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享受不完美,才能擁有完美的人生
佛陀說,娑婆世界的眾生每天都在苦心營求,從來沒有滿足的時候。也就是說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總是對自己或自己的生活不太滿意,每天都在苦心去追求所謂的完美。然而事實是你越追求完美,完美也就離你越遠。假如你的一生都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很抱歉,那麼你的一生也就註定了會以缺憾畫上句號。
道家講,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太極,它是陰陽相生的。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好就一定有不好和它相對,也就是說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惡,有黑就有白。也就是世界上任何的人事物都是相對的,都具有兩面性,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而問題的關鍵就在我們是如何看待這些缺陷和不完美。
這裡就要講到我們都比較熟悉的宋朝大才子蘇軾,蘇軾又叫蘇東坡,是我最佩服的古人之一。原因不僅僅是他的才氣,更多的是他在面對人生低谷、困境時的達觀態度和處事風格。
首先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蘇軾,蘇軾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書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十一歲的時候和弟弟蘇轍跟隨父親蘇洵從偏僻的西蜀來到京城趕考,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
當時的主考官正是一代文豪歐陽修,他正在進行詩文改革,提倡率真不拘一格的文風,當他讀到蘇軾的考卷時不禁感嘆,世上竟有如此清新洒脫的文筆!歐陽修誤以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把蘇軾的考卷判成了第二。蘇軾也因此名震天下。
但命運好像總愛跟人開玩笑,在仕途看似正一片光明的時候,蘇軾的母親卻不幸逝世,兄弟倆按制回家守孝。三年喪滿後,蘇軾又重新踏入仕途。剛在官場摸索四年,蘇父也病逝了,蘇軾和弟弟又回家守孝去了。
孝期滿後回朝,沒想到剛好趕上王安石變法。蘇軾不支持變法,於是上書陳述新法的弊端,因此得罪了王安石一黨,受到排擠。最後他被迫離京,發派到江浙一帶任職。講到這裡,你肯定會想:這蘇軾也忒背了點!從我們常人的視角來看他確實是背了點,但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公」的遭遇,才成就了今天我們口中所說的如此可愛、豐盛的蘇軾。
在美麗的煙雨江南,蘇軾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幹,他抗洪水,治蝗災,為當地百姓做了很多實事,自己也覺得相當的有成就感……在這裡大家可能覺得蘇軾從此應該開始美麗的人生了吧!而實際上事情才剛剛開始……
蘇軾剛在湖州上任時,出於禮節需要給皇帝寫一封回信,以彙報情況,沒想到恰恰就是因為這一封回信,險些讓蘇軾喪命。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
因所寫《湖州謝表》中含有暗諷朝廷的語言,蘇軾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當時的黃州很荒蠻,蘇軾只是掛了一個小官銜,並沒有實權,生活十分很窘迫。但也正是在這段時期,成了蘇軾文學、書畫創作的黃金期,同時也奠定了他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地位。《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定風波》等詞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著名的「東坡餅」、「東坡肉」也是他在黃州時期的重要發明。另外還有很多人生的趣事,都是發生在黃州。
不過從上述的經歷來看,蘇軾的前半生不要說跟完美根本不搭邊,可以說是非常的坎坷。但在後人看來,至少在我看來他是完美的。他的完美不在於他有多麼不幸的遭遇,而在於他在面對這些不幸時的態度!
被貶黃州後,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馬上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沒有長期地陷入憂怨,反而把困頓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春天跟朋友去沙湖買地,回來的路上突然下雨了,沒有雨具,朋友都著急慌忙的,被雨淋得很狼狽,他卻索性在雨中漫步,於是就有了《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又有一次他跟朋友出去玩,回來晚了,敲門沒有人回應,索性就繼續跑到江邊觀月賞景,因此才有了《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家裡沒錢改善生活,於是就廉價購買別人都不肯要的肥豬肉,因此就有了今天人人都鍾愛的「東坡肉」。
他滿腹經綸,卻每天跟當地人平民打成一片,還自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他把生活過得是逍遙自在,完全不像是一個被貶的罪犯!這樣的生活難道不是完美的生活嗎?面對當下的不完美,不墮落,不抱怨,坦然接受它,再從而把這種不完美變得完美,這就是完美!
曾聽說過一句話:人生就像一場牌局,起得漂亮沒什麼好得意的,打得漂亮才是高手。
台灣作家余光中老先生說:如果出去旅行,我不會跟李白去,因為李白這個人太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去,杜甫這個人太苦哈哈的了,太嚴肅,蘇東坡就很好,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朋友,他是一個很有趣的人。也許這正是蘇軾的人格魅力所在。
僅看黃州的遭遇還不足以讓一個人享有如此高的讚譽,確實如此,黃州的貶謫生活並不是他人生的終點,也不是最低谷。幾年後,他被赦免召朝廷,但由於政見的不和,他主動請辭,再次退居杭州……
在小地方,蘇軾總能如魚得水,他心繫百姓,愛民如子,治瘟疫、清西湖、築蘇堤,深受百姓愛戴。他自己過得也是怡然自得,著名的「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的趣事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但沒過多久,他又被重新召回朝廷。這一次蘇軾遭遇到了人生中最嚴重的一次苦難,被貶到遙遠的惠州,接著又被貶到海南……
一個成語叫「天妒英才」在這裡形容蘇軾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蘇軾的一生好像都是不停地被貶謫,被流放,而惠州和海南是最惡劣的一次,但蘇軾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有樂子:當今非常流行的網路語「呵呵」沒想到就是蘇軾在謫居海南時給弟弟寫的很多信件的結尾,呵呵。
在海南呆了三年,蘇軾又被赦免召回,而在回去的路上,蘇軾病重,從此與世長辭。
在彌留之際,好友維琳方丈在他的耳邊大聲說:你生前信佛,現在一心憶念阿彌托佛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能去西方極樂世界!而蘇軾的回答卻出人意料,他說:我此生問心無愧,生前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我當下就在西方極樂世界!
蘇軾的一生是完美的,即使他一生基本上都是在被貶中度過。因為他懂得接受命運給他帶來的一切安排,從而又能點亮當下的生活。正如莊子所說的那句話: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蘇軾做到了(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他成就了自己完美的一生。
我們同樣也是,如果我們能夠坦然接受命運給我們安排的一切,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努力過好當下,那麼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完美。就好比一個一生只能嘗到甜味的人跟可以分別吃到酸甜苦辣的人相比,他肯定是不完美的。
對於相貌來說同樣也是,完美並不是人們給自己定的一個一部分人喜好的標準模型。完美是自信,它來自對自我的認可。如果人人都朝著一個模型去整,就好比是走在大街上的每個人都帶著一個大同小異的面具,連真實都沒有,何談完美!
所以,學會跟自己和解,跟生活和解,感受它,感恩它,珍惜它,這樣才有可能不遺憾終生,這樣才有可能去創造完美。


TAG:一一輪明月 |