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終生的情人-父與子

終生的情人-父與子

一個女人珍視的男人,內心深處總有幾個。翻遍過去的人,走的走,留的留, 由父親、兄弟、同學、朋友、男閨蜜、情人、老公、兒子這些異性組成的群體中,選幾個用一輩子深情以待的男人來,我想我有兩個:父親和兒子。真真切切終生的情人。

一部分因為血濃於水,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我的情誼,和我對他們的依戀。

父親給我的印象是一件綠色的長裙,一碗蛋炒飯,一盤青椒炒豬肝和一些話,比如:我錢花完了又問他要的時候,他說你自己估算好了,該花的花不該花的就不要亂用哦;比如我發脾氣跟別人鬧事情了,他說:你自己也要控制脾氣呢,想回家就回來吧;比如我選大學,選工作,他說:自己先看好,是不是你想要的。。。

每一次不管我錯還是對,都覺得他是站在我這邊的,是我的後盾。這些話換回來的,是我對合理花錢的重視和留意,對做錯事後自身的反思和對自己做出選擇的擔當。

朱自清寫《背影》,父親站台送行,買橘子給自己,一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情,確牽引出多少讀者對自己父親的思念和感激。龍應台也感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文字牽引出的心靈悸動,也是那些小事。

父親青年時學醫,有我的爺爺和他爺爺幾代人做老中醫的傳統,但是老爸學的不是中醫,而是開了個西醫的小藥鋪,靠著專業學到的知識和臨床經驗醫治過相鄰一方人,後面還學習針灸和推拿,會小兒推拿止瀉和一些跌打損傷的治療。

在偏遠山區一隅,雖不是濟世救人的佛陀,確給鄉鄰減輕了些許痛苦。也是靠這點小技藝養大我們兄妹幾個,還供我上了大學。見過父親年輕時穿軍裝的照片,五官清晰俊朗,濃眉,大眼,高高的鼻樑,小嘴,咋看是描寫女人的五官,事實卻是俊美的男子,一般少女還沒這麼好看的五官。

於是這樣的相貌成了我劃分最帥男子的標準,此後再無入眼的男子,俊美超過他。開藥鋪的同時,家裡還代賣一些日用品,煙酒,零食吃貨。

採買的事情都是父親親自去的,拿葯有時候也去外地,雖然隔壁的省份,也有好幾天出門在外的,就是當時我第一印象的出差,一次他回來,媽媽笑著對我說:「你看掛那裡的那件裙子,你爸給你買的。」我蹦蹦跳跳的過去看,是一件淺綠色的蕾絲裙,中長款,蓬蓬袖,立馬穿上,就再也不肯脫下來了。

當時老媽就說:「一大家人就給你一個人買」。後來好幾次聽老媽提到老爸的時候,她都不忘說這事兒,說這麼多家人爸爸就給我一個買過衣服,外出只給我帶東西。

後來我住宿,去更遠的地方求學,工作,以致遠嫁外地,離他越來越遠。因為我長期貧血,還特別愛吃豬肝,每次回家他都不忘在趕集的日子清早守在門外,等那些去集市販賣豬肉的販子路過,買最新鮮的豬肝,然後炒一盤給我吃。

後來調侃老媽說,你找了這麼好的老公,整天還有的抱怨,嘮嘮叨叨沒完,你看他一輩子不跟你吵鬧,任勞任怨這麼多年。。。他這輩子也就對我這一個女人這麼寵溺吧。

歲月不饒人,那個俊朗帥氣的小夥子早就不見了,幾個兒女撫養長大,助他們成家立業,再帶大兒子的子女們,孫子孫女一個接一個帶,常年的辛勞後,如今滿頭斑白,耳朵也不好使,藉助助聽器才能聽清楚我們說的話。

年輕時的招牌也傳給了大哥,在家帶帶孫子孫女,養幾隻雞鴨,種點瓜果蔬菜,確比以前更辛苦了些。或許遠嫁真是我最錯誤的決定,至少對於我愛的人,不能陪伴左右,對他而言,愛女也不能再繼續寵愛和扶持。

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人品,終於慈悲。而我深愛的這個人,讓我沉迷於顏值,融情於寵愛和支持,感恩於他對我付出和無悔。我是他的情人,情迷於他。

,我的另外一個情人,他是我的情人,也是我目前唯一沒有後悔的選擇。意外懷上他的時候,就很堅定的說無論怎樣都會生下來,養育大。無論是出於女人母性的本能,還是喜歡小孩的個性,擁有他至今我都是開心的。

