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學綱要《學習創新設計方法的方法》

教學綱要《學習創新設計方法的方法》

學習創新設計方法的方法

——以無意識設計的「客觀寫生」為例

生活工作室「設計創新」教學綱要

2018-3 張劍

(一)何為設計方法

一.設計方法的再次定義

德國十九世紀哲學家黑格爾把「方法」也稱之為主觀方面的手段,但它不是物化了的手段,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應遵循的某種方式、途徑和程序的總和。他認為:「方法就是工具,是主觀方面的某個手段,主觀方面通過這個手段和客體發生關係。」 由此可見,方法是帶有主動性的一種改造世界解決問題的手段,而這樣的主動性是可以選擇與變化的。

現代方法論研究領域對「方法」的定義是——在人們有目的的行動中,通過一連串有特定邏輯關係的動作來完成特定任務。這些有特定邏輯關係的動作所形成的集合整體,稱之為人們做事的一種方法。所謂的「設計方法」,專指對某一類設計活動或設計類型,通過歸納分析等思維手段,總結並尋找到有效的理論依據和可行的實施方略,並以具體的工作規劃與操作流程完成有目的的設計活動。

二. 以設計程序為主導的單向線性思維對設計方法的束縛

清華美院柳冠中先生在201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的《設計方法論》一書的序言中也指出國內設計教育普遍出現的將「設計方法」與「設計程序」混為一談的問題。強調以設計程序為中心的單向線性思維模式,將產品設計作為一個複雜的工作流程來研究,實質是產品設計的設計程序。單向線性思維模式在設計實踐中注重「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並錯誤地堅持將「設計方法」定義為這個過程中,諸如:市場調研、數據分析、方案研討、頭腦風暴、草圖繪製、手板實驗等各種具體實施的策略與手段。強調以設計程序為中心的單向線性思維模式認為——設計方法從屬於設計程序,或是應該遵循設計程序的框架,並把設計方法分解到程序的各個環節。

以往設計教學知識點的展開都圍繞設計程序這一線性單向思維進行。單向線性思維的工業設計模式適合企業與公司,它的好處是可以面向任何新進員工,只需遵循這一思維模式所引導出的一系列流程,以及由此流程所展開的無數規則與手段,就可以順利完成工作。

設計方法與設計程序有著本質的不同。設計程序指設計的整體環節,特指設計的流程與步驟,其嵌套著一系列複雜的邏輯慎密的順序組件。設計方法並非從屬於設計程序,反而作為設計程序的操作指導。設計方法的選擇決定設計程序中各類問題的具體解決方式,並貫穿整個設計流程,擔負方向和依據的作用。設計方法強調設計師的主觀性,與積極的能動作用。關於「設計方法」與「設計程序」的區別,從「服務對象」、「思維特徵」、「目標方向」、「工作方式」、「實施特點」等幾個方面列表進行比較(圖1):

(圖1)

