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厲害了!雲浮有個唐代古墓,出土較多唐代文物!

厲害了!雲浮有個唐代古墓,出土較多唐代文物!

探秘嶺南第二唐刻

雲浮羅定龍龕岩的《龍龕道場銘》碑刻,是由陳法念的曾孫陳集原於武周聖歷二年撰寫的,因其歷史悠久、內容豐富,而且其中還運用了不少武則天自創的新字,因而獲得「嶺南第一唐刻」、「粵之至寶」、「粵中第一古碑」、「嶺南諸碑之冠」的美譽。有此殊榮,《龍龕道場銘》碑刻成為雲浮地區首個列入國保的單位,也是實至名歸的了。

而我今天,卻要帶領大家把目光轉向鬱南縣,一起去探秘一下繼《龍龕道場銘》碑刻之後的「嶺南第二唐刻」。

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有人在鬱南縣南江口鎮西坑村的棺材嶺山上發現了一穴古墓,隨即請來文物專家進行探索、開發。經過一系列清理、發掘工作,大家讓這座古墓重見天日,據考察得知,這是一座唐朝時期的大型墓葬,內設十三神龕。令人驚喜的是,這座唐墓中還出土了較多唐代文物,如釉燈、四耳罐、殘碗、鐵棺等等,其中最珍貴的,當屬墓志銘一通。

鬱南棺材嶺唐墓中出土的墓志銘,經過清理後,人們依稀能看到上面寫著「大唐故康州刺史陳君墓誌」等字樣,其後文則介紹了墓主人的家庭背景、生平事迹。據墓誌介紹,墓主姓陳諱承親,是唐初康州(今德慶)金林鄉安仁里人;其祖父陳頵原是潁川人,因宦南遷,落籍康州,被封為康州刺史、銀青光祿大夫、上柱國、安化郡開國公;其父陳檢被封為康州刺史、游擊將軍、右武衛翊府郎將、朝散大夫、上柱國、安化郡開國公;陳承親本人則襲祖蔭,被封為康州刺史、通議大夫、上柱國、安化郡開國公。

足見,陳承親一家三代都備受殊榮,是康州當地的土皇帝,勢力蔓延西江流域,可以媲美當時江南瀧州地區的陳法念家族。

關於陳承親其人,歷史上並無太多記載,而其墓誌只是大多記載陳承親家族的官職及爵位,其餘不乏歌功頌德之辭。而唐代傳奇《朝野僉載》及宋代志怪小說《太平廣記》則記載了有關陳承親的歷史,但其文字對陳承親似乎不太友好。

《朝野僉載》陳承親的記載是:「周恩州刺史陳承親,嶺南大首領也,專使子弟兵劫江......」這段文字敘述的是,陳承親是武周時期嶺南俚人的大首領,經常指揮他的子弟兵到西江上行劫,因此可以推測,陳承親或許是當時西江流域的一大惡霸勢力;而且《朝野僉載》還專門寫到了陳承親暗地裡派人刺殺縣令然後霸佔其妻女的故事,說明陳承親是絕對的酷暴惡霸。而《太平廣記》則承繼了《朝野僉載》對陳承親的描述,因此看來,陳承親在歷史上的名譽顯然不是很好。

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不能當真歷史看。通過陳承親墓志銘的記述,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當時陳承親家族三代在康州的經營,確實起到了穩定一方的作用。然而,隨著陳承親的英年早逝,金林陳氏家族的殊榮便戛然而止,其勢力迅速土崩瓦解,直至後來銷聲匿跡。據陳承親墓誌記載,陳承親「以大唐開元二年二月寢疾,薨於私第,春秋卅有七」,而後「以其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葬於康州南疊洞」,即說明鬱南棺材嶺陳承親墓自開元二年建成以來,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

而陳承親墓志銘自然與陳承親墓同期,所以也是唐開元二年的產物,這個時間不得了,也就是意味著陳承親墓志銘篆刻的年代比「嶺南第一唐刻」《龍龕道場銘》碑刻僅晚十五年,比肇慶七星岩李邕撰寫的《端州石室記》尚早十三年,比韶關羅源洞的張九齡墓志銘尚早四十年。因此,陳承親墓志銘是繼「嶺南第一唐刻」之後的又一傑作,其無愧於「嶺南第二唐刻」的稱譽!

因此說,鬱南棺材嶺埋葬的不但有陳承親的遺體,而且還有陳承親家族的榮耀,陳承親墓志銘記載的不但是陳承親的生平,而且還是古代西江流域那段曲折的歷史。假如沒有陳承親墓志銘的重見天日,或許這榮耀、歷史就將會隨著滾滾江水、付諸東流了。

如今,陳承親墓志銘已經由鬱南縣歷史博物館所收藏,希望這塊「嶺南第二唐刻」能夠永恆保存下去,繼續履行其承載歷史、訴說滄桑的光榮職責!

作者:周業鋒,編輯:小最妹

雲浮最前線 ID:yfbuluo

90%的雲浮人都關注了呢個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浮最前線 的精彩文章:

鬱南大王山,一藍衣少女坐在桃花林之中,竟然……
雲浮遺落的文明

TAG:雲浮最前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