝繼續保持強大的軍事壓力。

明朝的皇帝比較昏庸,多數不理朝政,所以積累下來的事越來越多,到了崇禎皇帝在位的時候就總爆發了,祖宗造孽報應在他身上。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講,崇禎皇帝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

崇禎皇帝的哥哥天啟皇帝23歲沒孩子就掛了,他17歲繼位,繼位的時候沒有受到過什麼良好的帝王之術的教育,因為沒想到他能當皇帝。

崇禎當了皇帝就想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把祖父兄三代糟蹋的破爛江山給扭轉過來。可惜的是他沒什麼文化,缺乏治國之術,心胸又比較狹窄,崇禎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所以比較自卑,總覺得大臣瞧不起他。

所以就和大臣對立起來,你們越反對我我越要干這件事,他就變成這麼一種性格。他在位17年,內閣首輔也就是首相換了51個,平均一年換仨,什麼事都攥在自己手裡不放權。

這麼一來的結果就是他很勤政,這皇上每天工作到半夜,17年不觀歌舞,不寵嬪妃,每天上朝理政,但是能力不行,方向不對,對大臣又不信任。結果是越走越遠,越管越亂。

他一登基就說我們要精兵簡政裁員,而且裁的是基層公務員,這一裁員把驛站的驛卒給裁了,驛卒失業了,其中有一位爺叫李自成,這位爺不幹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吃皇糧的鐵飯碗,結果鐵飯碗被砸了,那就造反吧。李自成這一造反饑民們是雲集響應,名頭越來越大,最後號稱闖王。

其實朝廷幾次把李自成打的瀕臨滅亡,但是崇禎太急功近利,讓大臣下軍令狀半年之內剿滅李自成,大臣能說不行嗎,到半年的時候沒有剿滅但是再加把勁再給點時間就成了,崇禎皇帝不幹了,你實在辜負了朕對你的信任,大臣鋃鐺入獄,再換一個大臣接著來,李自成就死裡逃生了。

李自成的勢力越來越大,響應的饑民越來越多,但是饑民沒有受過軍事訓練,打起來也是烏合之眾,所以按說李自成不應該壯大的這麼快。但問題是朝廷最精銳的部隊沒有用來對付李自成,朝廷最精銳的部隊就是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這幫人,在東北跟滿洲作戰。留在中原對付饑民的都是二三流部隊。這些人禦敵無方,擾民有術,最後把老百姓都逼反了。

雖然李自成的部隊沒有什麼作戰經驗,但是他們很有歪招邪招,他們平時用人血喂戰馬,給戰馬的草料飲水裡加入人血,所以這個戰馬到了戰場一聞到血腥味它就興奮,戰馬不但不會被嚇退而且會往前沖,馬上的騎兵也就勇往直前拼了命了,打起仗來氣勢如虹,所以李自成的大順軍就越來越猖獗,最後打到了北京,逼的崇禎皇帝上吊。

崇禎皇帝上吊時哀嘆:「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朕死之後任賊分裂朕屍,不要傷害百姓」,崇禎到這個時候心裡還裝著百姓,百姓疾苦雖然掛在嘴上,但老百姓早就背叛他了,因為他實在是不了解百姓到底需要什麼,百姓都跟了李自成,明朝在內憂外患的夾擊下滅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同時面對李自成和南明兩個對手,多爾袞採用了和朱元璋一樣的手段
此農民重走李自成敗亡路:過了三座橋,向南百步走,洞中求富貴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