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家李敖罹患腦瘤去世,必須知道的腦瘤信號!

作家李敖罹患腦瘤去世,必須知道的腦瘤信號!

這個世間,總是有些離別猝不及防。

18日上午10點59分,台灣著名作家、一代國學大師李敖去世,享年83歲。

據悉,李敖於2015年7月因步態不穩至醫院求診,經診斷為腦幹腫瘤,在醫療團隊的努力下,接連渡過難關。2017年10月1日,李敖因肺炎入院,治療後感染病況穩定。今年1月底起,李敖病況急速惡化導致離世。

雖然李敖最終還是離世了,但是他一直在積極接受治療,在其親筆信中,他曾寫道:

(向下滑動啟閱)

你們好,我是李敖,今年83歲。

年初,我被查出來罹患腦瘤,現在剛做完放射性治療。現在每天要吃6粒類固醇,所以身體裡面變得像一個戰場,最近又感染二次急性肺炎住院,我很痛苦,好像地獄離我並不遠了。

我這一生當中,罵過很多人,傷過很多人;仇敵無數,朋友不多。醫生告訴我:「你最多還能活三年,有什麼想做、想乾的,抓緊!」

我就想,在這最後的時間裡,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編41-85本的目標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你們可以理解成這是我們人生中最後一次會面,「再見李敖」及此之後,再無相見。

因為是最後一面,所以我希望這次會面是真誠,坦白的。不僅有我們如何相識,如何相知,更要有我們如何相愛又相殺。

對於來賓,我會對你說實話;我也想你能對我講真話,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或許我們之前有很多殘酷的鬥爭,但或許我們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希望通過這次會面,能讓我們都不留遺憾。不留遺憾,這是我對你的承諾,也是我對你的期盼。

對於來賓,不管你們身在哪裡,我都會給你們手寫一封邀請信。邀請你來台北,來我書房,我們可以一起吃一頓飯,合一張影,我會帶你去看可愛的貓,我會全程記錄我們最後一面的相會,一方面是留作你我紀念,另一方面也滿足我的一點私心:告別大陸媒體近10年了,我想通過這些影片,讓大家再一次見到我,再一次認識不一樣的我,見證我人生的謝幕。 謝謝各位!

腦瘤,有多可怕?

腦瘤,是長在顱內腫瘤通稱,有良性的腦瘤和惡性的腦癌之分。具體有膠質瘤、腦垂體腺瘤、腦膜瘤、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等等。

長在腦袋上的腫瘤雖然聽著可怕,但是如果是良性,且儘早治療,大部分都是能根治的。腦瘤一般有四個信號:

1

頭痛、噴射狀嘔吐

起初為間歇性頭痛,多發生在清晨。隨著腫瘤的增大,頭痛癥狀逐漸加重,持續時間也慢慢延長。多為噴射狀嘔吐。兒童因後顱窩腫瘤多見,嘔吐癥狀明顯。

2

視乳頭水腫

顱內腫瘤可導致顱內壓增高,引起視乳頭水腫,或致視力下降。

3

性格癥狀

性格發生改變,患者表現為不愛說話、不喜歡外出活動、記憶力也變差、注意力不集中等。

4

癲癇

約30%的腦腫瘤可出現癲癇。而且一般藥物難以控制。

其實,無論是腦瘤,還是其他腫瘤,不得腫瘤、癌症的主動權還是在我們手中。

畢竟人體健康有五大決定因素中,生活方式佔到了60%,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遺傳佔15%,社會環境佔10%,自然環境佔7%,醫療條件佔8%,生活方式佔60%)

不得癌症,記好這八句話!

一年染髮別超3次

目前可以肯定與腦部腫瘤有關的致癌物就是「染髮劑」。有研究結果顯示,每年染髮8次以上、染髮超過25年的人罹患淋巴瘤的風險最高,比正常人升高了2.1倍;尤其是使用永久性染髮劑的女性,罹患淋巴瘤的風險更高。這可能是因為永久性染髮劑中加入了氧化劑,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新的致癌物。

睡覺手機別放頭邊

手機和腦癌的密切程度到底有多大呢?

目前為止還沒有手機輻射會直接導致腦癌的證據。不過,手機是否會引發癌症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2011年6月份,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手機定義為2B「可能致癌」的物品。當然,你可別因此恐慌,手機該用還是要用的。

不過,也還是建議睡覺別把手機放在枕邊了,畢竟忍不住想拿起來玩一會兒,還是很影響睡眠的。還有,充電時候最好也別接打手機了,手機好,你也好。

吃要「五個一點」

俗話說「病從口入」,癌症也一樣。防癌飲食的基本原則應遵循「粗、淡、雜、少、素」。

①粗一點:多點粗糧、粗纖維類,和精糧搭配;

②淡一點:少食高脂肪、動物蛋白類,以天然清淡果蔬為宜,鹽每人每日不超過6克;

③雜一點:食物類型豐富;

④少一點:食物攝入的總量及糖、蛋白質、脂肪的攝入量應節制;

⑤素一點:新鮮蔬菜、水果,富含各種維生素的食物。

研究顯示,每日吃至少400克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可以減少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肺癌和胃癌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23點前入睡,睡夠7小時

由於睡眠問題而導致的內分泌紊亂,可能會增加一個人患癌症的風險。當然,這不是一個固定數值,因人而異,但應該避免少於5小時等極端情況。

每天23點前入睡,成年人一般睡夠7個小時左右,當然,每個人對睡眠的要求不同,只要你睡起來神清氣爽就可以。

學會沒心沒肺,少生氣

癌症患者都有著相同的一個誘因——壓力大、長期抑鬱、過分憂慮、勾心鬥角。研究發現,長期不良情緒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過強的應激反應就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癌細胞有可乘之機。

不生氣、不折騰、不鑽牛角尖,凡事都想開點,做個『沒心沒肺』的人,因為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確實能給你一個好的身體。

動起來,只要動就比不動強

幾乎在所有的防癌建議中,都有相應內容:規律運動。很多人習慣將運動當任務,這樣會有壓力,其實違背了運動防癌的原則,我們做運動的時候不能有壓力,以做完之後感到愉快為準,也只有這樣的運動方式才最能提升免疫功能。

鍛煉的方式可因人而異,有人喜歡走路、有人喜歡游泳,只要動就比不動強。而且,鍛煉也沒必要非找特定場合、特定時間進行,工作間隙、閑暇時間都可適當進行點小運動。

小病也要重視起來

人不是神,總會生點小病。不過,小病別總想著扛一扛就會好,有些病不重視,不僅拖久了會嚴重,而且還可能會變成癌症。

比如,臨床上一些肝硬化、肝癌患者都是肝炎、肝病久治不愈拖出來的。再比如,一些結節,雖然很多是良性的,但是也要重視體檢、遵醫囑治療且改善生活習慣,以免不幸突發癌變。

定期做做防癌體檢

有的腫瘤隱蔽性比較高,偶然一次體檢未必能發現。因此定期做做防癌體檢很有必要。特別是老年人,體檢的項目應儘可能全面,特別是肛門等一些比較隱私的地方也要檢查。

更多專題

△杭州艾克(種福堂)中醫腫瘤門診部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花園崗街113號金通國際大廈二樓

△杭州種福堂中醫醫院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石祥路242號瓜東文教產業園A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種福堂杭州艾克 的精彩文章:

50歲後要少運動,休息才是最好的保健

TAG:種福堂杭州艾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