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國產爛片多,到底是誰的錯?

國產爛片多,到底是誰的錯?

最近,竇文濤在他的聊天節目《圓桌派》,聊了一期爛片。

嘉賓是馬未都、汪海林、李艾。

有爆點,但不多,且偏向於輿論正確的批判。

甜叔看完,有些話想說——

1

315晚會舉辦了這麼多年,從來沒聽說過哪部電影被列為假冒偽劣產品。

是因為片商們皆守身自愛,全然沒幹過坑蒙拐騙的勾當?

自然不是。

常常,我們看完某部電影,覺得身心受到戕害,程度之深,不下於地溝油、毒奶粉。

有些人味覺比較敏感,甚至還會覺得吃了屎。

可見,電影產業並不是一塊未受污染的處女地。

之所以沒有被打假部門盯上,是因為這個行業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判斷真假優劣的標準。

沒有標準,便無法定罪。

這是文化產品的屬性使然,縱使你火冒三丈,卻沒有理由對其進行強制干預、道德吊打。

你最多也就口頭髮發牢騷,或者,在下次購票的時候,更審慎一些。

2

當然,強制干預和道德吊打是一直存在的,不過我認為二者均站不住腳。

前者不多說,大家內心雪亮,其所扶植助推的爛片不比它打壓屏蔽的好片要少。

這裡我們主要說說後者。

我們對電影生產的道德指責,目前主要可以歸結為兩種。

一是攻擊製作方罔顧良心、操守,二是要求他們承擔起對文化、對社會的責任。

第一種,使用的論據,大凡也就是製片商投機、主創糊弄、演員不敬業等等。

第二種批評則大有一種杞人憂天的架勢,用未來的文化淪喪、社會崩壞,來渲染當下的罪惡。

問題在於,為什麼電影的製作者們一定要有良心、操守、責任感?

為什麼他們就不能將節約成本、節省精力、賺錢取利作為自己工作時的主要考量?

無論你怎樣義憤填膺、憂心忡忡,從上述有限的論據里,均推不出一個必然的論點。

實情倒是,一個電影生產者的良心,除了他自己,輪不到任何一個別的人為他操心。

至於說操守和責任,只有投錢給他、花錢雇他的人,才有資格對他說三道四。

觀眾,花了錢,當然,如果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也盡可以去向賣方去聲張正義。

只不過,參與任何一場交易,都應該以遵守規則為前提。

一部電影的消費,恰恰是只有等你消費了之後,才能對整個產品的品質瞭然於心。

目前來看,這種交易方式尚沒有變更的可能。

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就可以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賣方何苦去做一些多此一舉的售後服務?

對觀眾來說,最明智的途徑,是在平日里多掌握一些了解評分、閱讀評論的渠道。

如此,當你明知一部電影品質不佳,還做出去看的決定,看畢,你也可以對這決策負起責任。

3

讓人最困惑不解的其實是一些電影從業者的憤怒。

電影這個行業的獨特性,不是從業者的良心太少,而是他們的良心太多。

一個快消品的生產員工,不會在生產的過程中時時詢問自己的良心。

電影不一樣。

每一個創作者的心裡,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些對電影之意義的追問。

創作電影的目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好電影?

答案不一而足,認同宣傳教化的有之,為藝術而藝術的也為數不少。

這些本應用來自勉的思考,常常拓展出去,成了對整個產業、對商業社會的一腔怒火。

不容否認,這些怒火的燃起,當然也有它們的合理性。

產業化的運作,毫無疑問扭曲了一些創作者的創作初衷,擠壓了他們追求藝術的空間。

問題在於,他們不應該假定,產業向他們承諾了這些堅持初衷的空間。

藝術本體論思考,於技藝打磨、能力成長有利,但對交易行為來說,卻全然是不相干的。

文化產業,再特殊,也脫離不了售賣與購買、服務與被服務的框架。

在此框架內,唯一有效的考慮,便在於我所提供的產品,是不是迎合了觀眾的需求。

競爭是不是公平,規則是不是被遵循,決定了供需機制的有效性,因此也理應受到關注。

之外,執著於商人利欲熏心、觀眾愚蠢無知、未來一片昏昧,便都屬於咸吃蘿蔔淡操心了。

這些維度的責罵和擔憂,不僅毫無用處,而且也沒有令之產生實效的操作途徑。

想一想,真敢讓某種外力對電影的創作進行某種規定、設定某項標準嗎?

如此一來(儘管一些規定和標準事實上已經存在),那整個文化或許真將走向荒漠了。

4

屬於市場的,就交給市場去做。

這是我從大學裡學到的最重要的人生箴言。

儘管市場經濟的種種表現難盡人意,但它仍然是當今這個世界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

它有利於生產者最大化發揮自己的潛能。

它有利於消費者從交易中獲取最多的福利。

它鼓勵競爭,而競爭導致優勝劣汰。

從人本的角度考慮,它還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每個人的精神自由。

文化產品的特殊性,並不妨礙市場機制發揮如上作用。

不要求生產者負起什麼責任,只要他們唯利是圖,那消費者便可獲得最優的服務。

真的如此嗎?

那為什麼市場上的爛片多如牛毛?

為什麼很多爛片收穫了高票房,而一些傑作,卻無人問津?

這難道不是代表了市場的失效?

市場沒有失效,市場正在發揮作用。

爛片多,是因為爛片的成本低,是因為爛片能讓生產者的利益最優。

既然隨便糊弄一下就能獲得最高的報償,為什麼還要去精益求精?