周國平寫《寶貝,寶貝》:「小生命來到世上,天下的父母哪個不心醉神迷,諦視著花朵一樣的臉蛋,滿腔的骨肉之愛無以表達,一聲聲喚寶貝,千言萬語盡在其中。」

從想寫兒子的那一刻起就好多想寫的話語冒出來,此刻卻又不知何處下筆。前面說了,我是遠嫁外地的女子,選了一個人,隨他去了那座城,也是選了一種異於從前的人生。因而必須去面對和適應新的環境和群體,這座城裡,最親最愛的人也就是兒子了,與其說是我陪他長大,不如說是他陪我熟悉一個新環境,適應一種新生活。

最近的這兩年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就是養育我的兒子,十月懷胎,臨盆,餵養,一步步走來,裡面有辛酸,勞累但更多的是快樂。小兒早產,先天體質不是很好,我跟他爺爺奶奶都是養娃小白,只能摸索著帶娃,一度靠百度和詢問別人的意見來養育。

如今兩歲半,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濕疹,肺炎,發燒,各種跌跌撞撞,我的寶貝可是吃盡了苦頭。也是因此,對於兒子的未來我不做任何的強求和規劃,只是希望他健康快樂的成長,長大後平平安安,僅此而已。

他就是上天賜給我最好的禮物,大千世界神靈如此安排,將他賜給了我而不是別人,認我作為他的母親,而不是別人,這是何等的榮幸。

小兒出生那天的所有情形歷歷在目,陣痛開始,到他爸推我進產房,連那時候的痛感和情緒都還那麼清晰地留在腦海里。臨盆降生那刻他沒有啼哭,我問醫生怎麼沒哭呢?醫生拽著他兩隻腳倒過來搖了兩下,兒就哭了兩聲,立馬就安靜了。

剪臍帶,擦洗乾淨,量體重,檢查身體狀況,收集娘倆指紋,把他弄完就送進保溫箱了。再次見面已經是5天後,我獨自在病房休息睡覺,隔壁床的都跟子女一起,在努力催奶,而我卻成了病房清閑頭一號,不知道兒子在那邊怎麼樣,也忘記他長什麼樣了,就是剛出肚子時瞄一眼的印象:跟他爸一個樣。

我先出院,他早產胃好像也不是很好,留院觀察兩天才由他爺爺奶奶姑姑接回來。其實好長的一段時間都覺得不是我兒子,好長一段時間就沒有親人的那份濃厚的情誼。

餵飽,睡覺,哭,洗澡,拉臭臭,換尿布。。。起初真的是機械行為。慢慢的會一點表情,開始學說話了,情誼便一天天愈加深厚起來,也越來越喜愛。「媽媽」似乎沒人教過,說的最早的和最多的就是這兩個字。

後面還不知道哪裡學的,哄我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句「媽咪」好意外,好驚喜,好暖心,真的融化了。一天天長大,會爬,能坐,咿咿呀呀學說話,表達需求,走路,跑。。。一天一個樣子,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驚喜,當然也充滿了驚嚇。教養他的同時,我也在不停地學習,我也要成長和成熟。

「人之初,如玉璞,性本善,」小布丁點,出生後第一次洗澡,抱都抱不起來,兩隻手托著洗,我跟他奶奶兩個人,一人手托,一人洗;稍大一點長得有點像小孩了,下水洗澡就開始踢水,動來動去,得抓緊抱穩了,特別喜歡吃手,小肚子鼓鼓的;一直是我自己帶,母乳到一歲多,到17年12月底才第一次離開我,很戀媽媽,以前誰抱都不要的,媽媽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再大一些開始調皮,兩隻腳在水裡踢踏踢踏,身子也翻來翻去,這小孩太喜歡水了;後面帶他去游泳,更是高興,在水裡撈玩具,踢水,旋轉,划水,所有的即興動作都是他自己發明的,不需任何人教。但是得陪在他身邊時刻盯著,一不注意,小傢伙就悄悄往泳圈外面鑽,或者低頭添水喝,也會跟身旁的小朋友搶玩具,還會拍水,拍的水花四濺,我陪他洗澡一次,衣服都得濕大半。但是也被他的歡愉感染,養娃育娃雖不及我父,確想給我兒同樣的隨性和自由。

翻遍之前給他拍的照片,各種表情,吸手指的,嘟嘴的,攀爬的,跑的,跳的,熟睡的,站著的,坐著的,哭的,笑的。。。這一刻他又是我的全世界。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龍應台《目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月分享 的精彩文章:

TAG:畫月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