三. 國內設計教學導致設計方法創新缺失的原因

1)強調設計技能教育而非設計思維教育的本科教學現狀

●積木教學模式,只教各模塊,而不告知搭建的方向與可能性。

●本科應該學技能,研究生再去談創新思維的錯誤認識。

●畢業了先適應企業需求,工作發展了再談創新。

2)強調就業率背景下按部就班的企業模式,設計方法缺乏創新性意識

●約有80%的產品設計畢業生畢業之後都會選擇企業。

●即使自主創業的,也是在企業多年,按照企業設計方法模式進行細胞分裂。

3)設計院校過度強調校企合作,企業設計模式對設計教學的干擾

●「創新、創業」口號下,基層教學對「設計創新」指導「自主創業」的誤判。

●院校教學頻繁或過早參與企業項目是對創新設計方法的扼殺。

4)國內以創新設計方法為指導的工作室較少且處境堪憂,缺乏榜樣的力量

●受到消費土壤的市場制約,方法創新被迫以國際參展、設計研究的模式艱難前行。

●以國外的創新設計方法引入設計教學,卻無法付之於商業實踐的處境。

5)設計理論研究與設計教學實踐脫節現狀導致對設計方法的創新研究缺乏理論指導

●設計理論研究偏重對試論的研究,缺乏設計應用的理論研究。

●本科理論教學與設計實踐教學分離,教學內容毫無關聯性。

四. 創新設計方法的主要特徵

1)設計方法的思維性特徵

●設計方法是形而上的思維活動,是對設計活動全局的方向確定及思維指導。

●設計方法的創新與形成是經過多元化思維、邏輯的發散與歸納的結果。

●設計方法參與設計活動的方式是——指導並形成與方法相對應的設計程序、流程,完善各項連貫、交織的評價體系,並在設計的各個階段及時做出驗證、評價與糾偏。

●設計方法創新研究的意義,在於一絲不苟的設計思維深入與設計實踐提升,而不是為了獲得某種設計類型的旁門捷徑。

2)設計方法的系統性原則與理論支撐性特點(以無意識設計系統研究為例)

●在一個系統內對設計的研究,脫離系統方法不成立。

●強調產品的物理邏輯是由使用群的行為邏輯與心理邏輯共同決定的結果。(圖2)

●合理且極具針對性的行為邏輯與心理邏輯理論作為設計思維的理論支撐。

●設計方法注重邏輯思維的縱向層級的理論探究與橫向邏輯的理論聯繫。

(圖2)

3)設計方法強調設計師的主觀能動實踐與個體風格差異

●設計方法是設計師思維能動力與設計實踐中理論指導的自我強化。

●設計方法不是僵化的設計流程和手冊,它強調設計師的主觀能動的多樣化呈現。

●同樣的設計方法,不同的設計師可以呈現不同的設計風格。

4)設計方法的特定性指導原則

●僅針對某一類設計特徵及風格類型的有效指導,而不具有廣泛性的指導意義。

●針對特定的研究系統進行有效指導的特點。

●設計師個體對設計方法有差異化選擇並通過改造以達到自身適應的特徵。

5)設計方法周邊聯繫與相互驗證特點

●設計方法不是由單一的學科、或單一的理論作為指導的。

●方法與方法之間不是割裂毫無聯繫的,可以共用相同的原理作為理論支撐。

●兩種設計方法雖不具有相通的指導作用,但可以起到相互的驗證意義。

6)設計方法針對特定語境的適應特徵

●支撐方法的理論與時代的適應性決定設計方法對語境的適應性。

●對環境適應性的目的是為了給設計作品提供可以解讀的土壤。

7)設計方法的時效性與持續更新特徵

●設計方法的時效性表現在圍繞認識論的不斷完善而更新。

●配合新科技與新文化是設計方法更新的原則。

●設計方法更新的原則不是對大眾認知的「迎合」,而是超前一步的「引領」。

8)設計方法對設計風格與設計程序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圖3)

●設計方法的創新是設計風格創新的必經之路。

●創新的設計方法必然形成與之匹配並為其服務的設計程序及手段技法等。

●同樣的設計方法因設計師個體的差異形成不同的風格與適應個體的操作程序。

(圖3)

(二)設計方法的研究方式

一. 在系統論的指導下對設計方法的研究

1)系統論對設計方法研究的指導意義

系統論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把所研究和處理的各個要素,當作一個系統,分析這個系統的結構和運轉機制,研究系統、各個要素、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變動的規律性,並嘗試人為地干預或優化系統的組織結構,使之按照研究方法所預期的目的,達到與之前相比更好的效果。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系統,或是系統的一部分,系統是普遍存在的。系統論的核心是系統的整體觀念,強調對系統中各個要素的研究必須放在系統的整體環境下考慮,同時要考慮到要素間的關聯作用,以及對系統的影響。任何對具體設計方法的研究,如果脫離了設計方法研究對象所在的系統,都會出現研究視角的片面,研究方法的邏輯缺失,對研究方法得出武斷的、甚至是個人情感化的誤判結論。

