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pple Watch「扔」掉了SIM卡 eSIM國內首次商用

Apple Watch「扔」掉了SIM卡 eSIM國內首次商用

2018年3月7日,中國聯通宣布正式在全國6座城市率先啟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的辦理,蘋果Apple Watch Series 3 (GPS + 蜂窩網路)成為首款支持該業務的終端產品,可獨立接入運營商移動蜂窩網路,支持電話、接收信息等通信功能。

可以遠程或空中對設備進行SIM卡文件配置,是實現eSIM的關鍵。事實上,這樣的能力國產手機已經具備,並應用於境外流量服務上。OPPO、vivo、三星、小米、聯想、nubia、魅族、鎚子等品牌的部分機型,無需實體SIM卡,通過App就可在全球範圍內享受當地網路。

一位運營商內部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也正對eSIM的應用進行測試,但運營商的eSIM將來會更多應用在車載、無人機、醫療保健等物聯網領域。由中國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牽頭髮起的「雪人計劃」已經在全球完成了25台IPv6根伺服器的部署,可以為全世界每一粒沙子編一個網址。

IPv6正開啟萬物互聯的新時代,而物聯網正是eSIM最大的市場。

讓物與物「全球漫遊」

eSIM即嵌入式SIM(embedded SIM)的縮寫。顧名思義,與傳統可插拔的SIM卡不同,eSIM的概念是將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中,可以最終讓SIM卡槽消失,讓設備擁有更輕薄的機身,並可直接與終端交互,通過App或者雲端,在全球範圍內將終端智能設備連接到所選擇的當地網路,賦予設備始終處於最佳的網速和覆蓋的能力。

「公司起初是在做個人『漫遊』產品或者服務,但進入這個市場後,我們發現物聯網對嵌入式連接技術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車聯網、全球智能製造(一點連接、全球發貨)、智慧交通等場景都適用於eSIM這項技術。」紅茶移動品牌管理副總裁牟明明告訴《IT時報》記者,在物聯網領域,傳統可插拔SIM卡已經難以完全滿足M2M(機器對機器)設備的工業級需求。比如,可插拔SIM卡容易鬆動,對於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抗震需求不能很好滿足,同時面臨數據保存時間、設備遷移時SIM卡換卡困難、SIM卡生命周期比設備生命周期短等問題。

如何通過eSIM讓物與物之間產生連接?「現在,我們已經為東風風神AX4和一汽X40提供流量連接服務。」上述人士向《IT時報》記者介紹,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通過通信晶元/模組中集成,或直接向客戶提供具有遠程SIM配置能力的SIM卡幫企業提供的設備適配eSIM方案,而企業需要在紅茶物聯網平台上訂購全球流量套餐或者對接紅茶物聯網平台。只有終端設備啟用了獲取數據業務,才能做到機器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聯網獲取數據。

虛擬運營商263基於eSIM向企業提供的同樣是可供全球漫遊的物聯網卡,它們更像是運營商與企業之間的通道。比如,一家國際物流企業需要控制貨物跟蹤器,讓企業與各個國家的運營商溝通,為機器配備不同國家的SIM卡明顯不可行,通過eSIM解決方案,只需購買一個全球60國套餐,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2021年將有10億eSIM終端覆蓋

運營商對eSIM在物聯網上的態度相對開放,也更積極。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已經完成物聯網eSIM的平台建設,中國移動也已在2017年發布4G eSIM晶元,這意味著中國移動開始著手物聯網終端。對運營商而言,相較於對安全性要求更高的個人用戶,物聯網市場蛋糕更大且更好把握。

「Soft SIM、eSIM以後會是物聯網的必然途徑,因為它們有能力可以直接和終端疊加,並可以提供當地的網路服務。從去年開始,263投入更多精力傾斜到物聯網的客戶上,比如在車聯網的場景里,eSIM更標準化,客戶可以通過我們採購eSIM卡,也可以自己採購後使用我們的IT系統和網路能力對接eSIM的標準。」263移動通信執行副總裁吳斌告訴《IT時報》記者,運營商有足夠的資源和資金可以投入晶元、模組、網路、應用等整個產業鏈,但物聯網行業太多,企業太多,運營商未必有精力照顧到每個企業,為它們提供定製化需求。通過多年的轉售業務,虛擬運營商與基礎運營商建立了很好的合作關係,263可以從基礎運營商處獲得移動通信資源做更進一步地深入開發和適配,讓企業一點接入,全球接通,降低企業技術接入門檻和運營開發的投入。

另一家虛擬運營商分享通信也在向物聯網方面轉型,並在eSIM方面與運營商積極溝通。分享通信董事長蔣志祥認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2017年印發的《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對物聯網行業是利好信息。因為IPv4網路地址資源匱乏,目前全球基於IPv4(約四十三億個)的IP地址已基本分配殆盡,如今已經有大量的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產品需要接入網路,未來這樣的需求會更高,而IPv6是一個幾乎可以承載所有應用的平台,地址數多於地球上的沙粒數,向下可使用各種通信系統,向上能給大家提供各式網路服務,而這些勢必會促進物聯網的發展。

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M2M連接設備數量將達到300億。另據IHS Markit的預測,到2021年,全球將有10億的eSIM終端覆蓋,而eSIM在物聯網領域的普及也很可能將帶動消費電子終端市場,eSIM成交量將呈現跳躍式增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分鐘視界 的精彩文章:

小米7基本定型!外觀性能配置價格大揭秘

TAG:一分鐘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