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薩村Systema回憶錄

薩村Systema回憶錄

算一算,筆者接觸西斯特瑪這個奇怪的東西也有將近三年了。來到Sarasota這個小城市(坊間稱「薩村」)是為了讀書,而早在入學前筆者便開始翻牆搜索本地的武術學校。入學一個月後,便趕緊聯繫上了搜索結果下的第一條鏈接里的指導員,也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正式的西斯特瑪導師 Marc Bresee先生。三年以來,我不僅在武術上藉由Marc的指導有了提高,更在生活中方方面面得到他的幫助。在武術里,在生活中,在精神上,他都以自身的修為深深影響著我。西斯特瑪平等的精神,我們兩個人相似的經歷和性格,使他不僅是我的良師,更是不斷鼓舞我的益友。

本篇記錄一些小編在Marc Bresee門下受訓時期玩過的一些很有意思的訓練法,以及一些極基本或老派的練法。

格鬥基礎篇

這一部分的內容里主要介紹我們在進行格鬥方面及身體能力訓練時,筆者經歷過比較有意思或認為比較有效的訓練。

訓練中,我們用的訓練刀一律為金屬不開刃訓練刀,以求在重量、視覺、觸覺上取得最好的模擬效果。

筆者自製的訓練刀

拳撐

拳撐/拳上平板撐是筆者練習過最為基礎也是最為有效的練習。可以這麼說,想要練好西斯特瑪,在拳撐上一定要下功夫!學員有沒有練習足夠的拳撐,在課上很輕易便能看出來。

拳撐的方法—— 俯卧撐姿勢,但用拳面撐地。此訓練中要注意拳面的角度—— 不是完全水平,也非完全垂直,而應在水平和垂直間有一個45度左右的角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練習中保持背板平直,從尾骨到頭頂應盡量成一條直線,下背部不可向下凹進,頭不可往裡縮,呼吸平穩自然。

拳頭在地面上撐住時,應撐在中止、無名指、小拇指三根手指或食中二指所形成的平面上。筆者個人喜好是三指平面。

此訓練的第一個目標應為撐足5分鐘。若達不到,可先從撐足2分鐘開始,慢慢達成5分鐘目標並繼續疊加。若想對此訓練得到足夠了解,也可參閱江申先生撰寫的《俄羅斯武術Systema》中文書籍。

拳撐+受拳

此訓練需要兩人完成。訓練者A進入拳撐姿勢,訓練者B對A進行由輕到重的踢、打、推、拉等手段以影響其穩定結構,並讓A迫使自己歸位。

擲刀接把

此訓練需要至少兩人,至少一把訓練刀來進行。幾位訓練者圍成一圈,面向圈內,從一人開始向另一人拋擲訓練刀,對方接住後再隨機拋向另一人,如此循環往複。接刀時力求接住刀柄。熟練後可增加訓練刀的數量。

蒙眼走動訓練

此訓練需要一人或多人完成。多人時,一人蒙眼在屋內走動,碰到障礙物即換方向,其他人可對他進行推、拉、踢、打等擾亂。持續3到5分鐘後換人。

蒙眼takedown訓練

常規的takedown訓練,無論對刀、對棍、對徒手,在防禦方蒙眼,攻擊方不蒙眼狀態下進行。蒙眼者自然站立或跪姿、坐姿,喂招者抓、抱、握蒙眼者,或用刀控制住蒙眼者,使其從被控制狀態下逃脫或將喂招者takedown.

滾動擾亂訓練

此訓練需要兩人完成。B坐於地面上手執長棍,A圍繞B走圈。B以棍向A迎面骨慢速掃去,在要到未到之時,A進行一個前滾翻並同時躲過B長棍的掃擊。

握手抽離遊戲

兩人自然站立,成普通的「握手」姿勢。一人將手突然抽離,另一人在對方將手抽離之時迅速握住對方手使其不能抽出。

握球訓練

在常規的任何訓練中,讓訓練者兩手各握著一個網球。此方法有助於強迫訓練者不再死死抓住對方以影響訓練效果。

結構力、巧力訓練

A一手臂向前伸直,手心向上,B用雙手欲將A伸直的手臂扳彎。實驗進行兩次,第一次A用全力較勁抵抗,第二次A手臂放鬆,指尖極力向遠處伸去。比較二次結果的不同。

A一隻手五指做OK狀,B用雙手的食指從OK的圈內勾住A的食指和拇指並欲向兩邊分開。第一次A全力較勁抵抗,第二次A手指放鬆,食指和拇指 指肚相貼,並畫小圈如捻小球狀,意想食指拇指已合而成為一個圓圈。B向兩旁分開時,千萬不可突然大力撕扯!!