2)設計方法的研究中系統與其各要素的關係

對於系統中要素之間的關係特徵,美籍奧地利理論生物學家、一般系統論的創始人貝塔朗菲指出:「系統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著,每個要素在系統中都處於一定的位置上,起著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間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要素是整體中的要素,如果將要素從系統整體中割離出來,它將失去要素的作用。」關於系統的整體功能與特徵,貝塔朗菲認為:「任何系統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不是各個部分的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系統的整體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狀態下所沒有的性質。」在系統論的指導下,在設計方法的研究過程中,特定的研究系統中各要素組織結構的基本特徵是,開放性、自組織性、複雜性,整體性、關聯性,等級結構性、動態平衡性、時序性等。

3)由主觀決定的「特定」對設計系統劃分的影響

這裡為何要強調在研究設計方法時,設計系統是「特定」的系統呢?原因有兩點:第一,已有的設計系統劃分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設計的系統劃分可以是多樣性的,根據研究者不同的研究目的、觀察視角、研究路徑來劃分系統的類型。研究設計系統,如果按研究的學科領域可分為設計的自然系統、設計的社會系統、設計的工程系統、設計的思維繫統等;如果按範圍劃分則有宏觀設計系統、微觀設計系統等;按照要素間組織架構的平衡狀態可以分為動態平衡設計系統、靜態平衡設計系統。此外還有大系統、小系統的相對區別。第二,任何系統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在它外圍有更大的系統範疇,在它的內部也可以進行更小的系統細分(圖4),大的系統框架之下可以分為,第一級子系統、第二級子系統,以此類推。每一級的系統間都會存在必然的聯繫和相互的影響。某一級系統中組織構架的良性或惡性循環會對其上一級系統的屬性與狀態帶來變化。

(圖4)

二. 類型學對要素的分類歸納是建立系統的基礎

1)類型學的角度對各要素進行類型化歸類,進而達到系統的確立及劃分

類型學通俗而言是為研究某種體系,對各個要素進行分組歸類的方法。類型學的分類依據是按照要素的屬性,要素從不同視角而言,具有各式各樣的屬性,可以按照各種屬性歸類,而確定怎樣的屬性進行分類則又是由設計研究的方向與途徑決定的。系統中不同類型的組成,是依據不同的屬性來識別的,這些屬性彼此之間互不相同、甚至相互排斥,但組織在一起卻又包羅無遺。這種分組歸類方法因在各種現象之間建立有限的關係而有助於論證和探索。

2)要素的屬性研究與歸納方式源於研究者的觀察視角與學術背景

對設計方法的研究系統中各要素的屬性選擇,不單單取決於研究的方向與途徑,更重要的是研究者的知識背景,是否具有能夠在系統里對各要素的組織構架的理解與駕馭能力。因此即使面對同樣的要素,不同的學術背景下,選取要素歸類屬性是不同的,因此建立的系統也不盡相同。綜合性理工院校產品設計多偏向於從技術與工程的視角分析要素的屬性,進而分類搭建起產品設計技術相關的研究系統,在這個系統範圍內研究自身可以操作並駕馭的設計方法。藝術類院校則發揮其主觀感知的特長,側重於從心理學、哲學、精神分析學等視角分析要素的屬性,進而分類搭建起產品設計感知層面的研究系統,諸如無意識設計研究、設計敘事研究、情感化的通感設計研究等等。由此可見,設計方法研究的多樣性,是由研究者的學術背景與研究目的及研究途徑決定的。

3)在類型中尋找各種關聯、為建立系統的關聯體系服務

●類型之間的邏輯關係取決於研究的視角與分析的路徑。

●設計系統中的關聯性是在系統確立之前確立的。

●類型之間的相互關係決定最終確立後的系統的性質。

●關係是三維的,不是二維的。二維的關聯僅限於系統內,三維的關聯是系統外大系統要素與系統的聯繫。

三. 系統內的聯繫是設計方法研究的基礎,系統的關係是動態的而非靜止的

●系統內的聯繫產生各種性質類型的關係,系統的形態類似蜘蛛網的結構,由研究中心向外發散出許許多多的關係類型,而這些關係類型又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穩定的網狀結構。系統的屬性決定了交織在一起的網狀關係的屬性和內容。

