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子·德道經》章二十七——正本清源解讀

《老子·德道經》章二十七——正本清源解讀

《德道經》章二十七:

善行者無轍跡;善言者無瑕謫;善數者不以籌策;善閉者無關鑰而不可啟也;善結者無纆約而不可解也。是以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材,是謂曳明。故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也。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乎大迷,是謂妙要。

在此澄清兩點:

1、《德道經》不是虛無縹緲的理論,而是實用寶典。

習之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用之可開基立業創富成大事。

2、無需崇洋媚外學各種靈性課程,最核心的智慧早已在《德道經》當中。

朱元培與其他老師解說的區別?

開悟者的視角解讀老子原版《德道經》,正本清源。

2

為什麼是《德道經》?

《道德經》是1972年湖南長沙出土的,而1993年湖北郭店出土了楚簡版的《德道經》,德經在前,道經在後,年代比《道德經》早上200年左右,更接近原版,最能體現老子思想的真本。

稍微對比兩部經的差別你就會知道,目前我們大部分人所接觸到的《道德經》是被篡改過的,裡面的內容跟老子原版有著天壤之別,導致大部分人都認為是消極避世的思想。

比如:「大器免成」被篡改為「大器晚成」;

被篡改的原因是兩千多年前當時的帝王認識到《德道經》的深邃偉大:

治大國若烹小鮮,得道者得天下!所以他心有恐懼,萬一別人學會了豈不危及自己的王位,命人將修改過的原文給到當時的學者去解讀傳播……

3

文字詳解

善行者無轍跡;善言者無暇謫;善數者不以籌策;善閉者無關鑰而不可啟也;善結者無纆約而不可解也。

善於趕路的人不會留下車轍印痕給別人追蹤,善於言談的人不會留下漏洞給別人指摘,善於計數的人不必特地藉助算籌,善於關閉的人不必使用鎖鑰別人卻打不開,善於打結的人不必特別地採用繩子別人卻解不開。

往深一點的層次講,「善數者」的數,在前面提到過「多言數窮,不若守於中」,機關算盡,都不如守中,即在自己的軌道上,明確自己的使命,這叫得道。同理,善於謀劃的人是不需要太多計謀的,卻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結果。老子先生舉出這幾個例子是在說真正的高手在某一個領域、某一個行業,精益求精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就會神乎其神。善行者、善言者、善數者、善閉者、善結者,這幾個情況是指人修鍊達到爐火純青的高度,也是形容人的一種境界。

前面所有例子都是在為老子先生要表達的事做鋪墊,這肯定是老子先生所認為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是以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材,是謂曳明。

一個真正開悟覺醒、明心見性的人是最擅長救人的,這裡說的救人並不是說救人於水火之中,而是一種自度度人的高度。

聖人永遠是最擅長照耀他人的,他總是能夠發覺人的潛能,卻不遺棄、不放棄任何人力和資源,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達到這個高度,他會實現一個「無棄人」的狀態。真正的聖人最會度人了,他會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軌道上明確自己的使命,完成使命後實現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最後實現復命,回歸源頭。反應在物質上就是能夠讓所有的物品、物質材料都能夠得到按照其設計目的充分發揮它的作用,達到這種境界,就是「曳明」。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在生命的彼此度化、照耀中才能發生的,或者只有服務於他人,才能真正感受到且流露出來內在的喜悅,這也是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區別所在,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其實宇宙本身就在做這件事情,人們稱為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自動推動著所有生命在各歸其道、各行其是、自行運轉,也在實現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大家仔細用心觀察一下大自然就會發現了。

故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也。

善,動詞,完善。善人是一種行為,是全面地完善人的精神或者靈性的生命和物質的肉體,讓它們趨於圓融。人之師,是說內在有個老師,即第二十五章講的宇宙本源大道。一切時間、空間、物質都來自於這個宇宙大道,這個宇宙大道才是每一個生命的老師。

故善人,善人之師。開悟覺醒、明心見性的生命,是因為他們對待自己的老師無比虔誠和尊敬,也決定了自己的智慧多麼純凈和強大,那麼,他們無形之中就已經在善待和發揮自己心中的這個道、這個老師的作用了,所以他就容易實現靈性和物質雙豐收。內在的這個大師擁有無限創造力和無限潛能,喚醒了心中這個大師,那生命將無所不能。

不善人,善人之資也。即使你還沒有在自己的軌道上,沒有明確自己的使命,也沒有醒悟到天地萬物的真相和規律,那你最基本的也一定要善人之資也。這個資就是生命立足地球的資源和資本。所以,人首先要懂得紮根地球,把自己的基本衣食住行照顧好,不是說非得要追求致虛恆也、守中篤也的狀態才是最好的。如果當下達不到這個高度,至少要善待自己的身體對於衣食住行的需求。

其實,在這裡人們能夠感受到老子對眾生的無條件深沉的愛,因為老子先生知道當下這個時代,人類會走向兩個極端,一是為了追求靈魂解脫棄家舍業去深山修行,說看破紅塵追求靈性的解脫和生命的升華,其實很多都是誤入歧途而已;另一個極端就是片面追求物質、財富、金錢,失去了內心的歸宿和信仰。所以,老子為了更好的愛大家,就把平衡生命的修鍊方法在兩千七百年前給大家揭露了,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也要善人之資,這才是真正的對生命負責。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乎大迷。

不以自己內在大師為尊貴,不去崇拜、發揮、喚醒你內心深處的大師,也不在社會實踐、生活工作中好好去創造,不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麼再怎麼「博學」「智慧」,其實還是個大迷乎。老子是一個非常注重知行合一的人,光知是不行的,真正的知就等於行,那才叫知行合一。

如果達到了這個高度,老子先生就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是謂妙要。

如果知曉、醒悟並且在踐行宇宙萬物宇宙大道的規律和開啟眾妙之門的綱領,就掌握了生命的真諦和宇宙大道的綱要,隨之而來就打開了整個宇宙天地萬物的規律、眾妙之門。

你想了解天地萬物的真相?

解答你的疑惑:人生本質、財富通道、企業經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真相 的精彩文章:

關係的真相,萬物一體

TAG:宇宙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