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孫堅失利後,劉備關羽張飛為何當場敢冷笑?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孫堅失利後,劉備關羽張飛為何當場敢冷笑?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31期 文/無常奉天玉)

熟讀《三國演義》,大多數人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到劉關張兄弟三人身上。因為演義以劉姓為正統,堅定的高舉著「擁劉反曹」的大旗,所以在小說中,他們三人從能力到性格,都得到了一定的美化,例如他們三人都以「義」為先,劉備以仁義著稱,關羽、張飛則以忠義聞名,另外,他們三人皆是坦坦蕩蕩的性格。可是,同樣在演義中,他們卻在一個不恰當的時刻,做了一件看似不符合人設的事情,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又做了什麼呢?

其實,他們做的事情,在常人身上,並無不妥,那就是冷笑。可是受演義影響,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劉備的笑容,應該是溫厚溫和的,張飛和關羽的笑,則應是爽朗開懷的。他們若不高興,劉備應是隱忍,關張二人則應爆發,冷笑好像是一個與他們無關的表情。可是他們不但做了這個表情,還非常的統一。《三國演義》第五回中寫道:「諸侯皆不語。紹舉目遍視,見公孫瓚背後立著三人,容貌異常,都在那裡冷笑。」

此事發生於董卓禍亂朝綱,十八路諸侯聚義,對其進行討伐之時。最初的時候,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主動請命出戰,要前往汜水關挑戰董卓。眾人皆知孫堅勇烈,並對他抱有厚望。可是孫堅僅是遇上了董卓手下的都督華雄,便敗了,還折損了一員大將祖茂。對此,袁紹非常震驚,感慨道:「不想孫文台敗於華雄之手!」孫堅敗了,這仗卻還是要接著打的,但諸侯都不想出頭,陷入了沉默。袁紹只能環視諸侯,希望有人像孫堅那般主動,就在他環視的時候,恰好看到劉備、關羽、張飛的冷笑,於是被吸引了注意力。那麼這三人為何冷笑呢?對此,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冷笑的共同原因

眾所周知,劉關張兄弟三人,皆是有能力、有抱負的人物,他們一直立志於匡扶漢室。但是因為出身低微,又恰逢世道混亂,他們很難出人頭地。可是,與此同時,一群沒有本事,面對一個小小的華雄,便無計可施的人,卻地位遠高於他們。這種不公,這種滑稽的世道,讓他們覺得憤懣又可笑。只是,他們此時還寄人籬下,根本沒有開口的資格,除了冷笑之外,什麼都做不到。於是在這個不恰當時機,他們做出了不恰當的表情。

二、冷笑的不同原因

雖然他們兄弟三人,擁有共同的理想,並誓曰同生共死,但他們並非心有靈犀。他們的冷笑,有相同的原因,自然也有不同的原因。關羽和張飛冷笑,應該是內心感情的真實流露,他們不但對當前局勢感到可笑,還嘲諷諸侯實力有限,連一個小小的華雄都搞不定,他們的冷笑中,飽含著對眾人的輕視。但劉備的冷笑則不同。小說中介紹劉備時,曾提到「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也就是說,劉備很少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在臉上,以他的性格,在這樣的場合,這樣的情境下,本該更嚴謹才對,他為何也像關張一樣冷笑呢?小編認為,他的冷笑,是故意的,目的便是吸人眾人的注意,當然了,他的目的最終達到了——袁紹詢問了他的身份,並給他賜座,使他從公孫瓚的隨從,變成了獨立的一方。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劉關張兄弟三人,冷笑連連,看似不符合他們的性格,其實卻是理所當然的,只不過,他們冷笑的含義和用意,並非完全相同罷了。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同樣受詔輔佐幼帝,為何諸葛亮得以善終,諸葛恪卻慘遭滅門之禍?
三國數位頂尖謀士如法正、龐統,投奔劉備後為什麼會成短命鬼?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