●設計方法的研究要以系統作為整體的研究,這樣才不至於出現主觀臆斷和顧此失彼的現象。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是形成系統的穩定因素。

●從系統的相互關係而言,系統的結構是穩定平衡的,但作為設計研究的目的,我們可能要主觀地去製造一些不平衡的因素,即強化一部分弱化一部分的方式,這樣被強化的部分可能會凸顯它的本質特徵成為設計的研究目標,甚至會成為設計實踐的導向和風格的彰顯的原因。我們強化的部分也必須在系統內,而不是跳出系統單獨研究,弱化的部分也是影響系統成立的因素,而不是主觀地讓其消失。主動地在系統中強化與弱化因素,也是讓系統自身產生動能的一種方式。(示能的分類例子)

四. 設計方法的研究從始至終都需要理論的支撐

1)要素與問題的本質區別

「具體問題」與「具體要素」有著相同性和差異性,單單就呈現的狀態與表現形式而言具有相同性,但「具體問題」是「具體要素」經過類型學的歸納分類後,建立了研究系統後表現出的的具有系統特徵,與明確的研究指向的特定屬性。問題是要素在系統視角里的研究對象,要素在系統中充當不可缺的組成,並與系統其它要素緊密關聯;問題可以理解為對要素單獨展開研究時的特指。

2)現象要素成為研究問題的路徑

「具體問題研究的形成路徑」(圖5)可以很清晰地將具體問題的形成步驟闡述清楚:

(圖5)

首先,眾多的要素按照類型學以研究視角、要素的屬性等作為分類的原則。

對分類的要素在系統論的指導下,進行有目的的組合,或是合併、或是並列、或是重組等,並嘗試研究分類後,同一類型中各要素間的邏輯關係。

對分類的類型建立起以研究目的、研究途徑為方向的特定系統。分析並確立類型與類型間的相互邏輯關係,類型與整個系統間的關係,類型各要素及與整體間的相互邏輯關係。在討論相互邏輯關係的同時要尋找相應的理論作為關係成立的理論支撐。最終建立並搭建起完整且合理的系統構架。

對於具體問題的研究,要將其置入系統框架中相對應的位置,去分析研究其在系統中的眾多邏輯關係與系統變數。對具體問題的研究,實則是對系統整體性的研究。

3)同一概念有不同視角的理論闡述,設計方法的研究視角要與理論的闡述視角一致

●每一種概念,都有不同視角的解釋,都有不同研究領域的定義。

●對概念眾多定義的選取,決定於概念所在的研究系統的研究領域與研究視角。

●不同領域的概念定義雖不具指導作用,但具有理論與實踐的驗證功能。

4)不要輕易從不同的研究領域或研究視角的理論中隨意借用辭彙,以免偷換了概念

●一個辭彙所表達的語言意義,只在那個辭彙存在的語境與系統中才有最準確的意義

●設計的跨界與融合為設計與各領域的辭彙任意互換現象帶來可能,辭彙在原有語境系統中的「特指」意義被互換後,成為另一個領域系統的 「泛指」,互換辭彙所導致的在新領域的「泛指」為設計理論的研究及設計實踐帶來誤導。

●「痛點」本是市場營銷領域的用詞,現借用到產品設計中,竟然被大多數人泛指為設計中要去解決問題的「原點」。設計師真的麻木被逼到「痛」的程度才去思考問題嗎?做設計的原動力是因為出現逼到絕境的「痛點」嗎?

(三)無意識設計的「客觀寫生」

一. 對無意識設計的資料收集與歸類分析

1)按照設計師與工作室分類收集資料是最為直接的辦法

●日本設計最具無意識設計特徵的代表性,主要設計師:倉俁史朗 、深澤直人 、原研哉、佐藤大 、鈴木康広 、坪井浩尚、小松誠、吉岡德仁、村田智明、小池和也、太刀川英輔、大治將典、田村奈穗、小野直紀、戶田祐希利。

