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門提倡的這四種處理屍體的方式,沒有一種能「入土為安」

佛門提倡的這四種處理屍體的方式,沒有一種能「入土為安」

佛教對於死人,總是深表哀悼的。《西域記》中描述天竺人「終沒臨喪,哀號相泣。裂裳拔髮,拍額椎胸。服制無聞,喪期無數。」人死之後,總要安葬。

《毗奈耶雜事》記載:「佛言:『苾芻(比丘)身死,應為供養。』苾芻不知云何供養。佛言:『應可焚燒。』……欲燒殯時無柴可得。佛言:『可棄河中。若無河者,穿地埋之。』夏中地濕,多有蟲蟻。佛言:『於叢薄深處,令其北首右脅而卧,以草稕支頭,若草若葉覆其身上。』」

入土為安

古印度處理死者遺體的方式,一般有四種,稱作「天竺四葬」。

第一種,水葬。就是將屍體投入江河紙張,隨波逐流,成為魚鰲的飼料。

第二種,火葬。就是將屍體放在木柴上焚燎。對於骨灰的處理,《立世阿毗曇論》說:「郯浮提人,若眷屬死,送喪山中,燒屍棄去,或置水中,或埋土裡,或著空地。」梁代慧皎編寫的《高僧傳》中,記載了天竺高僧鳩摩羅什被後秦姚興迎入長安,說法譯經,後「卒於長安,……依外國法,以火焚屍」。

第三種,土葬。就是將屍體埋葬在河岸邊,這裡較為潮濕,以期屍身儘快腐爛。

第四種,林葬。就是將屍體棄置指定的樹林,任憑禽獸分食。林葬之處,稱作「寒林」。這有兩層意思:一是其林幽邃而寒二是其林是專門葬送死者的屍所,進去陰森可怖,令人不寒而慄。

恆河邊的水葬

天竺四葬,尤其是水葬、林葬,在一般人的眼裡,幾乎近於殘忍。中國人傳統觀念中,對於死者的敬畏,甚於活人。直至今天,在推行火葬的同時,許多人還是千方百計地要讓死者睡棺材。中國人以「入土為安」,最怕死無葬身之地,彷彿只有土葬(而且屍體最好永遠不朽),才能使死者的靈魂得到安寧。

而佛教不同。佛教認為,肉身只不過是一個皮囊,並不重要。因而,屍體的分解越快,靈魂越能早日升華。

高僧荼毗法會(火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佛說,這個字雖簡單卻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歸宿
一文讀懂:「跳出三界外」是要跳出哪三界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