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女排總決賽第三場,再出「餿主意」

為女排總決賽第三場,再出「餿主意」

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前兩場女排總決賽,我分別為天津女排和上海女排出的「餿主意」,會這麼靈。

3月9日,在第一場總決賽前4天,本號發文《女排決賽第一場,為天津隊獻上2條妙計》:一是朝楊婕發,照金軟景扣;二是放金軟景,攔曾春蕾。

最終比賽表明,「朝楊婕發」成為了天津女排那場比賽的致勝一招。

如果說第一場比賽本號提出的兩招,只能算是瞎貓逮到死耗子的話,第二場比賽就更神了。

3月15日,在第二場總決賽前2天,本號發文《女排總決賽第二場,為上海隊獻上4條妙計》:一是發劉曉彤、攔李盈瑩;二是卞雨倩主打,米楊替補;三是用曾春蕾接一傳,解放楊婕;四是金軟景用力扣,少抹吊。

第一條得到堅決的實施,而且文中提到的如何攔防李盈瑩的方法,效果明顯。將以往李盈瑩主要的得分手段——打手出界,降到了最低。

第四條是贏球的關鍵。金軟景改變抹抹吊吊的習慣,按文中提到的80%大力扣、20%抹吊的方式打球,一人獨得26分,是本場比賽上海隊取勝的第一因素。

第二條得到了部分實施,卞雨倩雖然沒有主打,但她也並不僅僅在兩點換三點時上場,而是直接替換米楊。上海隊第三局、第四局的關鍵分階段都是卞雨倩主打,她上場後,上海隊打出了較大優勢。第三局的最後一分,還是卞雨倩打探頭拿下的。

最有意思的是,本號在文中最後提出的發球發天津前區,也在比賽中由曾春蕾進行了試用,很管用,那個球天津隊無攻,上海隊反擊得分了。

令人沮喪的是:本號獻計精準的背後,其實是我們女排運動科研水平不高的具體反映。

以我的理解,我國這麼多體育科研人員,每年發表這麼多論文,比如對李盈瑩或博斯科維奇的研究,應該要精確到她扣球高度在幾米到幾米之間,3.01米至3.03米的高度佔百分之幾十,3.04米至3.07米佔百分之幾十;她扣球的線路,大斜線佔百分之幾十,成功率多少,小斜線佔百分之幾十,成功率多少,腰線佔百分之幾十,成功率多少;她從起跳腳離地到手觸球的時間分布,她所有被攔死的球的扣球方式及攔網位置分布,她扣球落點的分布,她吊球落點的分布,她扣球失誤的原因等等,都要有人來做。並提出最佳的三種攔網位置、攔網高度、手型方式、防守站位方案讓運動員在比賽中靈活運用。

可事實是,我們的女排聯賽隊伍,除了天津隊今年請來一個臨時的,其他還沒有哪支隊有體能師,更不要說技術分析了。我們的比賽戰術,估計還是與本號作者差不多的,一些摸腦袋的人在制訂。

明天即將進行第三場總決賽,這次,本號不再具體為哪支隊伍獻計,因為,第三場之後,單一的某條戰術已經難以奏效,雙方在第三場比賽都要採用的唯一戰術是——變、變、變。

相對來說,上海隊變化的選擇會多一些。她們能在楊婕與張軼嬋之間做出選擇,能在米楊與卞雨倩之間做出選擇,能在曾春蕾與張磊之間做出選擇。而天津隊,目前來看,仍然只能在姚迪與陳馨彤、楊藝與李瑩之間做出選擇。陳麗怡替換劉曉彤會是敗招,而且,李瑩明顯要強於楊藝,天津隊並沒有更多選擇。

金軟景的「多大力扣殺少抹吊」仍然要在後面的比賽中堅持,楊舟對李盈瑩的攔防會更有心得。上海隊還保留了卞雨倩主打、發球發天津隊前區的,經過第二場比賽證明了的兩大有效手段。

天津女排的發球、一傳、防守仍然具有優勢,在上海隊更大決心的防守面前,要解決的第一問題是如何拿分。死傳李盈瑩,以及李盈瑩死扣,都沒有出路。應該明確,上一球傳李盈瑩,是掩護其他人下一球的進攻;而李盈瑩的大力扣殺,又是為吊球、抹球、拍球創造機會。

李盈瑩在進攻時,仍然要保持她一貫的清醒頭腦,要看得到對方的位置與破綻(李盈瑩自己曾說她都看得到),要打出多變的線路與落點。

無論是姚迪還是陳馨彤的傳球,要提高速度,分散進攻點,為攻手創造更好的進攻機會。即使死傳李盈瑩,也要有速度、節奏、落點的變化,讓李盈瑩在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來得分。

雙方必爭的發球,也都要有速度、方式、旋轉、弧線、目標的變化。

因於比賽之間的休息只有2天,不可能有深入的戰術訓練,雙方進行大的戰術調整的可能性並不大,心態的調整仍然是最具決定性的。

上海女排在第三場比賽應該會遇到體力問題,天津女排要做的,就是堅持一會,再堅持一會,別放棄;同時,要在前二局有針對性地消耗金軟景的體力,發球、扣球都別放過她。

七場總決賽的最終勝負,就是看哪支球隊能堅持到最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理是我親戚 的精彩文章:

郎平來看李盈瑩,卻被這位「高人」亮花了眼
我們還在跟「黑哨」較勁,知道誰進了U23亞錦賽的四強?

TAG:真理是我親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