●收集不同設計師資料時注意年代的時間順序,因為各個設計師之間存在影響與被影響的關係,這樣的順序也便於看出無意識設計中的具體設計方法隨時代而變化的過程。

●同一設計師在不同階段時間裡,無意識設計的主體方法有所不同,需要鑒別分類。

2)對設計資料進行類別細分是研究無意識設計資料素材的基礎

●對設計作品用設計語言準確無誤地解讀,是資料素材細分的前提。

●很多網路文章甚至一些論文對無意識設計作品的解讀都存在誤判。

●解讀與分類的依據是無意識設計中具體的方法,而不是樣式功能或其他。

3)閱讀無意識設計為主要特徵的設計師作品集與其理論書籍

●最直接並準確解讀設計師本人對無意識設計作品的設計方法與創作意圖。

●系統了解設計師創作過程與無意識設計設計風格的演變。

●以無意識為設計特徵的設計師書目推薦:(圖6)

(圖6)

4)研讀與無意識設計相關的設計類理論書籍

許多設計心理學、設計哲學的書籍論文雖不能直接指導無意識設計,但可以作為無意識設計是否成立的另一設計理論研究領域的驗證。對心理學與哲學研讀的目的是,作為設計師我們能「比他者更了解他者」。

無意識設計是一涵蓋範圍較為寬泛的設計方法論,其指導設計的目的也是服務於設計大系統的環境,脫離設計大系統的環境來談純粹的無意識設計是毫無目的性的,以此在設計大系統中的其他方法論與原則對無意識設計的方法與拓展範圍有了補從的可能性,這也是用其他設計研究領域的理論探討無意識設計的意義所在。

●諾曼的設計心理學系列叢書對無意識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其研究的視角站在設計師與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談設計的心理原理以及優秀設計成功的要素,這在某些程度上限定了對無意識設計的認識範圍,如果更廣泛深入且具體地研究無意識設計,應該其放在更廣的視域來研究。這樣無意識的起源及發展路徑以及在設計中的具體作用都會在設計心理學中表現無疑。

5)設計理論所提及的概念定義大多是概念本源的局部延伸

我們在閱讀一些設計理論書籍時,常會困惑一個概念在不同的書籍里有不同的解釋與定義,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出現這樣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概念本源的定義沒有改變,不同的研究者在設計系統中按照各自對定義的理解,得出適應於特定研究系統的延伸解釋,但這有一個前提,這種延伸解釋是在概念本源的基礎上的補充發展,而不是歪曲和篡改,並對研究系統遵循服務與適應的原則。第二類,概念的本源就存在不同的定義,這些不同的定義源於不同學科對概念的理解,而且這些在源頭處對概念的不同理解與定義,呈現的差異性很大,因此在做設計研究選擇概念本源定義時,一定要注意研究的學科背景,否則會從源頭處出現「概念定義轉換」的錯誤,並一路錯到底。但我們不排除利用不同學科對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起到對設計研究過程的類比與結果的鑒定作用,這或許會有新的視角重新發現概念的嶄新理解空間。

不要過度迷信設計理論所確定下來的概念定義,設計的發展不是設計自身的發展,而是設計裹挾著周邊學科與其他研究領域的共同交織狀發展,對設計理論中概念原有定義的再認識與延展,本身就是設計發展的一種新途徑。

深澤直人在《設計的生態學》一書中。反覆強調的美國實驗心理學家詹姆斯?吉布森提出的「直接知覺論」(Direct perception Theory)中「可供性」(Affordance)概念的理解,之所以不同與諾曼在《設計心理學》里所定義的原因在於,如果研究認知心理的本源,不應該再在設計的視域里討論,因為眾多的設計理論對認知的理解,已經是那些設計理論家對該理論源頭理論有目的、有主觀選取的延伸認定。沿著他們的視角看問題,我們永遠沒法脫離他們的主觀認定範疇。

