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該如何寄託

生命該如何寄託

生命就是互相呈現,互相成就。

每一個創作者都是用特定藝術作為職業表達方式,以一類語言陳述世界故事。

我寫作,是為了抵達作者的自由國度。每一個寫作者,他的文字都有溫度,刻畫非常入骨,可以使人在閱讀中引起對畫面的想像。

用每一段富有靈魂的文字來腦補畫面。

人每活一年就像完成一次盛大的演出,就進行了一次命運的迭代,就衰老了一次。存活八十年就演出八十次,也衰老八十次。

但願你每次衰老,面頰上都帶著淚痕。

你的每次遠行,都是一次對生命的洗禮。選擇在最好的回來,猶如掛在枝頭的果子,瓜熟蒂落。縱長夜漫漫,但仍風雪載歸途。

你生命的每一天運行都是一次現場直播,都是唯一的,不可複製的,都是嶄新的開始。

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職業屬性。

以前我總覺得,人生就是環環相扣,一個小決定可以影響一生。但其實不是這樣,一個小決定不足以影響一生。有些理念和想法會猶如火花,在電光火石間迸出。

山本耀司有句話:人這種東西是看不見的。只有撞上了一些什麼東西,反彈回來,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瞬間往往定格未來方向。

任何一個創作者,都會用作品展示思想,一件事情做到專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金錢,但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需要耗費一生的心血。

以前遙想過這樣一個畫面,和眾多的創作者一起工作,共同設計創作。當無限多種有趣的靈魂碰撞到一起,就會閃爍出別樣的火花。大家都太有個性,不能用統一的標準衡量,每個人都應該從彼此性格中各取長短,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汲取更多,在創作方面如何突破自己。

我希望可以對學科和藝術有更深理解。我希望我可以將生命部分寄託於學術和創作。

我希望更多人可以關注文學創作,為中國文學事業創造宏偉的目標。我需要知道,通過什麼樣的步驟可以讓目標實現。

很多人對於作者作家,理念中的定義就是窮酸落魄。在上個世紀,中國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很多人根本就不理解:為什麼要搞文學藝術,這根本不是大眾主流。

在那種經濟文化非常落後的年代,你空有滿腹才華,你想要去改變國人,你努力呼天搶地,可是民眾都沒有醒,他們根本沒空搭理你。

到了二十一世紀,文學的地位也不高,始終被人忽視。至少沒有像大眾娛樂板塊那樣,突然之間火起來,也沒有在各種行業中脫穎而出,如眾星捧月。

文學創作始終沒有位於各行業巔峰,引領潮流。

但創作並非小眾藝術。

它會更通俗地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與人打招呼、擁抱,都是肢體語言藝術。廣場舞是最好的接觸舞蹈的方式。

創作需要審美。

人人都有審美,都有一個各自的尺度,分得出好壞。

假設創作者完成了一項特別優質的創作,那他就是用實際行動讓人們接觸創作,感染和提升人們的鑒賞能力。

每一個創作者都很偉大。他們的偉大之處在於,可以在某瞬間啟發某個人,點亮藝術的火種。

我們現如今見到的每一個作品都有難度,在不同維度,不同層面,不同視角。每個作品的難度都不低,從某個角度出發,和外界交流,將人們帶到人生更高境界。

創作者的共同特質就是,從一個角色中將靈感挖掘出來。我們熟知的影視表演也是語言的一種表達方式。當你深入到影視領域,你便可以了解到影視的台前幕後。

我現在覺得,生命的美好就在體驗。體驗各種階層人民的生活情況,體驗到各個行業的盛衰興亡,體驗到生命與生命相互碰撞時的激情。我會感謝生命的旅程賦予我的這一切。

當你與很多人接觸後,你會發現生命的價值形形色色,你會發現人格的升華林林總總,你會發現領域和領域之間都是相通的。當你和外界碰撞了以後,你會摒棄過往的僵化格局,你會產生全新的想法和思維。你會知道,成功的定義非常多元。

我們需要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從學習和實踐中得到更好的方法,開啟對於視覺、人物和認識的一種檢索。

接觸新系統和新事物的感覺像掃雷,尤其是通過作品的形式,因為它更抽象、更藝術。

我們需要互相促進互相激發,多涉獵其他領域的創作。

創作頻次越高越容易到瓶頸期,要學會如何突破自己,度過瓶頸期。

創作需要輸入、累積、賦予靈感。在每次實行創作前就必須出現一個完整模型,在想清楚之前,才開始排練,否則將無法輸出一個有效創作。

所有的創作,都是造夢的藝術。

開始涉獵創作以後,你就需要大量攝入各類信息,否則創作會非常失敗。當你目光越開闊,你會發現自己缺失地越多。

創作是個持續的過程。這是一種非常舒心的狀態。

願你我都去享受這個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落單行雨 的精彩文章:

淺談如何進行有效投資

TAG:空落單行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