A和B面對面自然站立,B單手或雙手抓住A小臂或手腕,A嘗試用被抓住的手去觸摸B肩膀。

走動預動訓練

此訓練需要兩人完成。A站立不動,B站在A距離5到6米遠處面向A。B緩緩走向A的同時盡量消除肩膀的移動,A觀察B肩膀,在B完全走近後,告知B的肩膀在走動時是否有一定幅度的搖動,如此循環反覆多次。

槍械篇

由於Marc是Sonny Puzikas很早期的學生,因此在他的館裡訓練時常有射擊練習。與平常可見的戰術射擊課程不同,Sonny的射擊訓練自成一套體系且訓練方法大相徑庭,而這些在Marc所教授的訓練中也有很多體現。筆者有幸多次參加此類訓練並且親身感受到被氣槍打中時所造成的疼痛和對身體的影響,潛入黑暗房間搜查時的恐懼和緊張,以及被戰術手電筒晃到眼睛時的短暫致盲。

本文所列訓練中所用均為氣槍,塑料BB彈,槍靶為人頭大小廢棄鋁板、空易拉罐、紙殼箱等,除頭盔面罩外不需要其他護具。如果想要對此類訓練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可以參閱我教練Marc在2009年錄製的戰術射擊訓練視頻

握槍方法

訓練中手槍的握持與拳撐相通。將手前伸舉到肩的高度並極力放鬆,此時拳面並非完全垂直也非完全水平,一般來說會有一個傾斜角度,而不同人的傾斜角度也不同。此時的這個角度,便是持槍手最自然的傾斜角度。

室內CQB

此訓練需要在夜晚進行,訓練學員需佩戴頭盔或面罩,同時需要氣手槍、BB彈、戰術手電筒。訓練需要在室內完成。

由一人(或多人)持手槍藏匿於室內任意地點,桌子下。一人持手槍及戰術手電筒從室外潛入室內搜查。搜查者發現藏匿者,當即開槍射擊。期間藏匿者不可改變藏匿地點。

「捉迷藏」

為CQB的簡易版。夜晚訓練,一人從室外開始搜查,其他人藏匿於室內。期間藏匿者不可改變藏匿地點。

「牛仔決鬥」

兩人分別持槍,背對背向對方的相反方向走。另有一人在旁觀察,當認為「決鬥」雙方距離合適時,拍手,「決鬥」雙方聽到拍手聲時即刻轉身拔槍向對方射擊。射擊時無需站在原地,且允許連射數槍。

移動射靶

取多個靶置於空地,懸掛於一人高度。射擊者單手持槍來回走動射擊。

手臂移動射靶

取紙殼箱靶固定在牆上,以馬克筆畫出一個直徑8厘米的小圓圈。射擊者站在靶後約4到5米左右,單手持槍,持槍手持續左右水平移動的同時,力求打中小圓圈。同樣原理,也可以垂直上下移動持槍手進行練習。

三連擊

距離靶到5米外成自然站立姿態,槍別在腰間持槍手一側。拔槍後單手持槍,在持槍手臂逐漸向前伸展時,第一槍在手到腰間時擊發,第二槍在手到胸正前時擊發,第三槍在手到眼睛高度並相對伸展時擊發。反覆練習,持槍手伸展應為一個動作,擊發只不過為伸展時的三個時間點而已。

邁(退)步拔槍+三連擊

與「三連擊」相同,只不過在拔槍的同時像自己的斜前方衝刺而已。如:右手拔槍則向左前方衝刺,左手拔槍則向右前方衝刺。在衝刺時完成三連擊。

小竅門:以右手拔槍為例,衝刺時可以左腿向後擺而非向前邁。Sonny在教Marc時所說的原因是 「左腿向後擺的同時造成了身體向斜前方傾倒的效果,而這個傾倒的動勢反而能夠幫助你向那個方向跑動。」

躲槍口

A自然站立,另一人B以手槍抵住對方後背。A以儘可能快的速度,以槍口為軸,向後轉身直至面對B;B在察覺到A有所動作時即開一槍。

A在轉身時需注意不要有預動,並且不要讓子彈運動軌跡穿過脊柱—— 那樣會增加你需要的時間。舉例:槍口抵住後背右側,則向左後方轉身;槍口抵住後背左側,則向右後方轉身。

在此項練習熟練後,可以追加練習此姿勢下的繳槍或takedown方法。

以上便是本期更新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看完後有所收穫,有所思考,有所回味,甚至還可以給我們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俄羅斯武術SYSTEMA 的精彩文章:

TAG:俄羅斯武術SYSTE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