二. 無意識的歷史發展脈絡分析及相關理論

無意識最早是哲學的研究概念,之後「無意識」逐漸吸引了心理學家們的注意,最後在精神分析學領域得到更廣泛的研究與發展。我們現在所談的無意識不僅僅限於精神分析,它被哲學、心理學、法學、文藝、影視學、設計學、歷史學等學科所共有。「無意識作為心理學概念有著悠久的歷史,以無意識為基本概念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包括新精神分析)學說,現在在美國已不再是一般的關於心理學的理論,它已滲透到文學、哲學、藝術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西方知識界就像講述自己的心臟和胃的活動一樣講述著無意識現象。」

1)可以與設計產生關聯的無意識研究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 弗洛伊德對無意識概念的提出與形象的冰山理論定義。無意識的冰山理論理論定義是指:人的心理包括意識和無意識,無意識又可以劃分為前意識和潛意識。意識是前意識的一部分,二者有界限,但可逾越;前意識位於意識和潛意識間,嚴防潛意識中的本能慾望闖入意識;潛意識則始終在積極活動著,通過偽裝進入意識。潛意識的心理雖然不為人們所覺察,但卻支配著人的一生。(圖7)

(圖7)

●第二階段:卡爾?榮格 提出個體與集體無意識關係,以及擺脫弗洛伊德僅針對精神病理學的無意識研究,使無意識具有更廣泛的研究領域。提出「原型——集體無意識」理論,心理結構三層次: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從未被個人獲得過,其由原型組成。原型是一切心理反應的先驗形式,集體無意識領域包括原型、原型意象、原始意象。藝術本質是對集體無意識的表現,藝術社會意義是影響時代意志,符合社會精神需求。

●第三階段:雅克?拉康認為無意識具有除心理學及精神分析學外的其他研究領域具有更廣泛的聯繫。作為無意識的心理必然與語言,意義和價值觀念相聯繫。支配著人類存在的方方面面的無意識是象語言一樣構成的。無意識要麼以隱喻方式被凝縮,要麼以換喻方式被移置。無意識的語言結構包括「自我,他人,他物之間的關係」。 「我」只是一個幻像,無意識的產物,無意識是一切「我」的存在的大本營。

2)對無意識設計研究起到探討作用的理論關鍵辭彙

● 精神生態學:這裡的「生態」並非自然科學意義上的「生態」,而是人文學科層面意義上的「生態」,主要指一種關係性存在,精神生態的內在結構與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類似,不同的精神個體和精神群落相互交融,共同組成了精神生態系統。 「這是一門研究作為精神性存在主體(主要是人)與其生存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文化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它一方面關涉到精神主體的健康成長,一方面關涉到一個生態系統在精神變數協調下的平衡、穩定和演進。」

● 可供性與功能可供性:心理學意義的可供性(affordance)認為人知覺到的內容是事物提供的行為可能而不是事物的性質,而事物提供的這種行為可能就被稱為可供性。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Jerome Gibson)於1977年最早提出功能可供性的概念,吉布森認為,可供性是獨立於人的物體的屬性,但與每個人的能力又密切相關。1998年認知科學家唐納德?諾曼(Donald Arthur Norman)將可供性的概念運用到人機交互領域。相較於吉布森,諾曼更強調一定情境下可以被知覺到的可供性(perceived affordance)的意義,它不但與個人的實際能力有關,還將受到心理的影響。

● 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諾曼對產品設計需求定義

● 個體無意識: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認為個體無意識是一個容器,蘊含和容納著所有與意識的個體化機能不相一致的心靈活動和意識經驗。當人們的經歷達不到意識層,於是都被貯藏在個體無意識里,這些記憶與經驗通過一定的暗示或啟發條件,很容易地到達意識層面。榮格還認為:在無意識之中存在著與情感、思維、記憶相互關聯的種種族叢,榮格把這些稱作為「情結」,情結具有積極的意義,任何苦惱的情感經驗、精神創傷以及其他導致情結產生的個人生活經歷,都可以當作有利條件來加深個人見識,使之更清醒,人格更充實,情結常常是人類靈感和內驅力的源泉。

