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靠身體進行星際旅行?如果這種生物存在,它應該具有什麼特徵

只靠身體進行星際旅行?如果這種生物存在,它應該具有什麼特徵

如果有這樣一種生物,不依靠任何裝備和工具,只依靠自身強悍的身體條件就能自由的翱翔在星際之中,進行跨越星際的旅行,它應該具有什麼基本特徵呢?


長壽

眾所周知恆星之間的距離非常巨大,即使以光速航行也需要很長時間,考慮到接近光速很困難,所以需要很長很長的壽命才能實現星際航行,所以首先要的是很長壽。

由於星際航行時間漫長,太空中缺乏食物、養料。所以生物必須能夠進入某種休眠狀態儘可能降低新陳代謝速度減少消耗,否則再長壽的也會餓死渴死。地球上有不少微生物能休眠數百萬年乃至更久。


太空中有輻射也是眾所周知的,對生物有危害的主要是來自恆星的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高能質子、電子、Alpha粒子(氦核)、宇宙射線的重離子等電離輻射,這些電離輻射對生物的危害包括能破壞DNA。

這就需要生物有良好的抗輻射能力,因為輻射的穿透力(特別是伽馬射線)和生物體自身的局限,不能光靠屏蔽來阻擋,更重要的是能迅速修復被輻射破壞的DNA,地球上的耐輻射球菌就是這方面的高手。這樣在太空長期旅行就不容易被輻射殺死。

很多人最好奇的問題可能是生物星際航行靠什麼動力?我覺得要實現恆星際航行,生物最需要的是——膜,對於生物而言唯有充分利用恆星的輻射壓力(光壓)才能實現星際航行的速度,生物可以進化出足夠結實輕巧、高反射性、能靈活收放的膜作為太陽帆,展開後面積非常巨大,從而利用恆星的光壓實現加速。

抵達另一顆恆星時也能利用目的地恆星光壓減速。更重要的是膜還能用來在進入行星大氣層時減速,只要彈道係數夠低(質量和阻力面積的比值)那麼可以安全迅速減速,不會導致嚴重的氣動加熱被燒死。

地球上大部分昆蟲就是用膜來飛行。當然生物也許還需要一些例如噴氣之類姿態控制、軌跡的輔助機動手段,畢竟光靠光帆還是不方便。某種程度上星際航行的生物可能有點類似地球上的水母特別是繒帽水母,主要依靠海流、風來遠距離移動,自身的活動能力只能小調整。

為了提高噴氣比沖,星際生物可以進化出電鰻一樣的發電器官,通過釋放電弧脈衝加熱氣化水、甲烷、氨等太空中常見的揮發物作為工質高速噴出。比沖完全可以超過人類所用的化學火箭,類似於人類的電弧加熱式電熱推進器。

星際航行還涉及導航問題,毫無疑問在太空導航的最佳方式就是藉助星體位置實現天文導航,地球上某些生物例如一些海龜就是藉助月光等導航在茫茫大海中定位,這也不是什麼問題。由於真空無法傳聲,無法通過吼叫來溝通交流,所以星際生物最佳的交流溝通手段可能是生物發光,如同地球上的螢火蟲一樣,以實現群體活動。

當然由於距離遙遠,暗弱的生物發光可能很不容易被察覺,可以用反光膜定向聚焦生物發光如同探照燈一樣,地球上某些發光生物的發光器官就有複雜的反射、折射結構。當然通過膜反射陽光也是一種可行的交流手段,如同人類的信號鏡,作用距離可能比生物自己發光更遠。不管怎樣都需要很靈敏的大眼睛或者說感光探測器官,以便導航和交流。


最後還有一點很重要,生物必須有像植物一樣的自養能力,畢竟誰也不指望你抵達的星球有可口的食物。

然而水、二氧化碳、陽光、氨等植物所需的養料在宇宙很普遍,地球上很多生物能像動物一樣活動同時具備自養能力,例如著名的衣藻。

同時星際航行的生物要具備利用彗星、小行星等小天體上物質的生存、繁殖能力,畢竟地球這樣宜居環境很少見,而富含水、二氧化碳、氨、有機物的小天體倒是很多。地球上還發現過只需要通過無機礦物獲取營養的微生物。

至於耐受真空、寒冷啥的我就不啰嗦了,如果那都克服不了怎麼星際航行?地球上很多生物特別是微生物都能承受真空、低溫、強過載衝擊,所以也能實現。

結論是生物可以實現星際航行,無需科幻里神奇的生物船、魔法般的特異超能力。也許遙遠的未來人類能用基因工程製造出這樣的星際生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玲瓏話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龍這麼高端的物種,到了西遊記里卻到處受人欺負

TAG:玲瓏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