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股票不賺錢?海外中企指數2年漲90% 領跑全球

中國股票不賺錢?海外中企指數2年漲90% 領跑全球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經濟向好,股市表現卻欠佳,中國企業真的沒有競爭力嗎?可能你只是沒看對指數。

雖然上證綜指近兩年多以來僅上漲了28.38%,但包含有大量海外上市中國企業的香港恒生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除A股)都漲幅超過了70%,其中,MSCI中國(除A股)更是上漲了90.37%,跑贏了全球各大指數。

全球股市狂歡,唯獨A股冷靜

據海通證券研究所給出的數據,2016年1月27日2638點以來,A股進入中樞抬升的震蕩市,上證綜指累計上漲28.38%,中小板上漲21.99%,創業板下跌7.82%,在全部A股中1813家上漲,1685家下跌,A股走勢略顯疲弱。

而視野轉向全球,似乎全球股市都在牛市當中。自2016年1月低點以來,納斯達克指數上漲78.42%、恒生指數上漲71.98%、道瓊斯指數上漲61.85%、標普500指數上漲52.77%、韓國綜合指數上漲36.75%、日經225指數上漲46.49%、德國DAX指數上漲40.48%、法國CAC40指數上漲34.69%。

雖然A股的疲軟表現與全球股市的上漲熱潮格格不入,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企業在資本市場中沒有競爭力。

海外上市中企股價優秀,MSCI中國(除A股)領跑全球

事實上,A股只代表部分中國上市公司,很多中國公司選擇在海外上市。

上證綜指、滬深300可以代表在中國大陸上市公司,恒生指數代表港股,MSCI中國(除A股)指數可以代表港股和中概股總體,MSCI中國全指可以代表在陸港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總體。

所以,雖然兩年多以來,上證綜指僅上漲了28.38%,但與中國企業關係密切的恒生指數和MSCI中國(除A股)指數都表現優異,其中,恆指漲了71.98%,MSCI中國指數(除A股)更是漲幅達到90.37%,跑贏了全球各大指數。

據此,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表示,從全球視角來看,中國股票已經走牛

恆指不用多介紹,我們來說說MSCI指數體系中的中國部分。

由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編製的MSCI指數體系龐大,共設置了240餘個指數來覆蓋中國市場。其中,MSCI中國(除A股)為其旗艦指數,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為其綜合指數的代表。

MSCI中國(除A股)指數,該指數擁有150支成分股,涵蓋港股中的H股、紅籌股、民企股和海外上市的股票(如美股ADR),覆蓋了全球範圍內除A股外中國股票市值的85%。MSCI中國全指的成分股則是在MSCI中國(除A股)指數成分股基礎上再加入A股市場上市值最大的450餘只股票。

那麼,MSCI指數體系以及MSCI中國指數究竟有多重要呢?可以用一系列的數字來反映:

分析師:A股受投資者情緒影響更強

那麼,同樣作為反應中國企業價值的工具,滬指和恆指、MSCI中國指數這些海外指數相比,為何漲幅差別如此之大呢?

對此,據荀玉根分析,從市盈率和財報凈利潤增速來看,陸港美三地上市的中企基本面都很不錯,香港上市中國公司估值相對較低、大陸上市中國公司市值相對較小,港股之所以跑贏A股,一方面源於港股估值較低,另一方面源於港股對基本面反映更強。

港股機構投資者持股佔總市值45.9%,A股機構投資者佔總自由流通市值23.7%。港股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更注重基本面,A股相對受投資者情緒影響更強一些。港股的走強正反映了中國基本面(企業盈利)很紮實。

新興行業多在海外上市,增長強勁

此外,將所有公司分為新興行業(信息技術+醫療保健)、消費(非日常生活消費品+日常消費品)、周期(工業+能源+原材料+電信業務)、金融、地產、公用事業六類來看,大陸、香港、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裡面新興行業市值佔比分別為17.71%、20.11%、76.34%,盈利佔比分別為6.94%、6.12%、93.58%

整體上,新興行業盈利增速都明顯更快,在美國上市中國公司由於新興行業佔比更高,帶動整體業績強勁增長。美國上市中國公司的走強反映了中國經濟正在轉型,不過轉型的企業更多不是在A股上市,而在海外上市。

而中國大陸上市企業中,新興行業佔比之所以較低,在荀玉根看來,還是因為國內的發行制度不夠完善。整體上,我國IPO發行制度的財務標準較為嚴苛,而海外成熟市場則更為靈活。

同時在由需求擴張驅動的傳統盈利回升周期中,周期股往往業績靚麗,更易滿足A股新股發行制度的盈利要求,從而導致A股周期類上市公司數量和融資金額更多。

目前,中國大陸市值最大的4家上市科技公司:以人民幣計價,騰訊控股2.3萬億,阿里巴巴2.2萬億,百度0.5萬億,京東0.3萬億,其中阿里巴巴、百度、京東在美國上市,騰訊在香港上市。嚴苛的財務標準導致了A股結構扭曲。隨著註冊制改革的穩步推進,國家對於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荀玉根說,360回歸A股、富士康IPO「特批」進入「綠色通道」,36天過審的「神速」展現了監管層面對於發行制度改革創新的重視。中國資本市場正在為「獨角獸」企業敞開大門。

荀玉根還說,政策的傾斜將引導科技股新鮮血液的流入和回歸。可以預見的是,科技類行業IPO數量和市值佔比將在A股市場逐漸升高,對應的周期類行業佔比將會減小,隨著更多高成長的「獨角獸」在A股上市,A股市場結構將趨向合理,為邁向新的高點打下堅實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祖國可以送你回家,但不會讓你唱著國歌機鬧
全球金融最不透明排行榜:瑞士第1,美國第2,台灣第8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