● 集體無意識:榮格為集體無意識所下的定義是:「集體無意識是人類心理的一部分,它可以依據下述事實而同個體無意識做否定性的區別:它不象個體無意識那樣依賴個體經驗而存在,因而不是一種個人的心理財富。個體無意識主要由那些曾經被意識到但又因遺忘或壓抑而從意識中消失的內容所構成的,而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卻從不在意識中,因此從來不曾為單個人所獨有,它的存在毫無例外地要經過遺傳。個體無意識的絕大部分由『情結』所組成,而集體無意識主要由『原型』所組成。」 英國學者鮑特金(maudbodkin)在集體無意識與原型的關係上對榮格的理論進行了修正:人類情感的原型模式不是先天預成在個人的心理結構中的,而是借特殊的語言意象在詩人和讀者的心中重建起來的。所謂原型並不能看成是某種遺傳信息的載體,同語言符號一樣,它也是文化信息的載體形式。在重構人類情感經驗方面,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即是一種社會性遺傳。

● 客觀寫生:《設計的生態學》一書中,深澤直人討論他的無意識設計時,多次提及日本俳句詩人高濱虛子在詩歌文學中強調的「客觀寫生」一詞,將無意識設計研究放在文學的角度加以分析是將抽象變為具體的一個有效辦法。

● 行為與行為節點:使用產品的過程存在「行為的停頓」,有「躊躇、接觸、軌道的變化、手形狀的變化」之分。從這些行為的停頓處去探討行為流向,可了解行為具有許多層次的聯結點,並具有多層次的組織。

● 知覺心理學(Consciousnessof Psychology),研究知覺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學科。

三. 為無意識設計建立簡明的系統基礎研究框架

1)繪製無意識設計的簡明系統基礎研究框架的重要性

●簡明的系統基礎框架是研究無意識設計的視角與特定路徑的確定,從使用者的行為與心理視角,探討兩者的邏輯特徵對產品的物理邏輯的影響關係進行研究。(圖8)

(圖8)

●簡明的系統研究框架的目的是刪繁就簡,確定了主體間的關聯性,無意識設計系統與外部的聯繫性。將無意識設計並非孤立地研究,將其置於與其相對應的環境系統,這裡的環境不是傳統定義的簡單「周邊環境」,它更像一種無意識研究的一種語境,而這種語境也是多樣性的,由研究者對無意識設計的研究目的,來決定語境的具體內涵與特徵。

●宏觀系統的研究內容也是針對於無意識設計系統而言的特指,這裡面會涉及眾多的涵蓋面,按照不同的視角分類,大體可以是:無意識設計在大設計的概念中的特點及與藝術的結合可能,知覺與心理的時代特徵對無意識的影響,無意識設計在商品化及消費市場的關係等等。

●對於無意識設計的方法研究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將基礎框架作為理論研究的依據和設計實踐的驗證。

2)無意識設計方法的「客觀寫生」需帶入到系統基礎研究框架中進行

「客觀寫生」是無意識行為與心理的一部分,客觀寫生作為無意識設計的操作手法,對其的深入研究必須遵循框架體系中「行為邏輯與心理邏輯影響決定物理邏輯」的原則進行。

●客觀寫生的操作方法拓展和風格化研究實踐也必須在這個體系中討論。

四. 無意識設計方法中「客觀寫生」的理解與實踐

1)以無意識設計理論對 「客觀寫生」一詞的全面理解:

●《設計的生態學》一書中,深澤直人討論他的無意識設計時,多次提及日本俳句詩人高濱虛子在詩歌文學中強調的「客觀寫生」一詞,將無意識設計研究放在文學的角度加以分析是將抽象變為具體的一個有效辦法。

●「客觀寫生」在無意識設計中的理論解釋是:首先,「客觀」一詞強調無意識所包含的記憶、行為、感受的客觀存在,而且整個無意識設計活動都必須是圍繞無意識的「客觀存在」而展開,不允許有任意的杜撰與假設的存在,強調無意識的客觀存在,就是強調在設計過程中利用這樣的客觀存在,才能夠被大眾普遍接受,這也是無意識設計注重強調心理邏輯及行為邏輯合理性的前提;其次「寫生」一詞的意義在於,對現實客觀存在的無意識的遵循,同時避免對客觀存在的無意識進行毫無設計師自身主觀感受的照搬和還原,因此 「客觀寫生」的主觀能動作用,遠遠大於 「客觀還原」,「寫生」的過程,實則就是設計之所在。

