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古寫字樓如青樓,不許樓里見白頭?

自古寫字樓如青樓,不許樓里見白頭?

網傳國內某知名公司裁員35歲以上職工以及親眼目睹了身邊45+的同事是如何一步步被公司勸退的過程。當真實的案列發生在我身邊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畢竟那時我只是一個剛剛畢業2年半的學生,看到同事從被領導叫去談話到十一過後我就沒再在公司看到他的身影。故事發生在2016年,我剛入職這家公司不到2個月。我不由得感覺我們都會老,誰沒有45+啊,這個前輩的今天可能就是我的明天,人與人之間為什麼要相互為難呢。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都在想,等我35+了該何去何從?是趁著現在還沒有30歲,趕緊考個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在體制里,勤勤懇懇地為黨和人民,踏踏實實的做點事還是繼續在職場打拚然後創業?我想體制內應該是自己安全度過35歲的最佳保護策略。可一開始沒有往那方面去考,那裡還適應嗎,再者考上公務員又談何容易,創業找到風口也非易事。我很長的一段時間都陷入了思考中,具體要怎麼選擇,要遵循自己內心的訴求。(現在我寫這個帖子的時候,在想:那會自己就是瞎想,把事情放大化了。只要你做好現在的事情,未來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來這個公司之前,我沒有感到這個社會這麼可怕,因為,我之前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國際化的公司,都是一群剛畢業的25+的年輕人,部門裡面,年齡最大的Team長也才40歲,50歲的都是事業部長級別了,年薪上百萬,甚至千萬,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也只是一個普通人,我50歲的時候確實有可能還是一個普通的工程師。這些都是我從來都沒有考慮過的事情。但是由於舉家的搬遷,我離開了第一個公司,來到了一個規模比較小的類似於創業公司的現在這樣一個公司。(先不說為何自己要跳到這個公司,畢竟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是有一個理由的。)先說說我對寫字樓工作的理解。

從上學起,白領一直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雖然不知道白領具體做什麼,其職業技能需要多少含金量。但是深深地被白領這個詞所吸引,覺得這樣的一份工作是非常體面的。覺得這樣的工作很高大上,畢竟自己也只是個普通人,我們對白領的了解也僅僅來源於電視劇中。但是劇中的職場精英都是少之又少的,而且電視劇中演的都是達到了一定級別的精英人物,於是我們認為,職場精英都是那樣的,風光無限。只看到了這份工作的好,而沒有看到這份工作背後的辛酸。更以為這是可以干到退休的。考大學時,家人不讓報導遊,說對女孩子來說那是青春飯,學師範專業,當老師,一輩子鐵飯碗。可是我上了工科的研究生以後,我進入了企業,當了工程師(在還不知道工程師是什麼的時候覺得應該會挺高大上的吧,現在當了工程師覺得也就那樣,所以啊不了解的新鮮玩意兒,不要輕易選擇);當我現在看到自古寫字樓如青樓,不許樓里見白頭時,我不禁感悟:哪種職業不是青春飯,哪個行業不是青春飯?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是那些學的快的,快速達到常人不能達到的能力的人群佔據著上方,快速地達到了金字塔的頂端,這些人不會被裁掉,同時擁有職業話語權。現在想想張愛玲說的成名要趁早估計就是這個意思吧: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才能在行業中佔有優勢。我曾一度討厭甚至憎惡張愛玲的成名要趁早這句話,我覺得他的這句話害了很多年輕人,很多年輕人因為她的這句話而變得很浮躁。現在想想估計是我斷章取義,誤解了她吧。

也有人說,35+中年危機的人都不是精英,本來就有著消極的心態。這個觀點我很認同,但是每個行業精英能有多少個?不得不承認絕大多數人是凡夫俗子,絕大多數人的工資是隨著GDP的增長而增長的。故,如果不想被社會所淘汰,就努力吧。如果你不能成為上層,至少在洪流到來的時候,你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因為每一份努力,都是算數的。在將來的某個時刻,你現在的積累,定會派上用場的。只要你真心付出過,這個社會總有一天會以某一種方式,回饋給你。

其實我們好多人不知道前方怎麼走,是因為我們目標不明確,一個人只有知道你自己想要什麼,你才能持續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醬子yoo 的精彩文章:

TAG:醬子y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