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傳統琴曲結構簡介

傳統琴曲結構簡介

普庵咒

 郭關古琴

郭關 

00:00/12:23

琴曲結構

琴曲一般具有:"散起"、"入調"、"入慢"、"復起"、"尾聲"的琴曲結構。此外還有一些遠古的琴曲,從其他音樂體裁移植過來的琴曲,以及專為伴奏歌唱的琴曲等,它們又有自己特殊的曲式。

·正·文· 來·啦·

散起

在琴曲的開始,有一段自由節拍,速度徐緩的散板,琴家稱為"散起"。它的曲調性不一定明顯,主要是運用主音、屬音把調性確定下來。它的長短決定於全曲的規模和表現需要,形成全曲有機構成的一部分。

最典型琴曲莫過於《梅花三弄》

入調

經過充分醞釀準備之後,開始展示樂曲的主要音調。這時節拍已經納入常規,曲調性也大大加強,琴家稱為"入調"或者「入拍」。一些形象鮮明、悅耳動聽的主題音調在這一部分依次出現,經過重複、對比、變化、發展後,把音樂逐漸推向高潮。高潮的部分往往是在加快速度、展開音域和 加強音色對比的情況下形成的。一些加強曲調力度的雙音,也常常用在這些地方。這一部分常常要佔全曲一半以上的分量,是構成琴曲的主要部分。

《洞庭秋思》第三句入調標識

入慢

高潮之後,情緒逐步平穩下來,進入琴曲的"入慢"。這時往往利用明顯的節奏對比或調性變化,把樂曲引進一個新的境界。

復起

在一些規模較大的琴曲中,有時還插入帶有結束意味的素材,或部分地再現前面的主題,或變形地重現前面的材料,稱為"復起",使得樂曲有一波三折、欲罷不能的情趣。

《立雪齋琴譜--梅花曲》尾聲標識

尾聲

經過上述一系列的發展變化,最後用泛音奏出輕盈徐緩的樂句,把全曲結束在主音上,造成餘音裊裊的效果。許多琴曲的"尾聲"就是這樣構成的。

像這種具有:「散起」、「入調」、「入慢」、「復起」、「尾聲」的琴曲結構,只能大體上概括一般琴曲的情況。此外還有一些遠古的琴曲,從其他音樂體裁移植過來的琴曲,以及專為伴奏歌唱的琴曲等等,它們又有自己特殊的曲式,不是上述情況所能都包括得了的。

藝術欣賞

郭關道長: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斫琴等領域;曉音律、幼隨祖父習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良宵引》 郭關道長演奏,自斫琴,吳聲絲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隸書這麼寫,神韻自得
元人肖像開臉技法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