●《設計的生態學》一書中指出「致力於客觀寫生一事,主觀便可通過客觀寫生滲透而出。作者的主觀是想隱藏也隱藏不住的,隨著客觀寫生技巧的進步,主觀便逐漸抬頭」(見《設計的生態學》P167)。所有的寫生都具有主觀對客觀的改造和自我認識融入的特徵,寫生對客觀真實的反映程度與個體經驗的融入技巧,是設計師的能力體現。

2)設計教學過程中,對無意識設計的「客觀寫生」驗證與實踐:

●對三位日本設計師無意識設計方法的分析:倉俁史朗對群體經驗的認知改變(空間,懸念等),通過作品起到對大眾心理控制的目的,對其後的日本設計起到很大的影響。深澤直人作為將「無意識設計」正式提出的第一位設計師,他對無意識在設計作品中的運用特徵,更多偏向於對無意識的驗證與體驗,但這些驗證與體現不但是極具設計師主觀的「客觀寫生」,更為重要的是將無意識很細膩地滲透到產品的形態、使用、感受、甚至肌理等各個方面;佐藤大是日本新生代的設計師,其作品大多也是運用無意識的設計手法,相較與深澤直人,佐藤大對無意識設計的運用更為深入廣泛,許多作品極其自如地已融入產品的感知層面;鈴木康広的作品可能被很多人誤讀為裝置藝術,他的作品弱化了產品這一載體的功能性,更多的去對 「個體無意識」情結的強化,通過對個體無意識情結的強化並放大,尋找準確的原型載體,從而引發群體的無意識共鳴,如果將深澤直人的作品稱為「客觀寫生」,那麼鈴木康広的設計方法我們可以將其稱為「客觀寫意」或許更為準確。

3)客觀寫生從個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與行為經歷——心理體驗的項限分類:(圖9)

(圖9)

3)客觀寫生的具體設計渠道類型與操作方法:

●對客觀寫生的「客觀」內涵進行分類,將其分為「現象」「記憶」「五感」「行為」四大類,分別以「感知」與「產品」出發的客觀寫生具體操作流程。(圖10)

(圖10)

●總結出無意識的「客觀」四種類型的具體設計操作步驟,在具體教學中加以實踐驗證。四種類型的劃分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許多類型間有著各自的聯繫與轉換,這需要設計實踐中具體解決。(圖11)

(圖11)

●四種類型的設計操作手法僅是過程與依據,更多的是依靠設計師自主的能動轉換運用。絕對不是學會了方法就會設計,學會方法僅僅是知道如何設計,設計作品的最終表達效果還需要設計師自身的感悟與實踐能力。

五. 「客觀寫生」教學實踐中的注意事項:

●對客觀寫生的驗證階段而言,要遵循「客觀」(無意識)的存在原則,這是客觀寫生的基礎前提;在進行客觀寫生的過程時,要把握服務的主體,即為產品本身服務,避免為了寫生而去寫生,雖然符合無意識的客觀存在,但喪失了客觀寫生的最終目的和意義。(雪糕鏟子與雪糕腳印的例子)

●客觀寫生與產品語義有著相似與差別,語義設計手法的成立依賴的原理與客觀寫生依賴的原理是一致的,都是無意識的存在,失去這些,產品的語義造型語言將毫無關聯意義,設計自然無法成立;但語義更多側重造型語言感受意義的傳達,客觀寫生則更廣泛地強調產品設計被大眾所接受的可能性依據。

●客觀寫生的初期需要強調無意識中的集體無意識的共同感受,但作為深入研究階段可以嘗試類似與鈴木康広的「客觀寫意」手法,這時對客觀的認識更多具有主觀的感受,即個體無意識,將其強化到能引起大眾共鳴與反思的程度,產品的功能性已經不是主要,更多的是以產品為載體傳遞主觀對「客觀」的「寫意」感受。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劍設計 的精彩文章:

TAG:張劍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