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隱藏的呂家:劉邦奪沛縣為什麼順風順水?

被隱藏的呂家:劉邦奪沛縣為什麼順風順水?

回看劉邦奪沛縣,總會有一種怪異的感覺,整個過程太順利了。蕭何等人一封書信召來劉邦,哪知縣令突然反悔,然後劉邦向城內百姓揭發縣令的惡事,再然後縣令被殺,百姓大開城門,劉邦成為沛公。歷史事件沒有偶然,那麼,劉邦奪沛縣為什麼順風順水?

劉邦奪沛縣與陳勝吳廣不同,後者是農民起義,而劉邦的行為則是造反,所以起事之前,錢和糧食必須要到位,不能像農民起義有奔著吃大戶的心理。那麼,這筆錢由誰出?蕭何只是個書記員,樊噲是個屠戶,曹參的官職比蕭何還低。所以可以推斷,劉邦奪沛縣最大的助力是呂家,供錢供糧。

呂家是沛縣最大的豪門,呂公除了女兒呂雉外,還有兩個兒子呂澤和呂釋之。之前呂公就認為劉邦有帝王之相,所以將呂雉嫁給了他,如今天下大亂,各地紛紛起義,呂公就想由呂家出錢出糧,劉邦站出來挑頭,如果成功了,呂家就跟著混,如果失敗了,可以說是被劉邦挾持的。(史記: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為季箕帚妾。)

呂雉叫來蕭何、曹參、樊噲一起去芒碭山,此時劉邦已經48歲,眾人一合計,劉邦也就答應了。當了一輩子混混,好歹也可以耀武耀威一次,於是準備帶著幾十號人回沛縣。許多郡縣的人都把長官殺了響應起義,沛縣縣令害怕,為了自保,就找來蕭何商量,準備起義反對秦朝。(史記:諸郡縣皆多殺其長吏以應陳涉。沛令恐,欲以沛應涉。)

可是縣令又很慫,想給自己留條後路,不想當老大,其實,蕭何和曹參也有這種心理。蕭何推出了劉邦,說他膽子大,讓他出來抗槍,縣令答應了,於是蕭何給劉邦寫了封信。然而事情又出現了意外,縣令聽說章邯打敗了周文大軍,又不想反秦,還想抓住劉邦邀功。(史記:沛令後悔。)

蕭何找呂公商量,呂公認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萬一劉邦被抓,將我們咬出去怎麼辦?蕭何又與城外的劉邦聯繫,劉邦聽取蕭何計策,將縣令干過的壞事都寫在紙上,然後射入城內,只要誰殺了縣令,咱們就造反了,其實劉邦的兩位大舅子早已經安排了殺手。(史記:沛今共誅令,擇子弟可立者立之,以應諸侯,則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無為也。)

秦末農民起義那段時間,社會風氣就是這樣,只要有人喊「反了」,都是一呼百應,縣令都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這樣,劉邦順利地奪下了沛縣,只要站在城門外演一演,就被眾人擁立為沛公。

參考文獻:

1.《史記·高祖本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燕王盧綰是劉邦發小,為什麼選擇叛變?司馬遷一語道明
秦朝軼事:陳勝為什麼失敗?司馬遷一語道明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