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那時人們最愛寫信表達情感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那時人們最愛寫信表達情感

文 何可以

此前,文化節目往往給人「苦旅」、「苦吟」的印象,但從2017年開始,不論《見字如面》《朗讀者》,還是《國家寶藏》,都創造了一種新的畫風,摒棄了嚴肅的說教、刻板的搬演,選擇了接地氣、生活化的呈現方式。

《見字如面》導演關正文,在嘉賓表演前,給每人寫了一封信,溝通讀信的方式。他希望嘉賓能用聲音、形體、表情等細緻入微的表演,來塑造寫信的人物,讀出的聲音是自然的、生活化的,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朗誦腔。

重讀歷史上第一封家書《黑夫家書》時,新生代明星林更新用現代人的口吻說著「快點寄錢,錢花完了,還借了戰友的,寄錢要趕快,再不寄來,即死矣」。家長里短、雞毛蒜皮里表現出來親情,和今天的我們並無二致。

戲骨楊立新念完信後,花了幾秒才緩過神來,肩一聳頭一歪,說了一句:「哎呦哎,終於啊!」

張國立、王耀慶在表現曹禺、黃永玉的來信時,手舞足蹈,如被角色附體。

從不參加綜藝節目的演員何冰,被節目的人文情懷所打動,朗讀了一封郁達夫寫給沈從文的《我自家連一條棉褲也沒有》。信中,已經成名的文學家郁達夫真誠激昂地勉勵「北漂」青年沈從文奮力前行,並揶揄諷刺了當時不良的社會風氣。節目播出後,這段不為大眾所知的文壇掌故,迅速在網上傳播,微博上還出現了#上大學就有好工作么#的熱門話題討論,閱讀量超過2000萬。小眾的書信文化就這樣變成了引起共鳴的大眾文化。

董卿對《朗讀者》的定位是「高而不冷」。她解釋:「高,是文化的地位,不冷,則要靠人的情懷來完成,而非人的光環。」

《朗讀者》的舞台呈現,也和央視其他節目不太一樣。「這個節目沒有什麼繁瑣的道具,沒有配個大舞啊、舞台秀啊什麼的,都沒有。就是希望大家安安靜靜地去聽別人的真情實感,去聽別人的朗讀,節目絕對不會加那些東西的。它對品質要求是極高的。」導演田梅說。

節目每一期都被設置了一個主題,分別是「遇見、陪伴、選擇、禮物、第一次、眼淚、告別、勇氣、家、味道、那一天、青春」。

董卿曾對媒體透露,節目最初的設想是做明星朗讀節目。但最終首季出現的68位嘉賓只有15位是演員,其餘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專家和學者。

企業家柳傳志是《朗讀者》團隊最先想到的人選之一。第一次見面,董卿、田梅和他聊了4個多小時。她們希望柳傳志和所有嘉賓一樣,讀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聊天中,柳傳志從兜里拿出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兩天後,他的兒子就要舉辦婚禮了。會議室里,柳傳志把這封信念了出來,聽得董卿和田梅瞬時淚奔。董卿當即決定:就讀這封信,很好。

事後證明,董卿是對的。沒有高超的朗讀技巧,這樣一封信,讓觀眾看到了一個企業家作為父親最樸實的一面,也被朗讀中豐沛的父子親情熨帖了心靈。

本 文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轉 載 或 商 務 合 作 請 留 言

? 火星試驗室 ?

博雅天下旗下產品

《博客天下》、《人物》等媒體鼎力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試驗室 的精彩文章:

劉德華隱婚24年,鹿晗卻主動曬女友:明星的戀愛公開進化史
「舌尖」前兩季總導演陳曉卿力挺《舌尖3》:執行力和完成度令人滿意,換我,我做不到

TAG:火星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