這不僅不意味著供給方忽略了需求,卻恰恰是需求在對供給起作用。

人們對電影內容是如此的饑渴,以至於不夠優秀的產品都可以獲利。

這便是繁榮。

當有限品質的供給接近飽和,勢必,觀眾會對供給提出更高的要求,到時,佳作便會更多。

5

在賣座的爛片中,即便是那些最不堪的作品,也總有它的一兩個引人之處。

或者是它的題材,或者是它的明星,或者是它的爛本身就是一個話題、一種賣點。

這些便是觀眾在這次買賣中獲得的回報,你情我願,公平合理。

而且,較之許多好片,爛片有時候還表現出不少競爭優勢。

它們最大化地減少了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中的付出。

熟悉的題材與青睞的明星,減少了觀眾為觀看這些電影搜尋信息的時間成本。

再者,他們也藉此規避掉了不可預知的風險。

一些人叫好的影片,對另外一些人未必就比爛片能讓他獲得更多的觀賞快感。

此外,觀看過程中,消費者在爛片上的消耗也比一些好片要少。

相對於其它行業,消費一件文化產品的成本,除了金錢,還有時間。

而時間,說得更具體一點,其實是注意力。

一部深刻的電影,比一部沒什麼內涵的電影,明顯需要觀眾付出更多的注意力。

這也是為什麼,就算是一些閱片量豐富的老影迷,也常常傾向於看一些無腦片而非藝術片。

再延伸一點,觀看深刻的影片也往往比觀看淺薄的影片需要支付更多的教育成本。

觀眾愚蠢嗎?錯,他們非常理性。

他們仍然選擇的是,在有限條件下,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多的利益。

6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上述內容中,我混用了不少對立概念。

比如,好、爛,優、劣,深刻、淺薄,無腦、藝術。

如果想在好片和爛片之間分出一個究竟,像老套和創新,也應該引入到我們的討論之中。

只不過,在我看來,好爛之間並沒有一個一定的標準。

它完完全全是相對的。

某個人、某個群體認定的好片,乃至大部分人都承認的好片,也未必就是真的好。

若說電影至少應該有一個底線,不該欺騙和蒙蔽觀眾,這種論斷也不能深究下去。

就算是IMDb排名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在有些嚴肅的藝術家看來,可能也造詣平平。

藝術的有趣之處,正在於這種相對性之中,每個人都可以對什麼是藝術之美定出一個標準。

在完美主義者的心裡,或許只有去接受了最高的藝術教育,才不會被認為是愚蠢的觀眾。

睿智的人則不會做此非分之想。

他們會擁抱爛片,至少,將爛片的存在當成繁榮的徵兆,對未來抱有樂觀的看法。

他們會扔下良心與責任的包袱,更寬容,相信市場的功能和觀眾的理性。

7

實際上,自上世紀90年代電影生產真正市場化以來,已經產生了很多的積極後果。

尤其是隨著近幾年來的票房井噴,觀眾的選擇越來越多,心滿意足的機會自然也越來越多。

看上去爛片遍地開花,但好片的數量也在逐年提升,整個行業的製作水準普遍獲得升級。

與此同時,那些有志於電影創作的年輕人,也擁有了更多脫穎而出的機會。

以前,一個馮小剛便遮住了賀歲檔的半邊天,現在,你還可以看陳思誠,對馮小剛嗤之以鼻。

我們不能以一張理想主義藍圖,去要求一個不切實際的藝術與文化大同。

變化都是悄然發生的,好萊塢的劇作方法論,現在已經成了國內劇本會的討論前提。

而獨立製作、市場訴求較弱的藝術電影,也在這種普遍繁榮和多元需求中,爭得了生存空間。

這,只能說,何其幸哉。

單就電影市場而言,倘若外力干涉減少而非增多,市場更加市場化,未來只會更好而非更差。

8

有人會說,唯好萊塢馬首是瞻,難道就是中國電影人的正途?

的確,即便在美國,電影市場上佔據主流的,也大凡是那些沒什麼營養的無腦大片。

中國知識分子對文化未來所抱持的擔憂態度,想必在這個國家也不會沒有。

然而不容否認,美國電影的多樣性,較之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這便是市場繁榮帶給觀眾和創作者的紅利。

我們不該忽視,作為一種大眾文化,電影的受眾群體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應指望,佔據主流的20歲左右的消費人群,對電影的深刻性會有多麼高的要求。

即便是在未來,觀眾結構發生了變化,製作者們也依然會無差別地餵養其最大的消費群。

因此,爛片們,就算到時已經比現在好很多,也依然會受到和今時今日一樣的批評。

9

最後我們要談一下教育。

電影的欣賞,和實體消費不一樣的地方,還在於它不只要求理性,還要求審美素養。

因此,我不否認電影有高下之分,也不相信,電影在其市場內部,就能解決品質方面的問題。

電影市場不是封閉的,而教育,包括自我學習,既影響著這個市場的需求,也影響它的供給。

理性與審美教育的普及,生產創作教育的優化,從市場外部決定著電影普遍水準的高低。

在為文化未來憂心的時候,批評者們應該將矛頭對準正確的地方。

單是電影,儘管它的確潛移默化影響著觀眾,卻不足以承擔起文化環境惡化的責任。

如果說觀眾向來是從眾、不理性、低素養的,這時,電影從業者又能做些什麼?

該改變的,只有教育。

如果人們所受的教育便一直是蒙蔽和欺騙,縱使拍片的都是聖人,也會感到回天乏術。

這是觀眾自己該操的心了。

究其根本,我們談到爛片的危害,它實打實地傷害的只有觀眾,而並非什麼文化與社會。

要想不受傷害,只有憑自己努力,為自己培養一對明察秋毫、洞若觀火的雙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審片官 的精彩文章:

這片尺度大得不像話,能不能讓我好好看愛情了?
印度片《神秘巨星》票房又爆了!為什麼阿米爾·汗在中國這麼火?

TAG:電影審片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